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意识

搜索文档
口述历史:让往事在流动中传播
中国青年报· 2025-07-18 07:00
口述历史行业发展现状 - 现代口述历史始于20世纪中叶,借助录音录像技术普及而发展,通过与历史亲历者深度访谈将个人记忆转化为可留存资料,弥补文献记载不足并拓展研究方向[1] - 中国口述历史已形成本土特色记录范式,过去10年累计接触近千个项目,涵盖家史、校史、行业史等传统领域,并延伸至工业遗产、政策解读及人工智能等跨界融合领域[1] - 行业呈现三大创新突破:视角上聚焦普通个体生命史,应用上开发短视频/游戏素材等新传播形式,伦理上建立心理照护与安全规范体系[2] 口述历史实践成果 - 2024年代表性成果包括记录红军长征的《苦难与信仰》、"两弹一星"工程7169部队项目,以及红旗渠建设者、乡村教师等特定群体记忆的专题著作[3] - 创新项目如"老艺人与新'景漂'"访谈和上海美术电影文献展,既保留史料价值又实现当代传播,其中电视剧记忆课题通过主创访谈还原创作环境与时代精神[3] - 实践过程中发现口述历史具有疗愈功能,部分退休人员通过访谈获得倾诉机会,同时受访者提供的行业转型经历成为宏观历史的重要补充[4] 口述历史核心价值 - 研究显示口述历史能触及集体意识层面,通过个体经历汇聚群体精神,该深层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2] - 行业需超越对资料可信度的单一讨论,坚持以人为核心,通过面对面访谈打捞鲜活记忆,使中国故事在时代共振中持续传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