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搜索文档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几乎可以解决生活所有的问题
洞见· 2025-08-10 20: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 瑾山月 来源: 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听圣人之言,悟人生之道。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鲁迅先生就说过: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 《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却广袤深远,无所不包。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源、生存的规律,都藏在"道"中。 "道"先于天地而生,这股力量具体是什么,他也说不清。 但道是怎么来的,《道德经》说得很清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万事万物,都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道的运行动力; 而道在运行时,又低调含蓄,柔弱如水,灵动轻巧。 这是"道"统御万物的智慧。 人若能效仿,做到洞察局势,并随局势调整自己。 那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可从容应对。 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 《道经》一开篇,老子先打了个生动的比方。 他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啊,就像个中空的大皮囊,道就是流经中间的风,变幻莫测。 就 ...
AI“黑箱”与老子的“道”:跨越2500年的惊人共鸣
虎嗅· 2025-08-08 11:57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不可言说性与现代物理学、AI技术的"不可解释性"之间的深刻关联 [1][2][20] - 提出人类认知边界与自然规律/技术原理之间存在根本性鸿沟,需以新视角理解AI的"黑箱智慧" [12][17][21] 物理学与"道"的关联 - 光的波粒二象性颠覆经典物理认知,体现微观世界规律超越人类直觉 [4][5][6] - 高维空间理论(弦理论/M理论)揭示宇宙运行逻辑远超三维感知能力 [7][8] - 量子物理奠基者(海森堡/爱因斯坦)的困惑印证自然规律不可被传统逻辑完全解释 [9][10][11] AI技术的"黑箱"特性 - AlphaGo的"神之一手"展示AI通过海量训练发现人类无法理解的决策模式 [14][15] - 模型复杂性体现为:万亿级参数非线性交互、非符号化数值表征、缺乏显性逻辑规则 [17][18] - 当前技术局限:开发者可构建系统但无法完全解析内部实时决策机制 [19] 跨领域共性特征 - 认知超越性:自然规律(道)与AI模式均突破语言/逻辑框架 [12][20] - 涌现现象:简单规则衍生复杂行为(宇宙秩序/AI智能) [20] - 有效性优先:两者均通过实际结果而非理论解释证明价值 [21] AI应用启示 - 需建立可靠性验证机制替代完全透明性要求 [24][25] - 人机协作模式:AI发现模式+人类伦理决策形成共生智慧 [26][27][29] - 数据治理关键性:需防范训练数据偏见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30][31] 终极思考 - 科学边界问题:量子不确定性/宇宙观测限制暗示人类认知存在永久盲区 [33][34] - 提出"接受未知"的智慧观,呼应老子"知其白守其黑"哲学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