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R再通胀框架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通缩到何时,改革方破局?
摩根· 2025-07-21 22: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鉴于二季度强劲增长,将今年实际GDP增速预测上调30个基点至4.8%,但通缩问题难解且经济有前高后低势头;经济存在出口下滑、财政脉冲减弱、通缩顽固三大拖累因素;亟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产能过剩,提出“5R”再通胀框架;在关税、人民币、科技等方面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机遇挑战 [6][10][45][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经济 - 上调今年实际GDP增速预测至4.8%,但通缩问题难解决,经济有前高后低的趋势 [6][9] - 经济存在三大拖累因素,包括出口下滑、财政脉冲减弱、通缩顽固 [10][14][20] - 企业定价能力羸弱,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利润率跌幅扩大 [25] - 楼市动能减弱,一季度后二手房成交量回落,成交价环比持续下跌 [29][31] 供给侧改革 - 决策层对再平衡转型认知深化,但路径依赖可能根深蒂固,本轮供给侧改革力度和节奏更温和 [34][38] - 中国税制结构依赖间接税激励产能扩张,需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财政体制、统计核算体系、干部考核等方面 [43][45] 再通胀策略 - 提出“5R”再通胀框架,在重组和重振信心方面有积极进展,包括财政赤字扩张、货币宽松、消费刺激、产能控制、债务置换等措施 [50][51] - 社会福利改革是再通胀重要一环,中国社会福利支出低、社保体系不平衡,增加社保支出可释放居民储蓄用于消费 [52][54][58] - 生育补贴力度可能温和,新生儿数量下滑,二孩生育意愿降低,收入压力是低生育率主要原因之一 [63] 关税 - 美国对华有效关税将维持在40%左右,其他关税机制落地耗时,中美伦敦谈判迈出积极一步但协议范围可能有限,贸易摩擦缓和难实现 [68][72][75] - 美国对华部分产品进口依赖度高,中国对美出口约40%产品关税弹性低,亚洲经济体难以与中国脱钩,美国对华投资可能收紧 [82][83][90] 人民币 - 预计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今年底达7.15,明年底达7.05,人民币对美元温和升值,对一篮子货币适度贬值,不会重复日元走势 [93][94][97] - 中国关注稳定币,香港和美国有相关条例草案和法案,稳定币短期可能强化美元地位 [105][107] - 人民币跨境支付有发展历程,推动国际化需解决“3D”挑战下全球投资人信心不足问题 [113][115] 科技 - 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周期蓄势待发,中国制造业为下一轮升级奠定基础,具备规模经济、适应性、绿色转型等六大优势 [122][123] - AI落地带动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决策层推出促科创举措,全球处于AI技术扩散早期,2025是AI应用之年 [128][129] - 中国在AI领域竞争力强,AI 60强生态系统完善、应用场景丰富,大语言模型性价比高 [132][134] - AI对就业市场有影响,需政策支持缓解扰动,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具备竞争优势 [144][145][148] 全球结构性机遇 - 预计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累计应用规模达10亿台,约30%来自中国 [151] - 到2030年,向低碳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将累计节约成本5000亿美元以上,核能潜在投资超1.5万亿美元,碳关税情况因产品和国家而异 [15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