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搜索文档
馆藏文物惊艳世界!历经20多年,大埃及博物馆开幕
环球时报· 2025-11-03 06:53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介绍称,新落成的博物馆依照古埃及文明的年代与主题分类,共设有12个展厅,参展文物约有5万件,约占馆藏总 数的一半。这些文物跨越了古埃及数千年文明史,年代最久远的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展品种类包括陶器、纺织品、纸莎草文稿以及木乃伊 等。其中,多件藏品尤为引人瞩目:包括距今3200年的拉美西斯二世时代方尖碑、一艘约4500年前法老胡夫时代的古船,以及古埃及历史上著 名"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石棺与面具。 欧洲新闻网称,新落成的博物馆旨在取代位于开罗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馆旧馆,此次新馆展出的不少文物便是直接从旧馆搬运而来。此前,旧馆 因"环境混乱、游览动线不清晰"等问题,屡屡被游客吐槽游览体验不佳。相比之下,新馆不仅运营逻辑更为清晰,还配套建设了会议中心、商业 区、辅助教育设施,甚至专门开设了儿童馆以贴合不同群体需求。大埃及博物馆首席执行官戈内姆表示,新馆广泛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核心 目的就是吸引新一代年轻游客,他打趣道:"我们在用00后、10后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展厅内的全息投影可重现法老时代的祭祀场景。此外,博 物馆还专设"文明学堂"之类的论坛,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考古模拟课程,并 ...
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部署文物保护粮食生产和信访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11-02 09:00
10月3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措施,部署 文物保护、粮食生产和不动产"登记难"信访问题化解等工作。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 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提高活化利用水平,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整体性、系统性。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的贺信精神,深入践行国家粮食安 全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粮农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农 业发展提质增效。 会议强调,要把化解不动产"登记难"信访问题同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结合起来,完善政策措 施,加强综合治理,推动存量问题化解出清。要健全防范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长效机制,加强土地供应、规划许可、 施工管理、房屋销售等全链条监管,防止新的"登记难"问题发生。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在陕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阳市考 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宣传贯彻 ...
西安“户县钟楼”楼梯被撞,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肇事车辆已被查扣,司机恐承担赔偿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0:39
每经编辑|许绍航 10月30日凌晨,陕西西安街头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白色轿车撞上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户县钟楼"北侧楼梯,车头明显变形,楼梯墙体受损。 图:事故发生图,来源:现代快报 据现代快报,西安市鄠邑区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接到了相关报警,具体事宜由事故科在处理。此外,西安市鄠邑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相关工作人 员表示,他们已经知晓此事,现场具体情况需要专家评估后才能给出答复。陕西省文物局文保处工作人员也表示,已安排工作人员去现场核实。 不久后,西安市鄠邑区钟楼博物馆发布说明,目前肇事车辆已被公安部门查扣,原因正在调查。区文物部门针对受损部位已采取设置警戒线、封闭北侧楼 梯等应急措施。 图: 西安市鄠邑区钟楼博物馆情况说明 资料显示,户县钟楼位于西安市鄠邑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交会处,是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文昌阁,俗称中楼,始建于明崇祯八年 (公元1635年),为仿西安钟楼格式。 图:户县钟楼,图源:视觉中国 据极目新闻,目前游客和市民可以从南侧楼梯上钟楼,正常参观。司机开车撞到文保单位的建筑,需担负赔偿责任,保障后续的维修。后续,文保部门根 据文保单位的级别制定维修方案,由专业的单位开展 ...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新华社· 2025-10-27 17:33
展览核心事件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10月27日上午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一同参观展览 [1][2] - 李书磊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观展览 [3] 展览具体内容 - 展览位于故宫博物院午门的西雁翅楼展厅、正楼展厅、东雁翅楼展厅 [2] - 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2]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2]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 [2] 行业战略方向 - 行业承载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 [2] - 行业应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加强文物保护修复 [2] - 行业需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 行业应成为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2]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蔡奇参观展览
新华社· 2025-10-27 17:25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1]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1]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 [1] 公司使命与战略方向 - 公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 [1] - 保护好公司,发挥好公司的作用,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是公司员工的光荣使命 [1] - 新起点上,公司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 [1] - 公司将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1] 公司发展定位 - 公司将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 公司将成为世界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1]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新华社· 2025-10-27 17:05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名称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2] - 展览通过200件(套)珍贵文物文献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2] - 展品包括书法、绘画名作以及青铜器、玉器、瓷器等 [2] 高层领导活动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10月27日上午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展览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一同参观展览 [1][2] - 李书磊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观展览 [3] 行业战略方向 - 故宫博物院被定位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 - 行业需加强文物保护修复,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2] - 发展方向是坚持文物属于人民、服务人民,让故宫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世界读懂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窗口 [2]
西安城墙“披绿”引关注 专家:暂不影响城墙稳定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8:27
事件概述 - 西安城墙部分墙体因连续阴雨天气长出密集青苔,引发公众对城墙安全性的关注 [1][3] - 专家表示青苔生长目前不影响城墙稳定性,但需进行检测评估以确定具体影响程度 [5] - 相关团队已对城墙青苔进行巡检和采样,旨在进行定量评估并为后续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7] 青苔生长原因 - 自9月以来陕西地区多次遭遇阴雨天气,因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交汇形成稳定雨带,为青苔生长创造了条件 [3] - 连续阴雨导致空气湿度提升及城墙表面含水量增加,促使青苔生长 [1] 现状与公众反应 - 青苔呈现深浅不一的绿色,密集附着于城墙表面,远看犹如披上“绿衣” [3] - 此现象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拍照“打卡” [3] 专家建议与后续措施 - 专家建议文保单位在连续阴雨天气出现大面积青苔时应加强巡逻,实时监测生长情况 [7] - 需开展青苔对文物安全性的评估以防范隐患,并通过科学研究分析生长因素及制定科学防治措施 [7] - 强调应通过科学手段精准治理青苔,避免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7]
他们在颐和园修文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6 06:56
苏州街修缮项目 - 采用“边修缮,边开放”的科普展示性修缮方式,在京津冀地区皇家园林大体量古建筑修缮工程中尚属首次[5][7] - 修缮工程工期为3年,预计明年国庆节期间重新开放[9] - 秉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修复理念,并将为整个修缮工程留下详尽的“大修实录”[8] - 通过专门设置的17组隔扇门和11个展示橱窗,直观展示苏州街的营造技艺[9] 古建筑营造技艺 - 重点展示“八大作”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和裱糊作[8][9] - 长廊全长728米,梁架上绘有14000余幅苏式包袱彩画,题材丰富,具有极高历史价值[16] - 从2020年起,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开展长廊彩画病害调查与勘察设计,形成保护修缮方案[17] 文物修复工作 - 古家具研究修复中心自2016年以来已完成1000多件古家具和木质文物的修复养护工作[11] - 器物类文物修复工作室自2016年至今共修复422件园藏文物,涵盖瓷器、玻璃器、金属器等多个类别[13] - 纸绢类文物修复工作室自2016年以来抢救性修复文物1294件,坚持“修旧如旧”等原则[13] 创新技术与合作 - 引入文物数字化技术,通过扫描仪和3D打印技术进行家具配件复刻,减少对文物的损害[12] - 2024年启动馆藏家具联合修复工程,邀请来自江苏常州、常熟的老师傅共同参与修复工作[12] -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为长廊彩画制作完整的高清影像三维模型[17]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养云轩在2023年10月完成保护修缮后对游客开放,设置展示空间展示琉璃瓦、彩画等构件和工艺[14][15] - 计划明年开展清华轩的活化利用,该建筑为二进四合院,规制保存完整[15] - 园内拥有800多座古建筑,具备完备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对山形水系、古建砖木乃至土壤微生物进行监测[17]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体检”状况良好 已度过环境适应性观察期
央视新闻· 2025-10-13 11:06
文物核心价值 - 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典籍类帛书 以丝帛为载体 融合文字 图像与早期中国礼仪规制 [1] - 帛书内容涵盖天文历法 时令月令的系统观念 并呈现早期汉字的字形谱系与书写习惯 [1] - 该文物是文字学 文献学 思想史 书法史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 为世界早期文明思想文化研究提供重要文献凭证 [1] 文物保护进展 - 文物抵达湖南省博物馆后 文保专家已对其进行了细致检查 评估长途运输后的保存状态 微生物病害及旧衬垫封装材料情况 [3] - 目前帛书已完成环境适应观察 各方面状况良好 现保存于恒温恒湿环境中 [3] - 馆方正组织专家成立专项保护团队 科学论证微生物消杀方案 并开展模拟实验 以确保彻底灭菌且不损伤帛书材质与墨迹 [3]
守护旷野中的“沉默证人”
人民网· 2025-10-13 08:54
文物保护现状与问题 - 白螺机场遗址面临自然侵蚀与管理缺位的双重威胁 文物保护标志说明缺失 碉堡墙面粉刷层大面积脱落 砖面风化酥碱严重 墙体多处开裂存在垮塌风险 [1][2] - 保护区内开展草皮种植经营活动 其灌溉设施紧邻文物本体 直接威胁文物安全 周边灌木杂草丛生 历史风貌遭受破坏 [2] 监管与整改行动 - 监利市检察院于6月17日对相关行政部门依法立案 启动公益诉讼监督程序 并于7月3日发出检察建议 建议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 完善"四有"工作 推进本体修缮与日常管理 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与监管体系 [2] - 相关行政部门书面回复整改进展 《白螺机场保护修缮工程》已获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同意立项 保护修缮工程方案编制同步启动 待专项资金下达后立即开展本体修缮 [3] - 行政部门已完成规范化保护标志碑1座 保护范围界桩16根的建设 并指导白螺镇政府建立安全联动机制 加强对保护区内农业生产的日常监管 组织清理周边杂草 [3] 协同监督与未来展望 - 监利市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实地勘查并重返遗址查看阶段性成效 检察与人大的协同守住了文物安全 [1][3] - 鉴于文物修缮专业性强且工程周期长 监利市检察院将持续跟进监督整改进度 督促行政机关全面落实整改方案 [3] - 该遗址是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 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保护修缮工程旨在让遗址持续发挥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作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