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期待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产品
经济日报· 2025-11-04 06:38
完善转化体制机制。长期以来,由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受限等方面的种种原因,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对 于成果转化仍然心存顾虑,具体表现为"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破解这些难题,既要持续完善科技 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先用后转"等机制,减少相关人员后顾之忧,增强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信心; 还要探索建立成果转化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建设等,共同打 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科技成果能否"落地生金",成果质量很关键。眼下,不少科技成果依然在"沉 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成果"为科研而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与高校院所相比,在一线摸爬 滚打的企业最贴近市场,对技术的感知也更敏锐。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 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让企业成为"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同高校院所一起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 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真正从源头上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相关配套 政策,比如,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品首购首用,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 的样品、产品进行针对性补贴,等等。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 ...
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上海分会场暨校友活动开幕
中证网· 2025-11-03 19:54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乔翔)11月3日,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上海分会场暨校友活动开幕。本次活 动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投资合作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办,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 中心、西安驻市高校校友会承办,旨在搭建双方共享发展机遇、深化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 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方面交流合作,助力两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上,西安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西安科技产业优势及创新生态建设情况,希望推动两地 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流动。在推介环节,西安市投资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了西安在产业扶 持、要素保障、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潜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负责人现场分享了平台成 立以来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企业等方面的亮点成果。西安高新区、经开区、浐灞国际港从产 业布局、政策支持、载体建设等方面,展现了西安的优质投资环境。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 介绍了中心运营模式与合作路径。据了解,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作为西安布局的新型创新枢纽,肩负 着"构建科创服务新生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使命,在探索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科创引擎驱动科技自 立自强的特色路径。 本次分会 ...
搭建桥梁,促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科技日报· 2025-11-03 14:49
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日前,山西省科技成果路演系列活动暨科技成果发布展示(山西农业大学专场)在晋中市"晋创谷· 农高区"举办。在路演活动现场,8项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成功签约,签约总金额达570万元。 "成果路演是深化校地校企协同、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从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实 效的务实之举。"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捷说,希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 走向田间地头。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桥梁,是将"纸"变为"钱"、将"智慧"转化为"价 值"的核心环节。今年9月以来,山西省科技厅联合相关部门,围绕能源低碳转型、先进制造升级、前沿 科技应用、现代农业发展等关键领域,密集举办系列科技成果路演与对接活动。 多方构建创新生态 今年入秋以来,山西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关于推动能源转型、培育新动 能的部署,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摆在突出位置,主动作为、精准布局。通过组织系列路演活动,构建起 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 山西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省科技厅以科技成果路演为抓手,向市场精准推送技术成熟 度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通过 ...
前三季度我市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9%——
南京日报· 2025-11-03 10:40
数据背后,是一场围绕"科技驱动产业"的转型,也是南京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新合作,马路对面找伙伴 作为国内转向系统市场的领军企业,博世华域占市场份额约33%,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小鹏、理 想、比亚迪等品牌。"当前汽车制造业整体回暖,并呈现出智能化、新能源化趋势,尤其是自动驾驶对 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的要求更高。"许文超说。 2024年,该公司决定投资5亿元,利用现有厂房新增生产线,实施全新线控产品布局,同时搭建智 能转向系统芯片自研平台。今年以来,项目已投入约7000万元。许文超介绍,新一代转向系统不仅体 积更小、能更快"理解"驾驶者意图,还采用了"双冗余设计"——即两套系统互为"备份",极大提升了安全 性。 这不是博世华域在南京的第一次增资。自2015年落地南京以来,博世华域几乎每年都以新增2—3 条产线的速度扩张。2018年至今,已新增近10条产线和40台(套)机加工设备。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结构和质量是观察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韧性的关键窗 口。 一批高技术制造项目正加速落地、持续增资,成为拉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前三季度,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其 ...
聚焦场景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金融时报· 2025-11-03 10:04
应用场景是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也是科技成果从"纸上谈兵"走向"实战建功"的核心载体。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能否用好应用场景这一关键抓手,直接关系到我国超大规模市场 优势的释放,关系到重大技术攻关的成效,更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供给。 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有关举措,意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促进形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以精准布局破解供需错位,让场景与技术同频共振。要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面向产业发展前沿 和重大技术攻关需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场景布局体系。要提前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应 用场景,为颠覆性技术提供第一片试验田,同时,深挖高价值小切口场景的细分潜力,聚焦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的痛点,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场景解决方案。 应当看到,应用场景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早已超越简单的供需对接,成为全链条创新的"牵引 器"与"孵化器"。一方面,场景是技术迭代的"磨刀石",正是场景测试中暴露的痛点、难点,为技术创 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持续的改进动力;另一方面,场景是市场验证的"试金石" ...
秦创原引领科创蝶变
陕西日报· 2025-11-03 07:04
"这条中试线一贯通,我们的硅光芯片流片周期从原来的3个月压缩到了两周,研发成本直接降低 50%!"10月29日,站在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即将投用的西北首条硅光中试线旁,该公司总 经理杨军红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我们手里握着技术专利,却因为'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只能让成果躺在实验室 里。"回忆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牛育华深有感触。"三项改革"让这一局面彻底改 变。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堵点,陕西率先推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配套推出"先使用后付 费""先投后股"等创新举措。"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和秦创原多项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团队攻克了 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领域的多项技术难题,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带到了田间地头。"牛育华说。 截至目前,陕西"三项改革"单位已扩展至201家,11万项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新成立科技 成果转化企业2820家,697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实现了职称晋升。 与此同时,陕西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组建起891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292名省级技术经理 人架起成果转化的桥梁。在资金保障方面,秦创原构建了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大市场 ...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加码
新华日报· 2025-11-03 05:47
西北工业大学用"转一批""扶一程""帮一把"的理念,对科技成果进行单列管理,同时把知识产权职能纳 入科技园,目前已经成功转化专利1896件,其中有82家企业参与到高校的成果转化,多为新装备、新材 料、新能源等领域。 在创投市场、资本市场等对硬科技的支持之下,大学科技园也纷纷尝试直接投资,与孵化企业从"服务 与被服务"变为"利益共同体"。上海交通大学打造"一站式"概念验证平台,已建6个分中心并筹措1.7亿元 基金,主要聚焦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算力替代以及新材料等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形成了 高校+创新港+大学科技园联盟+校友会+科技园的成果转化体系。 □ 本报记者叶睿 "一省一方案,一园一特色。"江苏省教育厅科技产业处处长韩叶祥认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搭建 了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桥梁。"打造江苏特色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体系,与高校技术转移 转化中心协同统筹,才能彰显大学科技园服务高校师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 养等核心功能。"他表示。 找项目、看项目是创投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而项目在哪里呢?记者从日前举办的河海大学常州科技园 发展战略研讨会发现,大学科技园正在悄然变身,左 ...
用改革创新办法培育更多应用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01:42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工作,部署 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用改革创新办法培育更多新场景, 推进基础设施和平台等"硬件建设",做好法规、制度、政策等"软件支撑",健全监管机制,营造良好创 新生态。 应用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 牵引作用。场景驱动具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鲜明导向,但大量事实证明,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 到工程化、商业化、产业化,每一次跨越都可能遇到重重困难,成功率极低。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 化率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不少创新成果表现为"沉睡的专利",未能充分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 应用场景是新技术的"试金石",也是技术持续发展的"出题方"。应用场景创新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和效 能,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发 展制高点,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我国对应用场景建设和投入在不断提 升。比如,北京亦庄设立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一些科 ...
郑州、洛阳、南阳,稳居全省前三!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19
河南省整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2] - 省内18个城市及地区中,有15个城市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2%),其中13个城市跑赢或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2] - 漯河市和许昌市分别以7%和6.6%的增速领跑全省,南阳、鹤壁、焦作增速分别为6.5%、6.4%、6.4%,排名第三至第五[2] 核心城市经济表现 - 郑州、洛阳、南阳三地GDP总量稳居全省前三,省会郑州前三季度GDP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5.4%[4] - 郑州、洛阳、南阳作为核心增长极,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比重接近四成,分别贡献22.9%、9.12%和7.67%[6] - 洛阳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达5.8%,分别超全国、全省平均增速0.6和0.2个百分点,南阳市GDP增速高于郑州和洛阳[4][5] 产业与行业驱动因素 - 郑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和11.8%[4] - 洛阳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7.6%,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5和5.5个百分点[4] - 南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5] 区域经济格局与动能 - 经济呈现“工业韧性强、消费动能足、投资分化收敛”格局,70%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以上,60%的城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4%)[7] - 消费端对经济增长贡献持续,许昌、开封、焦作、驻马店等地社零增速达到7%及以上[7] - 投资端各地增速差距缩小,已公布数据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4.4%以上[7]
河南18城三季报全部揭晓丨极刻
搜狐财经· 2025-11-01 19:47
大河财立方《极刻》第1067篇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10月30日,随着郑州、焦作发布该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至此,河南 18城前三季度GDP增长、三大产业表现均已出炉。 在全年目标实现进程中,三季度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角色,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河南18城GDP及 增速等数据,并采访专家解读。 河南15城跑赢全国 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 比增长5.2%。 河南方面,按照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河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867.57亿元(经最 终核实,上年同期GDP修订为46774.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超全国平均增速 0.4个百分点。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河南各地统计局公布数据情况发现,包括漯河、许昌、南阳在内的14个省辖市以及 济源示范区,其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13个省辖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或与河南平均 增速持平。其中漯河、许昌分别以7%、6.6%增速领跑全省。 与上半年相比,漯河GDP增速继续保持第一,许昌以6.6%增速跃升至第二位,上半年排名是第五。上 半年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