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高速产品应用

搜索文档
再谈石英电子布会议
2025-08-05 11: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石英纤维在高频高速产品应用,产业链各环节(基材生产、CCL验证、电子布生产)仍处于验证磨合阶段[1] - 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泰波、菲利华、宏和、中材、红河、林州光远等[4][7][14] - 国际厂商包括日本阿萨伊(采购中国原丝)、日东纺(寻求中国石英纱线)[4][5] 技术进展与产能 - 中材在淀粉型浸润剂技术领先,电子级石英纤维技术优于菲利华(后者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8] - 2024年工业用纱线总产能约2,500吨,2026年预计扩展至4,000吨,其中电子级合格产品预计200吨(当前80-90吨)[23][27] - 单丝直径5微米的石英纤维样品价格3,500-4,000元/公斤,织布后约500元/平方米[13] - 电子级石英纤维售价约2,000元/公斤(含税运),织布后约300元/平方米[12][13][24] 厂商动态 - **红河**:进展最快,已向韩国斗山、松下、台光电子供样验证,年产量预计数万米[9][11][24] - **林州光远**:技术优秀但刚获样品纱,尚未批量供样[4][28] - **泰波**:国内领先但供样结果不理想,两核一体企业(拉丝+织布)[4][7] - **菲利华**:扩产中,验证1,078/1,035布,电性能良好但整体表现一般[4][7] - **日本阿萨伊**:月采购中国原丝2吨,供样最多且良率最高[4][17] 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 - 2026年电子级石英纤维预计60%出口海外[2][27] - 当前需求预期偏高,2026年月均100万平方米或需延至2027年底[3] - 价格下浮空间有限,量产后(2027年)或降20%,但难低于200元/平方米[20][21] - Low CTE材料(第三代LDK)需求超50万平米/月,仍有10万平米缺口[22] 工艺挑战 - 石英纤维纯度高于玻璃纤维(二氧化硅纯度更高),但更脆且生产难度大[18] - 织布需闷烧/开纤处理,温度控制关键(420-430℃为性能拐点)[19] - 原料生产环节成本高(60公斤成品需560公斤原料+近1吨浸润剂)[16] 其他关键信息 - 洪河公司曾试量产,现转向多家供应商合作扩产[9][10] - 具备电子级石英布生产能力的仅红河、林州光远、朱波、中财四家[19][21] - 台光电子每月7-8万米供应计划存疑,生产难度大[30] - Low DK二代主要供应商为台玻(全球最大)、泰波、红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