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地小行星防御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正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验证防御方案
央视新闻· 2025-09-07 00:32
中国小行星防御任务规划 - 中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采用"伴飞+撞击+伴飞"任务模式 通过观测器先期抵近获取特性参数 撞击器实施高速撞击 并采用天地联合方式评估效果 [1] - 任务目标是在约1000万公里处对迎面小天体发射动能撞击器 通过交会产生极大动能改变其轨道 确保至少几十年到100年内不再撞击地球 [3] - 中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 在地面联合监测 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 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并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3] 近地小行星威胁与案例 - 近地小行星持续威胁地球安全 历史案例包括6500万年前墨西哥湾撞击事件 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 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爆炸事件 [4] - 2024年2月 小行星2024 YR4曾因撞击概率引发关注 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将概率调整为接近为零 2022年5月 直径约1.8公里的小行星7335以每秒21公里速度飞掠地球 未构成威胁 [6] - 2022年2月 中国科学院发现直径约43米的近地小行星2022AA 从255万公里外飞掠 未对地球造成危险 [8] 小行星撞击影响与防御技术 - 近地小行星撞击事件概率极小但影响极大 足球场大小小行星可造成局部灾难 城镇大小小行星将引发全球性灾难和物种灭绝 [8] - 动能撞击是世界公认的防御方式 通过改变小行星速度使其与地球错开 其他方法包括推离偏转 引力拖车等 技术难点在于高速撞击小目标 [10] - 联合国及多个国际组织致力于近地天体研究 由各国航天局组成的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负责制定撞击应对方案和执行标准 [10] 小行星科学价值与探测 - 小行星保留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 演化程度低 对其探测有助于研究太阳系起源和行星演化历史 [12] - 小行星具有重要资源价值 可能含有地球上稀缺的资源 是未来开发潜力对象 需发射更多航天器获取详细数据 [14] - 中国于2024年5月启动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二号 已在轨运行超三个月 首站目标为近地小行星2016HO3 [14] 天问二号任务细节 - 天问二号将围绕2016HO3小行星执行伴飞 取样和返回任务 并将样品带回地球 该小行星在太阳和地球引力共同作用下既绕太阳公转又与地球共舞 [16] - 任务总时长约十年 包含小行星转移段 接近段 交会段等13个任务阶段 旨在解开太阳系未解之谜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