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经济

搜索文档
上市10年再升级,乐事大波浪要做年轻人的解压“社交货币”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1 09:03
核心观点 - "吃辣"已成为年轻人解压的重要方式,通过辛辣刺激释放内啡肽带来愉悦体验 [7] - 辣味休闲食品市场快速增长,2026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9.6% [9] - 乐事大波浪通过辣味系列产品及场景化营销,将零食转化为"解压社交货币" [39] 市场趋势 - 抖音"吃辣挑战"相关视频播放量达49.6亿次,显示辣味内容的高热度 [2] - 辣味休闲食品90天社媒预估阅读量达9133万,远超其他口味食品 [34] - 年轻人追求多层次辣感体验,从微辣到重辣、麻辣到香辣等多元化需求 [9] 产品策略 - 乐事大波浪推出火鸡面味和辣条味薯片,火鸡面味搜索量增长3倍 [5] - 火鸡面味复刻火鸡面标志性辣度,结合特调酱香增强层次感 [9] - 辣条味以麻辣鲜香唤起童年记忆,形成情绪共鸣 [11] - 波浪造型+厚切工艺放大酥脆口感,强化解压体验 [14] 营销策略 音乐节联动 - 二次冠名草莓音乐节,覆盖北京/东莞/成都三城,强化"解压就吃乐事"心智 [19][20] - 音乐节现场设置互动摊位和辣味试吃,绑定解压场景 [23] 跨品牌合作 - 联合三养食品直播,直播间峰值人数达日常13倍,订单量增长2.3倍 [26][30] - 联动卫龙/劲仔等8个辣味品牌组成"解压搭子",以声声辣喊口口解压话题引爆传播 [30][33] KOL传播 - 合作吃辣博主创作内容,声声辣喊口口解压话题播放量破3亿 [5][35] - 博主夸张吃辣反应激发观众"替代性快感",强化产品解压定位 [34][37] 数据表现 - 辣味系列上线1个月登顶薯片搜索榜TOP1 [5] - 单条推广视频最高阅读量破百万 [5] - 草莓音乐节兴趣人群中18-24岁占比达68% [19]
充能又上头,一文读懂辣味休闲食品行业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06 15:06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跻身千亿级别 2022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 以1.6倍优势领跑行业大盘 [10] 竞争格局与品牌表现 - 专业辣味品牌(如卫龙)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综合食品品牌(如乐事)及餐饮品牌(如海底捞)通过跨界产品抢占市场 [16] - 面制豆蔬制品、肉类制品和膨化食品构成品类主战场 线下渠道占主导地位 线上消费潜力待挖掘 [14] 消费群体特征 - 核心消费人群按动机分为六类:多巴胺超星人(娱乐载体)、能量续航大师(补充精力)和辣味捕捉先锋(尝鲜)规模最大 [30][33] - 00后偏好调味面制品及植物基产品 90后倾向肉蛋海鲜及膨化类零食 46%消费者看重促进消化等实际效用 [25] - 辣味零食渗透全天候场景 包括居家娱乐、影音陪伴及旅行补给 [27] 产品创新趋势 - 味型创新聚焦复合辣味(如火锅/麻辣烫风味) 代表产品麻酱魔芋爽上市后引发社交媒体热潮 [37] - 健康导向创新成为主流 低脂低糖及天然原料(如魔芋/海带)受青睐 通过配方平衡与保鲜技术实现低卡化 [40][41] - 品类创新从调味面向蔬菜植物制品转移 魔芋制品因低热量高纤维特性成为趋势品类 [22] 营销策略创新 - 社交媒体成为关键阵地 辣味内容阅读互动量领先其他口味 辣条为赛道核心关键词 [13] - 创意营销包括IP联名、节日定制(如春节送礼功能)及轻量主题策划(如去班味指南) 卫龙节日订单量增长20000% [44][45] - 通过透明化生产流程与品质升级 行业成功扭转"垃圾食品"标签 [19] 未来发展方向 - 融合传统文化(如辣味申遗)与现代创新 拓展佐餐场景及跨界联名打破品类壁垒 [49] - 持续深耕健康赛道 通过技术精研与复合口味层次挖掘征服资深消费群体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