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治理

搜索文档
新时代治江的三个关键词——走进长江保护治理中枢看大江之变
新华网· 2025-09-26 07:03
保护 - 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达标率由2020年的97.56%提高至2024年的99.5% [3] - 长江干线连续五年全线保持Ⅱ类水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十几年前减少近7万平方公里 [3] - 通过小水电清理整改消除减脱水河段9万多公里,腾退岸线162公里,长江干流规模性非法采砂基本绝迹 [2] - 连续15年开展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荆江河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规模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 [2] - 长江作为战略水源地,哺育流域内4.7亿人民并通过调水工程惠泽北方2.5亿多人 [2] 系统 - 新时代治江重要特征是系统思维,坚持从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 [4] - 建立“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工程达132座(处) [6] - 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有效应对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和2022年极端干旱 [5][6] - 成立汉江流域治理保护中心,对涉及6省份40多个县市的9.52万平方公里流域进行跨省协同保护 [5] 共享 - 长江形成集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滨江生态带,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江河文化保护 [7] - 优质水土资源支撑沿江特色产业发展,如重庆巫山脆李种植面积超30万亩,湖北“江汉大米”带动100多万户增收 [7] - 长江保护治理的实践和方案为其他国家江河治理提供可复制的路径,在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上获得国际借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