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风险管理

搜索文档
年内险资调研超7600次 重点关注科技股
证券日报· 2025-05-22 00:53
险资调研动向 - 今年以来险资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总计7677次调研 [1] - 调研重点行业包括电子元件 工业机械 电气部件与设备 汽车零配件与设备以及区域性银行 [1] - 高股息和科技成长板块是险资主要关注方向 [1] 调研机构分布 - 共有180家保险机构参与调研 覆盖1292家A股上市公司 [2] - 保险资管机构中泰康资产管理以428次调研位列第一 华泰资产管理以317次排名第二 [2] - 养老险公司调研最为积极 平安养老 长江养老 国寿养老位列前三 [2] 调研频次变化 - 今年调研频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3] - 一季度财险公司股票配置比例7.56% 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3] - 人身险公司股票配置比例8.43% 同比上升1.65个百分点 [3] 行业偏好分析 - 被调研公司中超过500家为科创板或创业板企业 占比近40% [4] - 电子元件 工业机械 电气部件与设备 集成电路 医疗保健设备是重点领域 [4] - 高股息资产提供稳定现金流 科技资产具备增长前景 [4] 未来配置策略 - 险资将持续优化"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5] - 一端把握高股息资产稳定收益 一端布局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 养老健康等赛道 [5] -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 REITs等工具优化组合结构 [5]
应对可持续信息披露新规 金融业加快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中国经营报· 2025-05-15 09:37
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变革 - 沪深北交易所联合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A股市场进入"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新阶段,上市银行需在合规性和透明度等方面做出调整 [1] - 《指引》自2025年1月实施,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等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企业需在2026年4月30日前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并设置过渡期安排 [1] - 政策引入"双重重要性"原则(财务重要性与影响重要性),要求上市银行量化范围三碳排放(投融资活动间接排放),评估气候风险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并加强供应链碳足迹管理 [1]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 - 财政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涵盖治理、战略、风险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等核心模块 [2] - 准则要求企业披露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的识别、财务影响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减碳目标等内容,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框架,同时明确温室气体核算需符合国内标准 [2] - 上市银行需重构ESG报告框架,整合公司金融、零售业务及风险管理条线数据,聚焦信贷资产碳足迹、普惠金融成效、供应链ESG风险等议题 [2] 上市银行应对措施 - 部分中小银行可能面临历史数据缺失或系统支撑不足的问题,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规划与治理架构,推动ESG风险管理从"边缘补充"转向"核心决策要素" [3] - 上市银行需加快建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常态化机制,六大行及多家商业银行已在央行指导下开展气候相关风险压力测试,测试范围从信用风险扩展至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 [3] - 随着气候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正式实施,上市银行需进一步强化气候风险管理,提升气候韧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