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研究
搜索文档
追忆耿宝昌先生:他对中国瓷器倾注毕生至爱
人民日报· 2025-11-15 10:22
耿宝昌先生的职业生涯与贡献 - 1922年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仁人志士奋发图强的历史时期,其创办的振华斋寓意“振兴中华”[1] - 195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近70年,认为故宫的学术地位源于一流学者和研究成果[2] - 毕生致力于瓷器研究,主张中国人应研究好瓷器以向世界展示中国贡献,反对盲从外国观点[1] - 将自身所学服务于国家,开展一级品文物鉴定,致力于文物征集和海外文物回流工作[1] - 1986年将个人收藏的20多件瓷器、青铜器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视故宫为安身立命的第二家[1] 学术研究方法与理念 - 为学讲究眼勤、口勤、手勤,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获取真知[2] - 2010年88岁高龄时在学术会议上仍坚持用笔纸认真记录他人发言[2] - 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认为未亲历之地则认知生疏,需广博学习不同门类知识作为参照[2] - 较早在中国瓷器研究中引入与越南、泰国、日本及欧洲瓷器的比较方法[2] - 主张学问之道如折扇,需万流归宗方能成大学问,反对在一条小道上沾沾自喜[2] - 重视师承关系,认为好的老师和紧跟学术潮流是做学问的重要基础[2] 专业技艺传授与文物保护 - 通过30多年共事,向弟子传授瓷器鉴定技艺,如区分南宋官窑与龙泉窑瓷器胎体及叩击声音[4] - 教授闭眼通过触觉区分永乐与宣德瓷器釉面的方法,其经手数十万件瓷器,对不同时代釉质特点烂熟于心[4] - 多次调研湖田窑址并规划其保护范围,建议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 2015年联名致信中央呼吁加大御窑遗址保护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启对该遗址的综合研究[4] - 晚年仍关注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及两岸故宫文物合璧等事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