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长期不动户清理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加强长期不动户清理 账户可恢复 资金仍可取
经济日报· 2025-10-26 10:05
银行清理长期不动户的背景与动因 - 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旨在通过清理长期不动的个人或单位账户来打击洗钱、电诈等违法行为,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1] - 清理工作是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因为长期未使用账户已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的温床[1] - 清理工作能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是落实监管要求和银行合规经营的重要一环[1] 清理工作的核心变化与监管要求 - 近期清理核心从物理睡眠卡转变为长期不动户,覆盖范围更广,标准更细,不论有卡无卡,只要账户长期无交易、无余额且失联均被纳入清理[2] - 这反映出监管对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升级,更强调账户的真实性、活跃性与可追溯性[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3年曾发布通知,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1] 银行执行标准的差异与现状 - 各家银行对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但基本都符合"长期无主动交易"和"低余额"这两个特征[1] - 监管政策设定了原则性要求,但未统一具体年限、余额阈值或通知方式,允许银行根据客户结构、系统能力、风控模型等制定实施细则[2] - 大型银行因客户基数大、历史账户多,往往采取更为审慎的分批清理策略,而部分中小银行为提升管理效率可能设定更严格标准[2] 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 标准不统一可能导致客户在不同银行面临不同清理规则,增加账户管理负担,甚至影响信用记录或资金安全感知[3] - 银行在清理过程中不会要求客户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供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会发送相关手机链接或要求进行资金操作[4] - 对于账户被冻结的疑虑,持卡人可通过前往网点或手机银行等方式办理恢复账户功能,账户内的资金所有权始终受法律保护[3] 银行的具体清理与处置方式 - 对于有余额的长期不动户,绝大多数银行采取限制非柜面交易措施,如暂停ATM取款、手机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等功能,而非简单销户[3] - 清理操作普遍遵循分类处置原则,核心是区分账户状态和资金情况,对账户进行单独管理,账户里的资金不会受影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