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骤旱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干旱问题专家采加伊: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系统性干旱风险
新华社· 2025-07-04 14:09
全球干旱风险现状 - 人类已步入新的干旱时期 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系统性干旱风险 干旱已从传统农业问题演变为冲击整个社会结构的系统性风险 [1] - 当前全球干旱呈现新特征:发生频率上升30%(2000-2019年) 强度增大 范围扩展 且更难预测 其中"骤旱"现象尤为突出 [1][2] - 干旱造成"连锁式"和"螺旋式"冲击 部分国家每年因干旱损失高达GDP的10% [2] 干旱应对机制转型 - 全球80余国制定干旱应对计划 但需强化执行层面 包括改进灌溉技术 推广抗旱作物 建设预警系统等 [2] - 需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如土地修复 流域治理 雨水收集 这是生存必需而非选择 [2] - 必须从短期应急转向长期韧性建设 打破部门壁垒 实现跨层级跨部门协作 [2]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在土地恢复 抗旱技术推广方面经验丰富 正将经验输出至非洲 中亚等地区 [2][3] - 在中亚地区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在非洲推动从被动响应转向系统性韧性建设 [3] - 注重能力建设 协助合作国家增强可持续治理能力 突破政策短视局限 [3]
中央气象台连发干旱预警,广西、安徽等地平均干旱天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本轮旱情为何来得如此迅猛?专家详细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26
干旱现状与范围 - 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严重干旱,水库干涸、水田干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 - 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陕西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达到特旱级别 [1] - 5月份以来,陕西、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存在重旱,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苏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级别 [1] - 4月18日全国中旱及以上干旱面积达201.8万平方公里,其中特旱面积47.7万平方公里 [3] 干旱形成原因 - 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方春季降水少易形成干旱 [7] - 春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导致北半球陆地快速升温,蒸发量增大加剧干旱 [7] - 华北、江淮一带农业种植区农田需水量大,是北方干旱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 [7]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增加,旱涝强度变化出现异常 [7] - 前期降雨少,冷空气活动少导致降雨量"入不敷出",全球变暖导致"骤旱"现象出现 [7] 干旱对农业影响 - 夏粮已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地干旱影响粮食安全 [13] - 持续重旱会对农作物产量形成较大影响,尤其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影响更大 [13] - 河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陕西和甘肃非主产区,本轮旱情对全国粮食产量影响有限 [13] - 5月是夏粮产量形成关键期,缺水会影响小麦生长量和收成 [13] - 水利部门信息显示今年全国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有利于抗旱 [14] 应对措施 - 农业、水利部门需及时调配水资源,加强灌溉降低干旱影响 [14] - 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在适当条件下采取人工增雨作业减缓旱情 [14]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预拨4000万元中央救灾资金支持山西、广西、陕西抗旱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