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财政多元机制
搜索文档
香港留学生学费将再迎“普涨”
财经网· 2025-10-18 16:27
香港高校学费调整 - 香港八所受资助公立大学的非本地生学费在2025/26学年将全面上涨,涨幅从低于10%至20%以上不等 [1] - 香港浸会大学非本地生学费在2026/27学年将由17.5万港元涨至19万港元,增幅为8.6% [1] - 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学费在连续上涨基础上,将由17.8万港元增至21.4万港元,增幅达20.2%,部分课程学费已高达30至40万港元 [1] 财政背景与高校财务状况 - 香港特区因连续三年出现千亿级财政赤字,对高等教育进行节流,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未来三年对八所资助大学的拨款将下降 [2][3] - 在2025年前的三年资助期内,教资会向八所高校提供的经常性拨款为632亿港元,其中78%用于教学,20%用于研究 [3] - 香港八所高校在2024年度综合盈余共计95亿港元,部分大学的综合盈余超过其教资会经常资助额的一半,例如香港大学获经常拨款48.9亿港元,同期综合盈余为39.2亿港元 [4] 本地生学费调整与收入策略 - 香港本地学生的资助课程学费将在2025/26年度开始连续三年增加,每年增幅为5.5%,2026/27学年将增至4.7万港元 [3] - 提升非本地新生录取比例是增加高校收入的重要变量,若八大录取的非本地生比例再增加10%,以平均学费20万港元计,预计每年可带来超10亿港元额外收入 [4] - 非本地生学费以边际成本计算,每年为14.5万港元至18.2万港元,本地生资助学位则获得特区政府超过八成的补贴 [5] 提升竞争力的配套措施 - 香港高校为维持全球招生竞争力,将扩充奖学金及支援配套设施,提供最高可涵盖全部学费与生活费的入学奖学金 [6] - 香港特区政府暂免非本地研究生兼职工作限制,试行至2025年,预计受惠学生将超过35000人,以减轻其经济压力 [8] - 高校在调整学费时会考虑课程成本、通胀压力及周边国家地区的收费水平,以平衡对人才的吸引力 [8] 香港高等教育的区域优势 - 与新加坡相比,香港高校在录取标准、专业选择(如传媒)及QS排名方面具备竞争力,距离内地近也被视为一种优势 [9][10] - 香港高校吸引非本地生的优势包括专业类别设置、回家距离、回内地发展的人脉拓展以及在母语环境里的安全感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