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全国统一制度

搜索文档
三年左右全国铺开,长护险筹资难题待解|长护险扩围探路
第一财经· 2025-08-27 21:09
长护险全国实施时间表 - 用三年左右基本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适度、科学规范的长护险制度 [1][2] - 全国落地时间表确定 分步分批实施而非一刀切 需评估地方条件 [2] 政策部署与培训 -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将全面实施长护险列入下一步九大任务清单 [3] - 国家医保局在成都举办全国加快推进长护险制度建设培训班 开启全面实施新篇章 [2][4] - 会议要求合理规划定点服务机构 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 鼓励商保机构开发商业长护险产品 [3] 制度设计框架 - 首次明确全国统一政策制度四个要点:统筹城乡覆盖全民、多元量能筹资、基本待遇保障、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 [4] - 按照独立险种、统一规范原则加快推进制度建设 [4] - 地方建立制度可从覆盖职工、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起步 逐步纳入未就业城乡居民 [5] 试点覆盖现状 - 目前49个国家试点城市中多数从职工医保起步 部分尚未覆盖城乡居民 [4] - 全国共有84个试点城市(含省级试点) 覆盖27个省份 52个试点城市已覆盖城乡居民 [5] - 青海、西藏、宁夏、海南4省份暂无试点 [5] 农村覆盖与公平性 - 逐步覆盖全民是重要共识 农村老龄化形势较城市更严峻 [4] - 农村扩面面临筹资难和服务配送难问题 但属于"难而正确"的事 [4] - 制度正义要求覆盖城乡居民 资金池扩大可增强支付能力 [5] 地方实践与标准调整 - 上海市政府原则同意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 旨在减轻失能老人负担并提升服务质量 [6] - 要求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条件、优化人员配置 强化护理员专业技能 [9] 试点遗留问题 - 试点9年导致制度碎片化现象严重 需尽快推行全国统一制度以避免转轨成本增加 [7] - 试而不定主因2015年社保降费周期及疫情冲击 企业压力下新增险种成本敏感 [7] 筹资与服务挑战 - 全国落地面临筹资和服务供给不足问题 [8] - 可持续制度需稳定多元筹资渠道 多数试点采用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医保划转和财政补贴等多渠道方式 [8] - 普遍存在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备、数量不充分、质量不高问题 可能陷入"有保险无服务"困境 [8] 服务模式创新 - 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长护险服务 江苏徐州推出"卫生院+照护"模式 [9] - 棋盘镇中心卫生院累计收住失能人员85人 35张床位全满 [9] - 徐州市县两级推动33家基层医疗机构转型 当期服务670人 基金累计支付3677万元 [9] 产业发展与银发经济 - 发挥长护险价值性购买作用 引导养老服务供给侧理念、模式、技术创新 [9] - 鼓励经营主体做深服务品牌、做大养老产业 拉动银发消费 实现民生保障与行业发展双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