软硬件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段学欣:在“纳米”与“云端”之间搭桥,让微纳系统长出“大脑”
环球网资讯· 2025-09-12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 期刊《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NPE)致力于成为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推动中国原创工程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实现国际化发展 [1][5][10] 技术研究与应用 - 研究聚焦于微纳尺度的测量与控制技术、生物微纳机电系统、生物传感器、执行器、气体传感器、微流控芯片及医工结合的前沿应用 [3] - 传感器技术应用场景多样:工业领域强调长期寿命、稳定性和一致性,消费电子领域关键在成本控制,航空航天领域需具备抗电磁辐射等极端环境耐受能力 [3] - 技术发展路径强调硬件与软件协同,硬件负责采集多维数据,软件通过算法赋予系统智能,软硬件深度融合是技术革新的核心动力 [4][5] 产学研结合与挑战 - 中国在材料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活跃,但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差距,存在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信息鸿沟” [5] - NPE通过接收学术论文和鼓励企业工程师撰写专利分析报告等方式,促进学术界洞察产业难题,企业发现技术合作机会 [6] - 研发源头应差异化布局:大型企业适合推动系统性革新,高校实验室能快速响应高度定制化需求,二者形成互补生态 [9][10] 期刊国际化与发展策略 - NPE由中文期刊转型为全英文国际期刊,并与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社(AIP Publishing)合作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学术严谨性 [7] - 期刊编委会主体设定为40至50岁的青年学者,并成立青年委员会,以把握新方向并注入新活力 [7][8] - 期刊重视跨学科研究,但强调深度融合而非“拼盘式”合作,通过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审稿以确保研究严谨性 [8] - 期刊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材料创新是否具有明确应用前景并真正解决产业实际问题,清晰指向应用的研究是其发表重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