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收益
搜索文档
研究框架培训:主动投资的中美对比、基准选择、未来展望
2025-09-26 10:2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与美国资产管理行业 特别是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领域[1] * 核心讨论对象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及基金经理[1][4] * 涉及主要市场基准指数包括中国的沪深300、中证500、国证1000等 以及美国的标普500、罗素2000等[1][7][18][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主动投资基金经理在长期维度上表现出更强的alpha创造能力 尤其是在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中[1][5][9] * 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超额收益机会 主要归因于中美两国指数构成差异 沪深300指数由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驱动 而标普500指数权重变化紧密反映美国产业趋势[1][4][7][8] * 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 新兴产业如机器人、创新药、新能源和AI等为行业轮动和选股提供了更多机会 中国基金经理更善于捕捉并重仓这些产业[1][9][11] * 美国主动投资基金逐渐走向被动化 因战胜指数难度提升 持仓风格向基准靠拢 且投资者经历金融危机后对高波动风险产生厌恶[2] * 美国主动投资基金经理对科技股配置不足 长期超配金融等价值板块 导致业绩长期跑输大盘[10] * 2025年以来中国主动公募基金表现出色 股票型公募基金相较去年10月8日高点已上涨超过20% 跑赢沪深300的偏股型公募基比例达到70% 处于历史高位[1][13] * 2025年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率接近200%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逐渐回暖 赎回压力好转[3][14] * 2025年超配且表现突出的行业包括电子、新能源、通信和医药 景气改善公司数量占比达到历史新高[15] * 过去几年采用的哑铃型配置在2025年发生变化 因大量产业如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业绩开始兑现[16] 其他重要内容 * 在新的公募新规框架下 应选择与自身投资风格相匹配且具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作为基准 并定期比较业绩 注重长期表现[1][6] * 基准选择对基金业绩影响显著 高贝塔指数难以战胜 分散权重的指数更能体现主动投资价值[18][19] * 中国市场基准选择建议[21][22][24][25][26][29] * 均衡型投资首选沪深300、A500、中证800或国证1000等宽基指标 * 成长型投资首选沪深300成长、中证800成长等指数 其胜率显著高于同类宽基指数 * 价值型及红利型投资首推宽基指数 而非专门带"价值"字样的指数 因后者战胜概率仅40% 而宽基指数可达60%左右 红利类产品选取红利指标跑赢难度高 胜率仅30%至40% * 行业赛道明确则直接匹配所关注领域相关指标 如医药基金采用医药指数 * 展望未来 随着景气线索增加和全社会风险偏好回归 主动公募定价权有望重塑 将继续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