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壁垒

搜索文档
向上社交为何会失败?
虎嗅· 2025-07-23 21:33
向上社交的等级结构 - 富豪派对参与者分为四类:超级富豪"鲸鱼"、年轻模特"女孩"、资源中介"掮客"、中产阶级"生菜" [5] - 男性根据权势金钱分级 女性按外貌分三级(顶级模特/准模特/路人) [7][8] - "鲸鱼"处于核心位置 夜店老板常免单以换取潜在投资机会 [9] 参与者的行为动机 - 模特通过减脂整形维持"被看见"的状态 明知难以改变命运仍参与派对 [14][15] - 掮客将服务关系包装成朋友关系 通过升级着装模仿精英行为 [17][27] - 中产阶级"生菜"付费参与以获得接近大人物的幻觉 [10] 权力关系的本质 - 鲸鱼将女孩视为"家具女郎" 作为权力象征而非平等对话对象 [21][22] - 掮客无法突破结构性边缘 鲸鱼仅视其为派对组织工具而非商业伙伴 [26][30] - 阶层差异通过衣着品味等细节显现 社会资本来源决定关系转化效率 [28] 社会结构特征 - 精英圈层通过排斥机制保持封闭 资源集中度持续增强 [32][33] - 向上社交被包装成阶层跃迁捷径 实际受制于深层权力结构 [34][37] - 东亚文化中的"做题家思维"和确定性追求加剧向上社交焦虑 [35][36]
张雪峰从互联网“消失”,是迟早的事
搜狐财经· 2025-06-04 04:59
张雪峰现象的社会影响 - 张雪峰因直言不讳的志愿填报建议引发广泛关注,其"可能告别直播"的言论登上热搜,网友表达强烈不舍 [1] - 其言论被视作打破信息差的关键力量,尤其对普通家庭学生而言,其建议能帮助避开50%的志愿填报陷阱 [6] - 张雪峰的建议导致新闻和广告专业招生人数从鼎盛时期的百人大班缩水至40人,显著影响相关教育行业 [6] 教育行业的信息差问题 - 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严重信息差,家庭背景决定信息获取能力,形成阶层壁垒 [3] - 寒门学子因家庭认知局限易陷入"高大上"专业陷阱,例如家长缺乏互联网使用经验导致信息闭塞 [5] - 信息差形成稳定的阶层复制机制,如广西某村世代重复"种玉米-生孩子"的生存模式 [8] 张雪峰建议的核心逻辑 - 坚持实用主义与就业导向,建议普通家庭学生选择军校、警校、口腔医学等稳妥路径 [6] - 提出"理工科专业优先,文科学校优先"的选择策略,直接影响学生专业选择方向 [6] - 强调底层家庭试错成本高,专业选择需格外谨慎,这与精英阶层的教育理念形成冲突 [6][7] 社会阶层与信息结构 - 阶层本质是信息差游戏,不同阶层接触的信息塑造其认知结构并维持阶层稳定性 [7] - 张雪峰通过揭露行业规则(如烟草、电力行业的遗传学现象)打破信息垄断 [6] - 其言论触及既得利益群体,被指责"功利主义",但实际反映底层家庭的现实需求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