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动共赢

搜索文档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以“破立并举”之姿 践“务实笃行”之责
中国能源网· 2025-06-10 09:20
核心观点 -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启动"金雁先锋工程",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聚焦"树标杆固优势、夯基础强根基、补短板促提升"三大核心任务 [1] - 通过"先锋示范岗"、"党员攻坚链"等机制创新,实现从"纸面部署"到"一线破题"的作风转变,提升业务效率与协同能力 [3][4][6] - 采用数字化技术(如无人机激光雷达+BIM建模)显著提升工程质效,例如线路迁改项目勘测时间从30天压缩至12天,精度提升3倍 [11][12] 先锋领航行动 - 发展策划部、安全监察部等部门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落实责任,强调"军令状"式攻坚 [3] - 八一供电所通过"数据穿透+现场攻坚"双轨模式提升线损治理效率,"四分线损率"监测精度显著提高 [3] - 设立10个"先锋示范岗",如营销党员携带便携终端现场办公,输电党员推行"无人机巡检包片责任制" [4] 项目驱动机制 - 在中核集团光伏储能项目中,6个党支部组成"党员攻坚链",将并网审批环节从12个减至7个,服务时限压缩40%,光伏项目平均提前一周并网 [6] - 首创"党建+项目链"工作法,整合跨部门流程(营销、设备、调度等),实现"验收即服务" [6] - 纪委办公室同步嵌入监督链,抽查廉政风险点,构建全链条管控机制 [7] 质效提升成果 - 河西堡工矿区线路迁改项目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BIM建模"技术,将线路弧垂误差控制在5厘米内,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3倍 [11] - 党员勘察专班日均徒步20公里,10天内完成2000余张航测影像采集,勘测周期缩短60% [11] - 工程经验沉淀为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党建引领-技术创新-生态协同"的价值闭环 [12] 技术创新应用 - 智能分析系统实时标注线损异常台区,可视化看板动态显示整改进度(红黄绿三色标识) [3] - "无人机激光雷达+BIM建模"技术解决"六重跨越"难题,应用于复杂地形(80米落差沟壑、铁路干线平行跨越) [11] - 数字化手段(三维建模、SVG无功补偿装置)优化新能源并网流程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