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

搜索文档
当标配的胎压监测,变得不可靠
和讯· 2025-09-01 18:30
胎压监测系统技术差异 - 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通过每个轮胎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胎压并显示具体数值 精准报警 成本较高 需安装硬件[10] - 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依赖ABS速度传感器比较轮胎转速 仅针对胎压过低报警 无法显示数值 通过软件实现 成本较低[10] - 直接式系统硬件与安装成本显著更高 间接式系统只需在ESP系统增加软件包 无需安装硬件[13] 车企配置策略 - 市场多数售价9万元以上车辆标配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 9万元以下车型普遍采用间接式系统[10][12] - 比亚迪秦L DM-i低配版本采用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 近一年销量近40万辆[9][12] - 车企在低配车型采用间接式系统源于成本控制 规模化采购使原厂标配成本控制在100-200元之间[13][17] 系统性能缺陷 - 间接式系统在胎压过高时难以识别 因轮胎直径变化小 转速差异不大 无法触发报警[10] - 复杂路况或多轮同时胎压变化时易失效或误报 转弯或路面不平会影响轮速监测[11][14] - 系统需车辆达到一定速度并行驶一定距离才能激活 静态停放或短途低速行驶无法响应胎压异常[11] 用户使用体验 - 用户无法实时掌握轮胎实际状态 难以判断警报真伪 需承担潜在安全风险[14] - 常见问题包括误报频繁 无法确定具体问题轮胎 胎压严重不足时才触发警报[14] - 消费者选车时易忽略胎压监测系统类型 注意力被辅助驾驶 车身空间等显性配置吸引[16] 行业标准与现状 - 胎压监测系统遵循国家标准GB 26149-2017 未强制规定必须使用直接式系统[11] - 采用间接式系统的车型包括比亚迪秦L 秦PLUS 海豹06低配版本 吉利星愿全系 以及宏光mini 长安Lumin等微型车[12] - 部分售价超过9万元的合资车企中低配车型仍采用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