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数智化转型
搜索文档
助力钢铁数智化转型,人工智能+钢铁“炼”出新动能
新华社· 2025-10-20 10:50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赋能钢铁行业,推动其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和基因再造 [1][2][3][4][5] 行业智能化转型现状 - 95.1%的钢铁企业将数字化转型战略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进程 [1] - 82.9%的企业建设智能集控中心,63.4%的企业运用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建设数字化工厂 [1] - 在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中,钢铁企业数量在全国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占比约7%,智能化转型走在前列 [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成效 - 中信泰富特钢借助AI质量预测模型使产品缺陷率降低45%,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使高端轴承钢研发周期缩短30% [2] - 宝钢股份AI云表检系统重点缺陷识别准确率达96%,缺陷漏检率降低35% [2] - 南钢集团应用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使产品成材率提升2%,交付周期缩短10%,年均节省钢材检验费用超5000万元 [2] - 梅钢智慧高炉系统实现碳排放降低5%、吨铁降本30元 [2] - 河钢集团碳中和数字化平台可实现能耗精准预测、碳配额需求分析效率翻倍 [2]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的AI视觉检测系统能在0.1秒内识别钢材表面0.02毫米的裂纹 [1] 行业转型优势与挑战 - 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为智能化转型提供丰富资源 [3] - 作为典型的大型复杂流程工业,全流程各工序均呈现“黑箱”特性,存在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及动态环境问题 [3] - 建议建立人机混合人工智能体,推动炼铁过程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转变 [3] 未来发展方向 - 以“AI+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全面转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生产力重塑 [5] - 重点聚焦产业链智能协同、低碳智能融合及低成本技术推广 [5] - 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融合,搭建能、环、碳全流程一体化管控平台 [2] - 钢铁行业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钢铁”标准制定工作,已开展10余项标准的研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