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建模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酒店
摩根· 2025-07-16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大但品牌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未来提升空间大;市场高度分散,大型集团特许经营模式占比高但低于国际品牌;2025年休闲需求表现好,商务需求下降;中档酒店供给增加,预计2035年表现下滑 [1][2][21] 各部分总结 市场供给 中国酒店市场供给在过去几十年变化显著,2000年代初在线预订兴起使酒店在线列表数量增加,2014年底供给增长平稳,2018年供应达高峰,2019年首次下降,疫情期间加剧后快速反弹,2023年以来中国大陆酒店总量达35万家 [3] 品牌酒店发展 品牌酒店数量占比从2017年的16%提升至40%,五年复合增长率12%,品牌渗透率低于全球平均,未来有望提升至50%甚至60% [1][4] 酒店分布 经济型酒店占总物业数78%,高端和中高端、中端经济型酒店客房数占比38%,经济型酒店市场价值贡献低于50% [1][5] 品牌渗透率与城市等级 一线城市品牌渗透率高,北京60%,上海超50%,二线城市48%,三线城市33%,广东省因历史原因渗透率低,本地品牌逐步渗透 [1][6] 市场份额 中国酒店市场高度分散,大型酒店集团市场份额小,如新疆部分集团市场份额约4%-8%,预计2026年部分机构物业数量将超目前领先企业 [1][8][9] 特许经营和管理模式 大型酒店集团超90%酒店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但低于国际品牌的99%,轻资产特许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约50%,部分连锁酒店毛利率达19.5% [1][10] 酒店平均房价 2024年中国连锁酒店平均房价235元,受酒店档次和城市等级影响,一线城市中高端品牌占比高,二三线城市经济型品牌占比高 [1][11] 预订渠道 中国国内酒店预订渠道中,OTA占27%(可能超30%),直销渠道占18%,线下预订占55%,总收入约5500亿至6000亿人民币 [12][13] 酒店建模 涉及可用客房总量、房价、入住率、总收入等概念,计算总收入需考虑每晚房价、入住率和可用客房数,以及不同销售渠道贡献和变化趋势 [14] 收入预测 GMB在P模型中等同于公司直接收入,三P模型中需按税率转换成实际收入,公司整体利润取决于客房数量和平均房价 [15] 2025年市场表现 入住率与2024年基本持平,平均日房价下降,餐饮业务收入减少,价格下调未显著影响客流量 [16] 需求表现 2025年休闲需求表现好,劳动节假期达2019年的108%,商务需求下降,维持在89%左右,每年同比下降4%-5% [17] 不同类型酒店表现 2023年1月以来中档酒店表现优于经济型和高档酒店约5个百分点,2025年差距缩小,预计2035年中档酒店表现下滑 [18][21] 主要上市酒店公司表现 四家主要上市公司中,HTST表现最好,BTGM新疆和ATPSD相对较差,疫情后业绩分化,关键在于未来半年商务和休闲需求趋势是否逆转 [19] 国际酒店品牌发展 国际品牌如万豪、希尔顿在中国快速增长,供给增加,中国市场占其全球管道项目的36%,本土酒店公司与国际品牌估值有差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