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时效非沿轨一次过境曲线成像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率先推进新一代「三高」光学载荷产业化,「吉天星舟」连续完成A轮及A+轮融资,累计金额过亿元|36氪首发
36氪· 2025-10-21 11:45
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完成A轮及A+轮融资,累计金额过亿元,由顺融资本和知壹投资联合领投,凯联资本、东吴创新资本、苏创投等跟投 [2] - 所筹资金将用于设备及现金流补充 [2] - 公司由林君院士和张刘博士于2021年6月联合创立,是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备完整的航天光学遥感载荷研发、设计、生产、试验配套体系 [2] - 创始团队整建制来自中国科学院,核心骨干成员均有10年以上的卫星型号任务研制经验 [2] 产品与技术矩阵 - 产品矩阵包括“吉天眼、吉天星、吉天云”三大板块 [3] - “吉天眼”为主营业务,涵盖对天、对地、感知系统三类产品,包括空间目标探测相机、0.5m~200m分辨率全谱系光学相机等 [3][5][7] - “吉天星”指搭载自研光学相机的遥感试验卫星 [3] - “吉天云”为数据云,以迭代现有产品和验证下一代技术为核心目标 [3]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第三代光学遥感成像技术——高时效非沿轨一次过境曲线成像技术,使卫星能沿任意曲线轨迹扫描,综合成像效率较传统技术提升数十倍,2分钟即可完成千公里级目标覆盖 [10][11] - 自主研发新型计算重构高几何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光谱分辨率一致的前提下,几何分辨率提升10倍,载荷重量减小到原来的1/3 [15] - 以上两项技术共同构成新一代“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三高”)光学遥感载荷的底层技术支撑 [16] 业务进展与商业化 - 2024年成功发射入轨两颗搭载“三高”光学载荷的试验卫星,非沿轨一次过境曲线成像技术已实现超千公里的曲线目标一次成像,累计拍摄16万余景高清遥感影像 [16] - 高时效光学载荷已进入产业化和业务化运营阶段,产业化载荷分辨率从3m提升至0.5m [16] - 对地遥感光学载荷业务是公司基本盘,客户覆盖主流科研院所和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已累计交付光学载荷40余台套,发射在轨18台套,成功率100% [17] - 2024年公司订单收入量级为数千万元,预计2025年总订单收入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18] 市场前景与产能规划 - 未来具备“三高”功能的遥感卫星有望带来万亿级蓝海市场 [18] - 公司目前具备年产数百台透射式镜头、百余台套中大型亚米级光学载荷的能力 [18] - 预计遥感载荷市场需求将在明年大幅提升,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开启新一轮融资以加速产能扩充 [18] 投资方观点 - 投资方看好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稀缺性、技术壁垒及解决行业痛点的能力,认可其团队技术积累和市场竞争力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