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set Efficiency
icon
搜索文档
Schneider Q2 Earnings In Line, Revenues Lag, 2025 EPS View Updated
ZACKS· 2025-08-06 02:51
公司业绩概览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EPS)为21美分 与Zacks共识预期及去年同期持平 [1] - 营业收入14.2亿美元 同比增8% 但略低于预期0.2% [1] - 剔除燃油附加费收入12.8亿美元 同比增10% [1] - 调整后营业利润5680万美元 同比增9% [1] 业务板块表现 整车运输(Truckload) - 收入(剔除燃油)6.222亿美元 同比增15% 主要因收购Cowan Systems及专用车队量增23% [2] - 单车周收入3964美元 同比增1% 因每英里费率提升 [2] - 专用车队卡车数量同比增27% 网络车队数量降7% [2] - 营业利润4010万美元 同比增31% 营业利润率改善至93.6% [3] 多式联运(Intermodal) - 收入(剔除燃油)2.651亿美元 同比增5% 因货运量增5% [3] - 每单收入2443美元 同比持平 [3] - 营业利润1610万美元 同比增10% 营业利润率降至93.9% [4] 物流(Logistics) - 收入(剔除燃油)3.396亿美元 同比增7% 但经纪业务量及单均收入下降 [5] - 营业利润790万美元 同比降29% 营业利润率恶化至97.7% [5] 财务状况 - 期末现金余额1.607亿美元 较上季度1.062亿美元提升 [6] - 长期债务5.127亿美元 较上季度5.658亿美元减少 [6] - 季度经营性现金流1.755亿美元 资本支出5250万美元 [6] - 年内已回购410万股B类股票 耗资1.039亿美元 [7] - 季度股息每股0.095美元 年内已向股东返还3370万美元股息 [7] 行业比较 - 达美航空(DAL)每股收益2.10美元 超预期但同比降11% 因劳动力成本高企 [11] - JB亨特(JBHT)每股收益1.31美元 低于预期且同比降0.8% [12] - 联合航空(UAL)每股收益3.87美元 超预期但同比降6.5% [14] 2025年展望 - 下调全年EPS指引至0.75-0.95美元(原0.75-1.00美元) [8][9] - 维持资本支出预期3.25-3.75亿美元 [10] - 全年有效税率预期维持23%-24% [10]
Schneider National(SND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23: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企业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8%;调整后运营收入为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47%;调整后运营比率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90个基点;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0.16美元,去年同期为0.11美元 [20] - 2025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为0.75 - 1美元,假设有效税率为23% - 24%;净资本支出从之前的4 - 4.5亿美元更新为3.25 - 3.75亿美元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整车运输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6.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运营收入为25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70%;运营比率为95.9%,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130个基点 [21][22] - 专用业务本季度平均投入使用超8500辆卡车,同比增长27%;专用业务占整车运输部门卡车的70%和收入的71%;整车运输收益同比提高近70%,较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27% [9] 多式联运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2.6亿美元,比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5%;运营收入为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97%;运营比率为94.7%,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250个基点 [22][23] 物流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3.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运营收入为800万美元,同比增长50%;运营比率为97.6%,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70个基点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整车运输网络价格实现低个位数到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多式联运整体费率同比基本持平 [11][12] - 第一季度末,公司处于卡车网络和多式联运合同续约期约三分之一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为保持价格纪律放弃部分托运商的业务量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遵循四个重要原则优化业务:优化资本分配,管理客户货运分配过程,提供轻松体验,控制成本 [7] - 2024年12月收购Cowen Systems,其贡献立竿见影,预计成熟时实现2000 - 3000万美元协同效应;公司致力于向更可变成本模式转型,扩大与个体运输经营者的合作 [8][9][16]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专用业务保留率处于90%左右低位;公司预计第二和第三季度专用业务流失率会上升,但新业务管道有望弥补流失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但受天气影响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主要业务部门营收、收益和利润率同比增长 [15] - 考虑到当前贸易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公司下调全年盈利改善预期,但预计2025年业绩仍将同比改善 [27] - 关税政策对业务量有一定影响,但新业务中标预计能在短期内抵消潜在影响;预计价格短期内会有所缓和,但全年仍将同比改善 [38][39]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一季度公司支付1700万美元股息,机会性回购830万美元股票;公司有4600万美元剩余股票回购额度 [26] - 公司设定企业范围内额外削减超4000万美元成本的目标,涵盖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助理技术和数字员工模式的投资 [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进口预期减速,以及更新后的指引中考虑了哪些因素 - 公司表示卡车运输和物流业务主要面向北美,难以量化进口影响;多式联运业务约15% - 25%与进口相关,预计业务量会下降,但新业务中标预计能抵消影响;公司认为市场可能出现“牛鞭效应”,若有新贸易协议,进口可能突然重启 [35][36] 问题2: 多式联运新业务中标情况、专用业务竞争压力及应对措施 - 多式联运新业务预计第二季度开始更有意义地实施,墨西哥业务是优势领域,货物基本符合USMCA规定,免受关税影响;公司通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获得优势;专用业务竞争激烈的是标准设备领域,公司专注于私人车队转换、特种设备和冷藏业务等差异化领域 [44][45][46] 问题3: 能否实现全年各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以及专用业务净车队增长预期 - 公司通常不提供季度指引,但预计全年价格和利润率同比增长;专用业务新业务管道预计能覆盖流失,但净拖拉机增长不如原指引显著,因公司可提高运营效率 [51][53][54] 问题4: 专用业务利润率情况,以及整车运输定价恢复正常所需的投标周期 - 专用业务新业务利润率与公司预期相符;公司认为已度过定价市场底部,虽关税可能影响短期定价,但仍有定价机会,将保持价格纪律 [57][58][63] 问题5: 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进行定价对话,以及如何看待自动驾驶卡车的机会 - 公司在定价时会向客户说明市场假设,以便在情况变化时进行进一步讨论;公司与Aurora合作多年,目前在德克萨斯州部分车道运输,将继续关注适合公司和客户的机会 [72][73][76] 问题6: 增加个体运输经营者使用是否是稳定的运力来源,以及大小型承运商的动态变化 - 公司网络业务通过公司司机、个体运输经营者和仅提供动力服务三种方式补充运力;个体运输经营者市场面临压力,但公司能提供价值主张;行业产能调整较慢,大型承运商仍有优势,但市场信息更透明 [81][82][87] 问题7: 整车运输和多式联运价格差异原因,以及资本支出削减情况 - 整车运输和多式联运价格差异是因为过去几年网络投标价格下降速度快于多式联运,现在两者价格逐渐趋于一致;资本支出削减是因为公司将资本分配到战略增长领域,考虑到业务量和设备成本变化,预计二手设备价值会提高 [91][92][96] 问题8: 专用业务增长空间,以及已实现的成本削减目标情况 - 公司不设定专用业务与网络业务的固定比例,而是从回报和客户价值角度考虑;专用业务市场规模大,公司有增长机会;4000万美元成本削减目标是全年年化影响,难以确定是否线性实现 [105][108][111] 问题9: 第二季度季节性情况,以及如何看待多式联运车队和盈利能力 - 公司难以提供季度指引,但在制定全年展望时考虑了各种情景和不确定性;多式联运拖车车队可通过堆叠设备进行调整,目前有不到10%设备堆叠,可轻松增长25%,集装箱周转可增长35%;公司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117][119][121] 问题10: 公司是否放弃部分业务,以及第二季度业绩预期 - 公司为保持价格纪律会放弃部分业务量,小型投标活动增加强化了这一策略;公司更新的指引考虑了第一季度末季节性缓和以及未来价格和业务量预期缓和的因素 [128][129][133] 问题11: 多式联运定价优势来源,以及如何提高利润率 - 多式联运投标季节核心续约价格基本持平,但每单收入连续三个季度改善;预计未来会有混合变化;公司认为提高利润率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效率提升、价格改善和优化运输能力等 [138][139][144] 问题12: 多式联运与整车运输的短期情况,以及对公路转铁路转换理论的信心 - 多式联运业务量有优势可能是因为消费者相对有韧性,供应链稳定;公司仍对公路转铁路转换理论有信心,目前价格动态变化是影响转换的主要因素 [150][152][153]
Schneider National(SND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2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企业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8%;调整后运营收入为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47%;调整后运营比率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90个基点;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0.16美元,去年同期为0.11美元 [19][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债务和融资租赁义务为5.77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6亿美元,净债务杠杆为0.8倍 [23][24] - 第一季度支付股息1700万美元,回购股票830万美元,2015年2月设立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还剩4600万美元 [25] - 第一季度净资本支出为97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1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900万美元 [25] - 2025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为0.75 - 1美元,假设有效税率为23% - 24%;净资本支出指引从之前的4 - 4.5亿美元更新为3.25 - 3.75亿美元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卡车运输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6.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主要因收购Cowen以及每辆卡车每周收入增加,部分被网络业务量下降抵消 [20] - 运营收入为25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70%;运营比率为95.9%,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130个基点;网络业务利润率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同比改善 [21] 多式联运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2.6亿美元,比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5%,得益于业务量增长和每单收入增加,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业务量同比增长 [21] - 运营收入为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97%;运营比率为94.7%,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250个基点 [22] 物流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不含燃油附加费)为3.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因收购Cowen,部分被每单收入下降抵消 [22] - 运营收入为800万美元,同比增长50%;运营比率为97.6%,较2024年第一季度改善70个基点 [2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卡车网络市场竞争激烈,实现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多式联运整体费率同比基本持平 [10][11] - 经纪业务货运量面临挑战,托运人倾向资产型解决方案;仅动力业务量同比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优化资本分配,在专用卡车、多式联运、经纪和物流等战略增长领域合理配置资本,如2024年12月收购Cowen Systems,预计实现2000 - 3000万美元协同效应 [7][8] - 有目的地管理客户货运分配过程,谨慎选择和管理货运池,在合同续签期间保持价格纪律,放弃部分托运人的业务量 [10] - 提供无缝体验,通过多式联运平台为客户提供选择和价值,获得新客户订单,提高市场份额 [12] - 控制各费用类别的成本,设定企业额外成本削减目标超4000万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数字助理技术和数字员工模型 [13] 行业竞争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通过成本控制、价格纪律和商业表现超越竞争对手,其四个专用品牌、资产型多式联运服务和物流业务是战略差异化优势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尽管受天气影响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但各主要业务板块营收、盈利和利润率同比均增长 [14] - 宏观经济数据总体稳定,需求稳定且运力持续退出市场,但客户货运需求和消费者健康的前瞻性情绪不明朗,价格复苏的上升势头也不确定 [12] - 预计2025年业绩将持续同比改善,但考虑贸易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对全年盈利改善预期有所降低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致力于通过商业、成本、资产效率和资本分配行动,使业务在各周期具有韧性并实现增长 [30] - 公司关注关税对设备成本、维修零件供应和成本以及设备维护费用的潜在影响 [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进口减速的影响,以及更新后的指引中考虑了哪些因素? - 公司卡车运输和物流业务主要面向北美,难以量化进口减速的影响;多式联运业务约15 - 25%与进口相关,预计业务量会下降,但新业务订单预计可抵消影响 [34][35] - 公司考虑了贸易政策影响的持续时间和程度,新业务订单预计可在短期内抵消关税对多式联运业务量的潜在影响,预计短期内价格会有所缓和 [37][38] 问题2: 多式联运新业务订单的情况,以及专用业务的竞争压力和应对措施? - 多式联运第一季度商业表现良好,预计第二季度开始更有意义地实施新业务订单,业务覆盖范围广泛,墨西哥业务是优势领域,货物基本符合USMCA规定,可免关税 [42][43][44] - 专用业务竞争最激烈的是标准设备领域,公司专注于私人车队转换、特种设备和冷藏等差异化领域,这些领域的业务管道强劲 [45][46] 问题3: 能否实现全年各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以及专用业务的净车队增长预期? - 公司通常不提供季度指引,预计全年价格和利润率将同比增长 [51] - 专用业务的净车队增长会受到客户流失和新业务订单的影响,但公司预计新业务订单可覆盖客户流失,且通过提高资产效率可提升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如原指引 [53][54] 问题4: 专用业务的利润率情况,以及卡车运输定价的预期和恢复正常所需的投标周期? - 专用业务的新业务利润率与公司预期相符,不会侵蚀或显著提升利润率 [57][58] - 公司认为已度过定价市场底部,价格持续改善,尽管关税可能影响现货价格,但仍有定价机会,会保持价格纪律 [62][63] 问题5: 是否看到更多承运人退出市场? - 市场上承运人退出呈持续趋势,包括小型个体经营者和经纪业务渠道的一些参与者,尚未看到市场稳定迹象 [65][66] 问题6: 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进行定价对话,以及如何看待自动驾驶卡车的机会? - 与客户进行货运分配时,公司会明确市场假设,若假设错误,可与客户进一步讨论 [71][72] - 公司与Aurora合作多年,目前在德克萨斯州部分航线运输,会持续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寻找适合公司和客户的机会 [74][75] 问题7: 增加个体经营者作为运力来源是否稳定,以及如何看待大、小承运人之间的竞争动态? - 公司网络业务使用多种运力类型,包括公司司机、个体经营者和仅动力业务,个体经营者市场受需求和定价环境影响,但公司有价值主张吸引他们 [80][81][82] - 市场运力调整较缓慢,大承运人在拖车池网络等方面有优势,但市场信息更透明,小承运人也能获取更多信息,但盈利仍需覆盖成本,运力仍呈下降趋势 [87][88] 问题8: 为何卡车运输和多式联运定价存在差异,如何使两者更一致,以及多式联运投标的合规情况? - 过去几年网络投标价格下降速度快于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在市场低迷时更具韧性,现在两者价格逐渐趋于一致,多式联运更具吸引力 [92] 问题9: 资本支出削减的原因,以及对拖车和多式联运卡车车队的规划? - 资本支出削减是因为公司将资本分配到战略增长领域,如多式联运和专用拖车,同时考虑到业务量预期和设备成本上升,以及二手设备价值提高带来的收益 [95][96] - 拖车业务主要处于更换周期,除特种设备和新业务订单相关的专用拖车外,2025年多式联运业务预计稳定,随着墨西哥业务增长,未来可能需投资集装箱 [98] 问题10: 专用业务的增长空间,以及已实现的成本削减目标和时间安排? - 公司不设定专用业务与网络业务的固定比例,从回报和客户价值角度考虑业务,专用业务有增长潜力,市场规模大,且私人车队外包趋势增加了机会 [103][104][106] - 公司目标是全年实现4000万美元成本削减,涉及各成本类别,难以确定是否线性实现,考虑业务季节性,成本削减并非完全线性 [108][109][110] 问题11: 如何看待第二季度的季节性,以及如何平衡多式联运车队规模以提高绩效和盈利能力? - 公司认识到业务存在不确定性,在制定全年指引时考虑了各种情景,包括贸易政策和消费者健康等因素,第二季度多式联运进口业务可能出现低谷,但新业务订单可缓解波动 [116][117][118] - 公司多式联运拖车车队可通过堆叠设备进行调整,目前约10%的设备处于堆叠状态,可在不增加拖车的情况下增长25%,若提高集装箱周转率,可增长35%,公司会在有差异化的领域谨慎增长 [120][121] 问题12: 公司是否在投标过程中放弃部分业务,以及如何看待第二季度的季节性和全年业绩指引? - 公司在卡车网络业务中保持价格纪律,会放弃部分不符合价格要求的业务,因为后续会有更多小型分配事件带来更有吸引力的机会 [127][128] - 公司全年业绩指引考虑了第一季度末的季节性缓和以及未来价格和业务量的预期,与之前的指引相比有所调整 [131] 问题13: 多式联运定价的优势来源,以及如何通过投标季节发展价格,以及达到长期利润率目标的条件? - 多式联运投标季节核心续约价格基本持平,但每单收入连续三个季度增长,预计未来会有变化 [136][137] - 多式联运卡车业务在今年分配季节初期实现低至中个位数增长,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增长 [138][139] - 公司可通过效率提升在不增加集装箱和底盘的情况下将订单量增长20 - 25%,达到长期利润率目标需要综合考虑价格、业务组合、资产效率和铁路运输表现等因素 [141][142] 问题14: 多式联运业务量优势的来源,以及是否仍对公路转铁路转换理论有信心? - 目前货运环境相对稳定,消费者和供应链表现出一定韧性,多式联运业务尚未出现大幅波动,但未来情况仍不确定 [155][156] - 公司仍对公路转铁路转换理论有信心,过去几年公路和铁路运输价格动态变化导致部分业务从铁路转回公路,现在公路运输价格上涨速度快于多式联运,有望恢复到长期的运输方式组合 [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