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速死模式

搜索文档
谁把国产剧变成了华而不实的“月饼礼盒”?
36氪· 2025-09-01 10:18
这种漫长的等待过程,也成为观众情绪的自然蓄水期。从最初的期待,到上映时的热烈反应,再到口碑发酵,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而循序渐进的叙事闭环。 在过去,一部剧的生命周期往往是缓慢而充满神秘感的。剧组一旦开机,外界能接触到的讯息极少,观众只能通过零星的通稿来感受其存在。等到正式播 出,往往已经是一年半载之后。 而如今的剧集市场,仿佛是被过度包装的"月饼礼盒"。一部剧从官宣到路透,再到预告、定档、上线,整个流程都离不开营销造势。 前一天还是"顶流携手大导"的官宣话题,第二天路透图已占领热搜,预告片发布时粉丝纷纷喊着"速抬"。可是等到正片上线,舆论风向却可能瞬间转 向,"赶紧抬走,换下一部"。整个行业进入倍速生存模式的结果,剧集制作、宣发和播出节奏被全面压缩,内容还未真正完成,就已被一套高度预设的营 销流程推着向前。 观众的期待被华丽的包装频繁点燃,却又被不实的内容迅速浇灭。行业内卷速度加快,荧幕上留下的只是一个个来去匆匆的剧名。 宣传不再跟着剧走,而是剧被宣传拖着跑 如今的剧集市场,宣传早已不再是正片制作完成后的配套动作,而是从项目立项伊始,就深度介入的前置环节。 像一场预设好的营销大戏,从官宣到路透再到预告,每一步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