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R RNA editing
搜索文档
Wave Life Sciences (NasdaqGM:WVE)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10-22 02:0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生物技术行业,专注于RNA编辑(特别是ADAR编辑)疗法领域[1] * 公司:Wave Life Sciences (WVE) 其首席执行官Paul Bolno参与讨论[1][2] * 公司:ProQR 其首席财务官Dennis Hom参与讨论[1][26] * 公司:Arana 其首席科学官Shriram Sathy参与讨论[1][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Wave Life Sciences的领先项目WVE-006(针对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 * 公司是首个进入临床并公布数据的ADAR编辑疗法 其项目WVE-006旨在将AATD患者的ZZ表型纠正为MZ表型[2][3][6] * 临床数据显示积极结果 在最低剂量组(200毫克)单次给药后 患者从0% M蛋白变为44% M蛋白 在多剂量组达到约65% M蛋白[7][8] * 总蛋白水平达到12微摩尔 并进一步升至13微摩尔 呈现MZ样蛋白水平 关键是在急性期事件中观察到内源性蛋白产生超过20微摩尔 并能持续约一个月 证明药物能使患者对急性期事件产生生理反应[6][8][9] * 公司使用GalNAc偶联技术进行皮下给药 药物稳定 能快速起效(两周内)且编辑效果持久(单次给药后可持续两个月以上)避免了脂质纳米粒可能引起的刺激[10][13] * 下一个关键数据节点是400毫克剂量组的数据 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公布 旨在观察更高的编辑效率 M蛋白产量 Z蛋白减少(已观察到60%减少)以及持效期(目标为每季度给药)[9][12][13] * 关于监管批准标准 公司认为应基于MZ表型(人类临床遗传学支持11微摩尔阈值)而非单纯蛋白替代疗法的标准 其临床数据(包括对急性期事件的反应)将支持与监管机构的沟通[16][17] Arana的平台与AATD项目进展 * 公司基于2012年Thorsten的开创性工作建立 专注于利用内源性ADAR酶和寡核苷酸进行编辑 无需寡核苷酸的高严格性[19] * 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寡核苷酸能有效结合ADAR的不同亚型(P110和P150) 后者在应对感染时被诱导 这为临床患者应对感染提供了机制上的可能性[22] * 在动物模型中 观察到高水平的编辑效果 M蛋白达到39微摩尔 总AAT蛋白达到63微摩尔 在猴子中的NSP数据显示半衰期超过30天 支持每月以上给药频率的潜力[23]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底提交临床试验申请(CTA)进入临床[20] * 在药物设计上 公司借鉴了Jinbili实验室的研究 通过引入错配来优化编辑效率 并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多个靶点 计划在明年公布临床前概念验证数据[25] * 公司目前专注于肝脏靶点 已识别出十几个潜在靶点 包括通过精确编辑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如E3泛素连接酶结合口袋)以避免非预期后果[44][45][46] ProQR的领先项目AX-810(针对胆淤积性疾病) * 项目AX-810旨在编辑NTCP以阻断胆汁酸向肝脏的转运 从而治疗胆淤积性疾病 其策略是引入变异以调节蛋白质功能 而非纠正点突变[26][27][28] * 该项目是第二个进入人体研究的ADAR编辑靶点 公司已于近期获准启动健康志愿者的I期临床试验[27] * 该方法的验证基于自然发生的NTCP变异个体(血清胆汁酸水平可升高40倍而无负面后果)以及已获批的NTCP肽抑制剂(在III期试验中显示能改善肝脏健康)的遗传学和药理学证据[29] * 临床前数据显示 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约15%的编辑水平可转化为血清胆汁酸约两倍的增加 这与已知的功能效应相关 GLP毒理研究未显示安全问题 安全性特征与其他GalNAc偶联寡核苷酸一致[30] * I期试验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 但将在健康志愿者中通过测量血清胆汁酸水平(目标为增加2倍)来评估靶点参与情况 详细试验设计将于2025年11月3日公布[33] ADAR编辑技术的优势与前景 * 技术优势:利用内源性ADAR酶 编辑过程精确(目标腺苷需翻出双螺旋才能脱氨)且可逆 不同于细菌来源的工程蛋白 大脑中ADAR表达丰富 使其成为有吸引力的靶器官[34][61][62] * 临床转化:人类临床数据证实ADAR酶的功能与预期一致 其作为治疗性酶的有效性已得到验证 技术正从酶学生物学讨论转向治疗适应症的开发 这是更重要的进展[63][64][75] * 发展速度:得益于成熟的化学工具箱和对避免免疫反应的深入理解 ADAR编辑技术的发展速度预计将远快于siRNA(后者从首次获批历时约15年)可能不需要15年就能达到相似成熟度[65][66][76] * 靶点选择:关键在于识别适合编辑的靶点(如单点突变、需要功能恢复而非敲除、存在可测量的生物标志物如AAT水平或胆汁酸水平)并基于人类遗传学明确治疗性获益所需的编辑水平[57][58][59] 其他重要内容 平台扩展与额外靶点 * Wave Life Sciences计划在2025年10月29日的研发日公布更多信息 包括将AATD临床经验应用于新靶点(如PNPLA3)以及肝外靶点 PNPLA3校正旨在恢复酶功能以治疗由该突变驱动的肝脏疾病(影响约900万患者) 这与敲除方法不同[36][40][41][42] * ProQR在中枢神经系统(CNS)领域有布局 与礼来和Rett综合征研究信托基金合作 临床前数据显示其编辑寡核苷酸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通过鞘内给药可在大脑广泛分布并实现高达60%的编辑效率[34][35] * Wave Life Sciences也展示了在肺部(CFTR编辑)和CNS的编辑能力 并拥有针对肥胖的siRNA项目(activin A) 展示了多模式平台的优势[38][53] 对当前领域认知的讨论 * 投资者当前的关注点已从ADAR编辑技术本身转向对特定适应症的选择以及验证概念的证据[69][71][72] * 存在一个认知挑战:需要向投资界证明RNA编辑能提供有治疗意义的益处 并且其广度超越单个靶点 同时需要澄清与DNA编辑(如在AATD中)的比较 后者在人体中达到的90%编辑率并未转化为预期的高蛋白水平[73] * 从AATD动物模型到人类临床数据的转化经验提示 需要谨慎使用模型进行预测 并更加关注对人类疾病生物学上相关的目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