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创新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强化需求端政策激励,不断激活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27 06:12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发布《意见》,旨在通过6方面19项金融创新举措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 [1] 创新结构性金融工具 - 创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养老托育等领域,较2022年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扩容升级 [2] - 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将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贷款纳入证券化范围,2024年个人汽车抵押贷款ABS占信贷ABS发行量的47.96% [2] 提升居民收入 - 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创业贷款支持,简化审批流程,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群体 [3] - 创新金融产品提高财产性收入,包括股市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创业投资基金对服务消费领域的投资引导 [3] - 针对老龄化需求研发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促进退休人员财富储备 [3] 消费基础设施与流通体系建设 - 加强文旅体育、医疗养老等场馆设施及县域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支持,创新融资模式 [4] - 优化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健全消费信用体系,强化金融信息披露和权益保护 [4] 政策落地方向 - 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再贷款资金穿透式监管,建立全流程跟踪体系 [5] - 完善跨部门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全国消费信用数据互联互通 [5] - 设立消费金融风险补偿基金,深化财政金融与产业科技的协同机制 [5]
扩容第三支柱、激活养老储蓄潜力 ,金融工具创新成关键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27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养老金融改革与创新,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范围逐步扩容。宗庆庆建议,通过个 人养老金账户打通"储蓄-投资-增值"链条,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既缓解养老金贬值压力,又优化资本市 场结构。他特别指出,政府审慎推动的背后,需加快完善税收优惠、信息披露等配套制度,形成政策引 导和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 会上,宗庆庆分析称,近年来赡养率攀升与人口老龄化加速直接相关,随着赡养率攀升,制度可持续性 承压,需警惕"现收现付制"下的资金缺口扩大风险。 另外,养老金充足性不足、费率较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社会平均工资替换率 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而较高费率不仅挤压企业盈利空间,还可能诱发逃费、低基数参保等行为。需通过 结构性改革平衡收支,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紧迫。 "尽管目前我国三支柱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具备一些有利因素。"宗庆庆表示,我国居民储蓄率高 达20%,整体储蓄率达到50%,为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基础。同时,随着人口老龄 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养老服务和养老金的需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且,政府有意引导财富流向养老 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管协调,促进个人养老金计划的规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