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人群基因组填上“最后一块拼图”,能解答人类起源了吗?
观察者网· 2025-05-30 11:53
日前,东南亚基因组计划宣布构建了目前最完整的东南亚人群基因组变异数据集—SEA3K,全球人群 基因组研究填上了"最后一块拼图"。就相关问题,观察者网科普作者岑少宇对话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人类学系青年研究员王轲。 观察者网:东南亚基因组计划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一大进展,对于分析人类的演化过程,也有很重要的 意义。但长期以来,一些人批评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的位点太少,那么如今的基因组计划,是否早已解 决了这一质疑? 王轲:如今的基因组计划运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实现了对全基因组全面覆盖,位点太少的质疑可以 打消了。 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同时发展的,还有一整套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方法,用于分析、比较人类的诸多基因。 所利用的原理包括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识别基因里的变异位点,再将个人或群体的变异位点进行统计学分 析,比如计算频率、估算群体间相似度与差异。还可以通过对变异位点进行功能注释,进而推断这些变 异是否影响一些基因功能、疾病等等。 观察者网:还有人不断宣传称,分子生物学基于"分子钟"的假设,需要设置DNA变异速率恒定、所有 变异都会保留等"不靠谱"的前提,但这些质疑,是不是出自某种误解?例如变异速率恒定问题,"严格 分子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