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ic AI(自主式AI)
搜索文档
Agent的权力游戏:亚马逊的“罗马帝国”与沃尔玛的“紫禁城”
美股研究社· 2025-10-21 19:18
文章核心观点 - Agentic AI(自主式AI)正从“会说话”的AI演变为“能办事”的AI,彻底改变游戏规则[5][6] - 亚马逊和沃尔玛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AI战略路径:亚马逊构建“平台帝国”,沃尔玛打造“零售王朝”[6][11] - 双方的战略分野源于其核心商业模式和盈利基因的必然选择[8][9][14] - 未来18-24个月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窗口期,胜负手在于亚马逊能否证明其平台足够“深入”,沃尔玛能否证明其王朝足够“经济”[44][45] 创世基因:战略原点 - 亚马逊的核心盈利引擎是AWS,其思维范式是将内部技术标准化、商品化后对外输出,扮演“军火商”角色[9][10] - 亚马逊采用“双轮驱动”结构:内轮以零售业务作为技术试验场,外轮通过AWS将验证后的技术能力产品化[10][12] - 沃尔玛的商业世界观根植于零售本质,其AI战略“向内求索”,用AI精准改造自身庞大的零售运营网络[14][15] - 沃尔玛的核心武器是用数十年独家零售数据喂养的Wallaby大模型,旨在将其物理世界运营优势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绝对壁垒[15] 入口之争:消费者入口战略 - 沃尔玛采取“建桥”外交,拥抱开放生态,例如与OpenAI合作在ChatGPT内嵌“即时结账”功能,将交易终点移至需求起点[20][21] - 沃尔玛拒绝做“守门员”,而是基于其无与伦比的履约能力,定位为AI生态中最可靠的“物理世界执行层”[22] - 亚马逊选择“筑墙”内政,将Agentic AI深度集成至其封闭花园生态,以保护高利润的广告业务和Prime会员数据飞轮[24][26] - 亚马逊通过购物助手Rufus和智能管家Alexa+将用户购物全程和生活习惯“锚定”在亚马逊生态内[26][29] 军工竞赛:内部效率优化 - 亚马逊打造“软硬一体”的云端兵工厂,自研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控制算力成本,并通过AWS Bedrock提供标准化AI构建模块[32][33][37] - 亚马逊的体系追求可复制的成本优势,通过标准化模块摊薄自身成本并吸引企业客户[33] - 沃尔玛构建“物理孪生”演武场,通过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将物理世界数据化,并利用数字孪生环境预演和优化线下决策[35][38] - 沃尔玛的体系核心是追求物理世界的“可执行性”,将AI的“计划”升华为可落地的“排程与劳效”,降低试错成本[36][38] 终局之问:未来挑战与衡量指标 - 亚马逊的考验在于其通用平台能否在零售等复杂垂直领域提供与沃尔玛“专家”同等的深度洞察和执行精准度[44] - 沃尔玛的考验在于其高度定制化的AI能力能否控制成本并快速推广至全球数万家门店和供应链节点[44] - 新世界的记分牌直接与企业损益表挂钩,成功标准是AI“创造的价值”和“节省的成本”[46] - 亚马逊的KPI聚焦“平台效率”,如推理成本/单、人工回退率、API失败恢复率[46][50] - 沃尔玛的KPI聚焦“运营效率”,如NPS、退货率、库存周转天数、店内劳效[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