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少年抑郁症
icon
搜索文档
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识别好早期征兆很重要
经济观察报· 2025-11-23 09:13
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 在明显关系。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将导致或加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 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能减轻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或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原标题: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识别好早期征兆很重要) 青少年罹患抑郁症不仅会对学业、生活和人际交往造成阻碍,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近年来,青 少年抑郁症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如何呵护好孩子心理健康,成为一道重要的课题。认识青少年抑郁 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尤为重要。 01 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 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有社会支持因素、家庭因素、心理应激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支持即得到的直 接援助、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度,以及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如 果青少年社会支持感受较差,未能发展有效的人际关系,常认为自己人际交往没有能力,体验着焦虑和 社会拒斥感,则会增加抑郁的发生。如校园暴力或青少年无法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都会成为引发抑郁 症的潜在因素。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是其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关注孩子的感受,多给 ...
专家:青少年抑郁症表现更不易识别,早干预很重要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7:33
郑毅特别呼吁公众关注青少年抑郁症问题。他指出,"青少年抑郁症和成人抑郁症的表现不尽相同。成 人患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为'三低',情绪低落、丧失做事兴趣、精力不足常感疲乏,伴随着食欲下降和睡 眠障碍;而对青少年患者来说,可能就只是表现为'烦',少有唉声叹气和流泪的表现,反而时常表现出 易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拒绝上学等,更不易识别。" 专家:青少年抑郁症表现更不易识别,早干预很重要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高萌)"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关系到他们正常的发育成长、学习和社交 功能,因此,青少年抑郁与成年人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同等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儿童精神科教授郑毅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公益科普活动上表示。 郑毅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多维度的障碍,不仅包括情绪上的表现,还包括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异常和 注意力障碍等)和躯体症状(睡眠障碍、进食障碍、运动迟滞等),可被视为一种系统性疾病。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特别提出,推荐对12至18岁青少年,所有成年人包括孕妇、产妇和 老年人进行抑郁障碍筛查。郑毅强调,在筛查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诊断及症状评估,尤其需要关注患者 的 ...
80后死亡率高是假,心理困境大是真
虎嗅APP· 2025-03-01 12:22
80后心理困境分析 社会关系:生存压力对安全感的冲击 - 80后幼年普遍笼罩在生存焦虑中 家庭物资匮乏 零食玩具仅节假日可得 零花钱极少[4] - 父母为生计跨城市就业 被动分居现象普遍 每周单休且加班无保障 公职与零工家庭收入差距悬殊[4] - 民营经济初期就业岗位不足 家庭在温饱线挣扎 父母生存焦虑形成代际创伤传递[5] - 经济下行导致安全基地崩塌 房贷压力超警戒线 35~45岁群体再就业周期显著延长[9] - 互联网行业35岁以上工程师面临年龄歧视 早年"努力致富"信念失效 收入失控加剧生存焦虑[10] 文化关系:孝顺与断亲的代际冲突 - 80后受50/60后父母影响 成长中缺乏情感肯定 但仍保持传统孝顺观念 包括购房养老等物质反哺[12] - 新生代以精神连接决定亲疏 拒绝血缘捆绑 案例显示青少年因重男轻女/隐私侵犯/经济剥削等主动断亲[13][14][15] - 断亲潮冲击80后亲缘观念 引发被子女抛弃的恐慌 文化冲突导致无依无靠感[16] 童年与亲子关系:养育模式断层 - 80后父母物质养育满分但精神养育不及格 缺陷思维传承导致无法满足子女情感需求[18] - 青春期子女通过直呼姓名/肢体冲突/情感封闭等方式反抗 亲子关系紧张成青少年抑郁主因[19][20] - 超100万家庭面临子女休学困境 中度以上抑郁青少年达1000万~3000万 优等生父母遭遇教育滑铁卢[23] 心理困境出路建议 - 通过艺术活动/传统文化研习重建内在秩序 佛学易经等具疗愈价值[25] - 社会联结与利他行为提升自我价值感 需长期实践非速效方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