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价结合

搜索文档
中短周期动量指标VAD和OVS
猛兽派选股· 2025-08-26 12:04
动量指标体系核心观点 - 动量指标分为中周期和短周期两类 中周期指标重点解决波段拐点判断问题 短周期指标解决强势股筛选问题 [1] - 动量分析需结合价格和成交量两种因子 量价匹配关系对动量评估至关重要 [2] - VAD和OVS指标构成动量体系核心 分别服务于中周期和短周期动量分析 配合RSR和RSLine指标使用 [2] 中周期动量指标特性 - BIAS指标被特别偏爱 因其顶底背离特性有助于判断波段转折 [1] - VAD指标作为标配中期动量指标 由威廉姆斯成交量累积派发线改进而来 能同时体现价格动量背离和量价背离 [1] - VAD指标计算公式:HI赋值最高价和1日前收盘价的较大值 LW赋值最低价和1日前收盘价的较小值 BSR计算为(收盘价-1日前收盘价)/(HI-LW) 最终AD输出为BSR*成交额的N日累和/10000000 [5][6] - 参数设置:N值缺省为21.00 最小1.00 最大500.00 [6] 短周期动量指标特性 - 单纯涨幅排名存在不足 需考虑量价结合和资金介入规模 [2] - OVS指标作为标配短期动量指标 基本定义为涨幅*成交金额 必要时乘以价格多空效率比 [2] - OVS指标原型出自埃尔德强力指标 将量柱定义V改为成交金额AMO 以准确反映交易过程中的金额效应 [2] - OVS指标包含三个计算部分:PV2计算BSR*ZF*AMO/MA(AMO,N1)的N1日累和*100 PV3计算ZF*AMO/MA(YAMO,N2)的N2日累和*100 OV3计算ZF*AMO的N2日累和/10000000 [2] 指标应用体系 - 长中短周期指标需相互配合 灵活运用于发现强势板块和个股 [2] - 动量指标体系可为评估买卖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 具体使用技巧需参考体系内其他文章内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