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

搜索文档
书包减重 体质增强(在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6-29 06:03
教育政策改革 - 武昌区中小学实施"一减一增"新举措 课业负担做减法 体育锻炼做加法 [1] - 严控作业总量 减轻书包重量 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1] - 建立体育赛训机制 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1] 减负措施实施 - 发布《武昌区小学作业减负、书包减重倡议书》 支持作业减负 关注睡眠健康 [2] - 试行"作业公示制度" 各班级公示每日作业科目、内容和预计用时 [2] -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 [2] - 学校通过书包整理挑战赛、抽屉整理比赛等方式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收纳习惯 [2] - 为班级添置收纳柜 学生可将不常用书籍物品存放在学校 [2] 体育锻炼成效 - 水果湖第一小学开设篮球、足球、排球、击剑等18种体育社团 学生至少加入1个社团 [3] - 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 将1个大课间调整为"双大课间" 上午30分钟 下午40分钟 [3] - 外请专业教练进行体育教学 如花样篮球表演 [3] - 家长支持改革 认为书包轻了、作业少了 孩子有更多自主探索时间 [3] 实施挑战 - 部分学校体育师资配备不足 需动员学科教师、志愿者支援 [3] - 部分学校场地有限 需开发立体空间、活用操场边角 [3]
广东的未来社区,健身设施将成标配!这份提案获回复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00:24
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粤港澳大湾区举行。近年来,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广东居民追求健 康、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等体育运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健身需求剧增,但广东仍有许多老旧小区健身设施近乎空白,现有场地规划也 未预留健身空间。 为此,广东省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常委李震霄提出了增加老旧小区中健身设施的提案。李震霄认 为,广东老旧小区数量多、居民密集,缺乏健身设施让居民健身无门,阻碍个人体质提升,更对全民体 质增强形成长期阻碍。同时,缺乏健身设施会造成小区文化活动过于单一,也影响了健康邻里关系的构 建。 对此,李震霄在其提案中建议,通过合理规划健身场地、丰富健身设施种类、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健全 设施维护机制等方式,在老旧小区中增加健身设置,促进全民锻炼、增强全民体质。 对此,广东省财政厅建议,相关部门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拆除重建、打造时尚文旅街区等工作 中,要统筹中央和省级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积极鼓励居民自筹资 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法合规引入社会资本,避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建立多元化资金 体系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工 ...
笔谈 | 强化能力建设 锻造过硬铁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2 08:50
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 纪检监察机关需承担干部教育培养、能力锻造、管理监督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研究规划干部队伍建设目标计划并推动落实 [1] - 需优化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加强监督执纪执法专业人才储备,完善培养和考核评价机制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1] - 加强对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1] 干部学习培训与能力提升 - 完善学习培训内容,聚焦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干部政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敬畏之心 [1] - 拓展学习形式,通过"名家讲坛"专题培训、"庭审一线"课堂、上级综合业务培训等活动提升培训吸引力和实效性 [1] - 加强教育培训师资库及培训内容库建设,打造过硬讲师队伍和精品课程,为纪法、通识、业务培训提供保障 [1] 实践锻炼与成果转化 - 通过业务骨干与年轻干部结对互助,发挥"业务导师"传帮带作用,提升干部发现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能力 [2] - 优化以干代训,统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部门干部交叉轮岗,加强一线实践锻炼培养办案骨干和优秀干部 [2] - 通过班子成员带头讲、业务骨干轮流讲等方式强化实战实训研讨,提升干部执纪执法能力水平 [2]
动起来,和超重说拜拜(体育大看台·“六一”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2025-05-30 06:21
儿童体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 - 儿童青少年运动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棒球、冰球、网球等专项运动带动体能训练需求增长 [6] - 体能训练课程设计精细化,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协调性、平衡性、速度及爆发力等差异化内容 [6] - 科学运动方法成为核心卖点,专项体能训练与学校体测、体重管理等需求紧密结合 [7] 儿童体育赛事创新运营 - 斯巴达勇士儿童赛通过动态调整60多种障碍物道具组合提升趣味性,杭州站复购率达3次/2年 [8] - 赛事安全性设计专业化,所有障碍物配备工程图纸并经过高度/角度测算,铺设防护垫降低风险 [9] - 参赛规模显著增长,累计超百万人次参与,报名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反映家长重视度提升 [9] 校园体育教育体系升级 - 西关培正小学构建"篮球课+大课间操+分层教学"体系,每周1节篮球课覆盖全校4个校区 [10] - 师资培养强化,每月4次专项培训结合篮球思政课,形成"兴趣启蒙-技能提升-竞技突破"培养路径 [10] - 体育锻炼时间达日均155分钟(体育课40分钟+大课间30分钟+课间45分钟+托管训练),显著改善学生体质 [11] 课程产品创新案例 - 综合体能俱乐部将游戏化设计融入训练,如拔腰旗淘汰赛结合波比跳复活机制提升参与度 [7] - 体重管理课程采用饮食结构调整与趣味有氧训练结合,避免儿童发育期急功近利减重 [7]
中国女曲荷兰备战世界超级联赛 目标锻炼新人磨合阵容
新华社· 2025-05-29 16:07
新华社荷兰霍夫多尔普5月28日电(记者王湘江)中国国家女子曲棍球队目前正在荷兰集训,为即将到 来的2024-2025赛季世界超级联赛荷兰站比赛做准备,中国队将于6月14日和15日两战世界劲旅荷兰女 曲。 对于本赛季世界超级联赛,中国女曲设定的目标是力争进入前三名。目前球队在积分榜上位列第三,如 果保持或提升排名,有望直接获得明年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安南还提到,荷兰女曲目前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中国女曲最近也引入了不少新鲜血液。中国队将利用 这次比赛的机会,通过与荷兰新生力量的对抗,检验自身年轻球员的成长与适应能力。她说:"我相信 我们有机会赢下比赛,一切取决于当天的发挥。" 她表示,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中国女曲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世界排名从第十四位跃升至第四位,并在 去年巴黎奥运会上创造历史,斩获亚军。然而,球队仍需在专业化训练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要提升训练 的强度和科学性,还要更加重视休息与恢复。同时,通过更多高水平比赛积累实战经验,增强队员们的 赢球信心,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整体实力。 门将李新欢表示,在杭州亚运会上随队夺冠,是自己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一次国际比赛经历。通过上一阶 段的世界超级联赛,她感到自身在技术和心 ...
每天熬夜健身1小时,多久能收获一具健康的遗体?
虎嗅· 2025-05-28 14:53
保持规律锻炼确实能改善整体睡眠质量,哪怕是深夜进行高强度训练,也不会明显干扰夜间休息。不过 要注意的是,这类剧烈运动可能打破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特别是在入睡初期,可能会影响心脏的自我 调节功能。 参考资料 【写在最后】 运动后的恢复质量直接决定了训练成效,专业选手通常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才能维持最佳状态。那些 幻想每天只睡三小时就能练出健美身材的想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真正适合在深夜运动的群体,其实 是需要倒时差工作的夜班族。科学研究发现,合理的夜间锻炼能通过体温波动调节人体生物钟,帮助夜 班群体更好地适应昼夜颠倒的工作节奏。 [1]Faust L, Feldman K, Mattingly S M, et al. Deviations from normal bedtimes are associated with short- term increases in resting heart rate[J]. NPJ digital medicine, 2020, 3(1): 1-9. [2]Myllymäki T, Kyröläinen H, Savolainen K, et al. Effects o ...
不想晚年只能躺在床上,现在做好这4点还不晚!
央视新闻· 2025-05-26 15:39
中国居民健康与长寿研究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达79岁 较2023年提升0.4岁 健康老龄化需从40-50岁开始干预 [1] 饮食控制与代谢健康 - 厦门大学2024年研究:适度饥饿提升血清石胆酸水平 激活长寿蛋白酶 [3] - 哥伦比亚大学2023年研究:减少25%卡路里摄入可减缓衰老速度2%-3% 降低死亡风险10%-15% [3] - 北京协和医院推荐"5+2轻断食"方案:男性断食日摄入600千卡/女性500千卡 月减重2-3公斤 [10] 血液与代谢指标管理 - 44636人35年随访研究:百岁老人60岁后血糖/肌酐/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脂/血压等指标需综合控制 [6] -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可优化胆固醇水平 改善骨密度及情绪状态 [8] - 全谷物/蔬菜/豆类饮食结构 减少红肉及高糖摄入对代谢指标有积极影响 [9] 体重与肌肉管理 - 肥胖关联200余种疾病及10+种癌症风险 是重要健康威胁因素 [10] - 中山大学2024年研究:骨骼肌通过自我修复机制延缓功能衰退 是抗衰老关键 [11] - 40+人群推荐自重训练/弹力带/器械训练三种方式 针对性提升肌肉力量 [12][13][14]
运动别“上头” 专家送上科学锻炼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5-11 09:30
运动原则 - 春季运动需遵循"适度、多样、渐进、防护"原则以避免运动损伤 [1]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达到锻炼效果 快走、骑行或传统养生操均适宜 [1] - 运动强度应达到微微出汗 肌肉轻微酸胀感即可 避免大汗淋漓的认知偏差 [1] 运动方式建议 - 针对都市人群时间碎片化特点 建议将运动融入生活场景如提前一站步行 办公间隙靠墙静蹲 [1] - 周末可进行放风筝、踏青等户外活动 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项目适合春季生发规律 [1] - 慢性病患者需个性化选择运动方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低温环境 高血压患者避免憋气用力 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锻炼 [2] 运动防护要点 - 运动前需充分热身 从短时程开始逐步适应再增加运动量 [1] - 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停止休息 持续加重需就医 [1] - 运动结束后需做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1] 健康管理理念 - 运动是长期健康投资 不必追求立竿见影效果 [2] - 科学锻炼需配合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 实现"治未病"养生目标 [2]
锻炼迷思:什么时候起,跑步从刑罚变成了奢侈品?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2-09 20:51
哈佛 "赤足" 教授:人天生会跑,与鞋无关。 文丨曾梦龙 制图丨黄帧昕 编辑丨钱杨 为了不被狮子吃,人类的祖先要跑步。为了捉住山羊吃,他们也要跑步。200 万年前,跑步是人类生存和 繁衍的必要本领。后来,罗马人发明转动绞车用来提升重物的工具,成为最早接近跑步机的装置。英国发 明家在 1818 年将其改进后,用来惩罚罪犯。 如今健身房中的人们,将两三倍体重的重物举过头顶视为寻常。要是放在石器时代,人类会觉得这项活动 古怪、危险、浪费体力、毫无意义。"跑步机" 也会让他们感到头皮发麻,不仅要消费能量,而且还在原地 奔跑,还得另外花钱。 人类进化生物学的方法则是结合实验、田野调查、考古和化石等方法的博物学研究。利伯曼和同事会去肯 尼亚、坦桑尼亚、墨西哥、格陵兰岛等不同环境,研究狩猎采集者、自给自足型农耕者,与现代工业化国 家的人们对照。他们也会把古人类的化石与现代人、类人猿、其他动物对比分析。有时,实验和测量能帮 他们理解不同人群和不同物种的差异。最后,他们会将不同人群的生物学证据链和行为证据链整合到生态 和文化图谱中的相应位置,从而获得一个相对整全的认知。 对塔拉乌马拉人等狩猎采集者和农耕者的田野调查就启发了利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