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链接不再
icon
搜索文档
有四成网页在近十年内消失,但一张裸照能活到永远
36氪· 2025-10-16 17:57
搜索引擎的法律责任 - 搜索引擎作为内容索引方而非发布方,法律上难以要求其为第三方网站的侵权行为负责[13] - 欧盟GDPR法案赋予公民“被遗忘权”,允许个人在特定条件下要求搜索引擎移除敏感信息,但需满足严格条件如提供具体网页链接并证明信息不再具有公共利益[14] - 中国司法实践(如“任甲玉诉百度”案)要求搜索引擎删除明确指出的侵权链接,但未支持“全网清除”诉求,体现“举报一个删除一个”的有限责任原则[15] 互联网内容删除的技术挑战 - 搜索引擎依赖网络爬虫持续扫描网页,即使删除原始链接,相同内容更换名称或服务器重新发布后仍会被再次收录,导致删除不彻底[17] - 互联网缓存机制(如网页快照、第三方存档服务)使内容在原始网站下架后仍可能通过其他节点存在,加剧删除难度[17] - 私密内容一旦泄露易被用户下载转存至暗网、BT种子或私密群组等渠道,搜索引擎无法全面追踪扫描,仅能通过降低可见度缓解传播[18][19] 互联网内容存续的矛盾现象 - 皮尤中心2024年报告显示,2013年存在的网页约38%在十年后无法访问,体现“数字衰变”现象,但2023年新网页仍有约8%快速失效[20][23] - 技术原因(如服务器关闭、域名过期)导致普通网站内容自然消失,而具备传播价值的敏感内容(如私密影像)易被主动保存再传播,形成“互联网既消失又永生”的悖论[25][30] - 互联网分布式设计追求信息冗余,虽避免单点故障导致内容丢失,却使恶意传播内容难以根除[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