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ed Value (EV)

搜索文档
友邦保险_ 25 年上半年预览_ 新业务价值增长加快且自由盈余生成良好;买入-AIA Group (1299.HK)_ 1H25 Preview_ Faster VONB growth and free surplus generation; Buy
2025-07-29 10: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 AIA Group(友邦保险集团,股票代码1299.HK)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预测 - **VONB(新业务价值)**:预计2025年上半年VONB为28.09亿美元,按实际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与Visible Alpha共识一致;二季度增长加快,同比增长16%,一季度为13% [7]。 - **香港**:上半年同比增长23%(一季度为16%),主要因2025年7月1日产品收益说明上限实施前销售强劲 [6]。 - **中国大陆**:上半年预计同比下降6%,主要受2024财年经济假设变化的负面影响;二季度同比降幅收窄至1%,一季度为7% [6]。 - **泰国**:二季度预计VONB同比下降,因个人医疗保险产品监管变更,需求提前至一季度 [6]。 - **OPAT(经营溢利)**:预计同比增长3%至34.9亿美元,增速低于2024财年(6%),因2025年1月1日实施全球最低税(BEPS 2.0),税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4%提高到17%;预计2025年上半年每股OPAT同比增长9% [8]。 - **NFSG(净自由盈余生成)**:预计同比增长9%至24.42亿美元(2024财年为2%),主要因有效保单组合释放更多自由盈余,不包括向中邮人寿注资的2.77亿美元 [9]。 - **EV(内含价值)**:预计增长2%至701亿美元,与共识一致;预计正的外汇影响将被负的投资差异抵消,原因包括泰国股权投资结果低于预期和香港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 [10]。 - **DPS(股息)**:预计中期股息同比增长8%至每股0.062美元 [10]。 估值与目标价 - 微调估值以反映投资市场、外汇和销售势头的最新变化,将估值方法从基于贴现模型的估值更新为P/EV倍数法 [3]。 - 中期ROEV为14.7%,COE为11.2%,长期增长率为2%;基于2026财年预期P/EV的1.4倍,12个月目标价为83港元(此前为90港元),意味着有18%的上涨空间,重申买入评级 [3]。 风险因素 - 中国大陆增长放缓,特别是高利润率保障产品;中国大陆新省份监管审批延迟;中国大陆资本管制大幅收紧,对香港销售和保单续保产生负面影响;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疲软 [29][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研究报告相关信息** - 高盛与报告覆盖的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投资者应将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 [5]。 - 报告分析师受非美国关联公司雇佣,可能未在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注册/具备研究分析师资格 [5]。 - **公司具体数据** - 各地区COE(权益成本)估计:香港10.7%、泰国11.4%、新加坡9.8%、马来西亚11.8%、中国大陆10.6%、其他市场15.5%,集团总计11.2% [26]。 - 提供了2023 - 2027财年的详细财务数据,包括VONB、OPAT、NPAT、DPS、股东权益、CSM、NFSG、EV等指标 [19][27]。 - **评级与披露相关** - 评级相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公司,AIA Group评级为买入 [40]。 - 高盛在过去12个月从AIA Group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未来3个月有望获得或有意寻求补偿;过去12个月与AIA Group有投资银行、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服务、非证券服务客户关系,且为其证券或衍生品做市 [41]。 - 介绍了高盛的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分布等信息 [42]。 - 提供了不同地区的监管披露信息,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香港、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台湾、英国、欧盟等 [46][49][50][51][52]。 - 说明了高盛的评级、覆盖范围、相关定义以及全球产品的分发实体等信息 [53][57]。 - 强调研究报告的一般性披露,包括信息可靠性、更新情况、利益冲突、交易策略差异等内容 [62][63][64][65][66][67][68][69]。
中国太保:Life OPAT beat, driving DPS to rise faster than Group OPAT-20250401
招银国际· 2025-04-01 11: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寿险业务经营溢利超预期,新业务价值增长和合同服务边际表现良好,显示出在低利率环境下把握价值增长和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 [1] - 集团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5%至344亿人民币,寿险经营溢利同比增长6.1%至276亿人民币,净利润达4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4.9% [1] - 新业务价值按相同基准和实际基准分别跃升57.7%和20.9%,尽管公司下调了内含价值假设 [1] - 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8.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车险综合成本率恶化 [1] - 看好公司价值增长和优于同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维持买入评级,新目标价为34.0港元,对应2025年预期P/EV为0.54倍 [1] 各部分总结 盈利摘要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79.11亿、464.41亿、415.32亿、459.35亿和513.62亿人民币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83、4.67、4.18、4.63和5.17人民币 [2] - 2025 - 2027年市场普遍预期每股收益分别为4.29、4.66和6.26人民币 [2] - 2023 - 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0.9、0.8、0.7、0.7和0.6倍 [2] - 2023 - 2027年P/内含价值分别为0.4、0.4、0.4、0.3和0.3倍 [2] - 目标价34.00港元,较之前目标价35.50港元有所下调,潜在涨幅37.1%,当前价格24.80港元 [2] 股票数据 - 市值2385.845亿港元,3个月平均成交额3.325亿港元 [3] - 52周最高价33.15港元,最低价14.14港元,总发行股份96.203亿股 [3] 股权结构 - 上海国际集团持股7.2%,贝莱德持股6.1% [4] 股价表现 - 1个月绝对涨幅7.8%,相对涨幅5.6% [5] - 3个月绝对涨幅0.4%,相对跌幅13.9% [5] - 6个月绝对跌幅7.6%,相对跌幅18.7% [5] 业务表现 - 寿险新业务价值在2024财年按相同基准跃升57.7%至173亿人民币,代理和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37%和135% [7] - 新业务价值率为21.9%,代理和银保渠道分别为35.2%和15.5%,较相同基准分别提升5.6和9.8个百分点 [7] - 内含价值假设修订对2024年新业务价值产生-23%的负面影响 [7] - 代理人力同比下降6%至18.8万人,核心代理人数量同比增长10%至5.3万人 [7] - 合同服务边际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5.6% [7] - 财险保险收入在2024财年和2024年下半年分别同比增长8%和12%,承保利润同比下降35.5% [7] - 2024财年综合成本率为98.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车险和非车险综合成本率均恶化 [7] 投资表现 - 总投资收入同比飙升131%至1204亿人民币,受股息增长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转正推动 [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票在2024财年达到7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1倍,四季度环比增长3.27倍 [8] - 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表净资产的净影响首次转正,为0.6%,优于同行 [8] 关键预测 - 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4.18、4.63和5.17人民币,较之前预测分别调整-3.4%、-1.1%和0.9% [9] - 2025 - 2027年集团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02亿、445亿和497亿人民币,较之前预测分别调整-3.4%、-1.1%和0.9% [9] - 2025 - 2027年新业务价值预测分别为148亿、165亿和185亿人民币 [9] - 2025 - 2027年新业务价值率预测分别为17.3%、17.8%和18.2% [9] - 2025 - 2027年内含价值预测分别为6081亿、6592亿和7143亿人民币 [9] - 2025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预测分别为13.4%、14.1%和14.9%,较之前预测分别调整-0.7、0.0和0.7个百分点 [9] - 2025 - 2027年经营内含价值回报率预测分别为10.9%、10.9%和10.7% [9] - 2025 - 2027年财险综合成本率预测分别为98.5%、98.5%和98.4%,较之前预测分别上升1.0个百分点 [9] 估值 - 股票交易价格对应2025年预期P/EV为0.36倍,P/B为0.71倍,3年远期净资产收益率为14%,股息率为5% [7] - 考虑投资波动性,调整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基于2025年预期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和财险账面价值得出新目标价34.0港元,对应2025年预期P/EV为0.54倍,P/B为1.05倍 [7] 财务摘要 - 2022 - 2027年保险收入分别为2497.45亿、2661.67亿、2794.73亿、2965.28亿、3159.39亿和3368.39亿人民币 [11] - 2022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82.22亿、279.11亿、464.41亿、415.32亿、459.35亿和513.62亿人民币 [11] - 2022 - 2027年每股股息分别为1.02、1.02、1.08、1.13、1.25和1.37人民币 [12] - 2022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6%、12.2%、16.6%、13.4%、14.1%和14.9% [12] - 2022 - 2027年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7.0%、97.7%、98.6%、98.5%、98.5%和98.4% [12] - 2022 - 2027年P/内含价值分别为0.4、0.4、0.4、0.4、0.3和0.3倍 [12] - 2022 - 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1.0、0.9、0.8、0.7、0.7和0.6倍 [12] - 2022 - 2027年股息率分别为4.5%、4.5%、4.7%、5.0%、5.5%和6.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