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业务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猫眼娱乐(01896.HK):电影大盘回暖 部分内容承压 持续投入演出业务
格隆汇· 2025-08-28 03:29
财务表现 - 25H1公司实现收入24.7亿元 同比+14% [1] - 25H1公司实现净利润1.78亿元 同比-37% [2] - 25H1公司non-GAAP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33% [2] - 25H1公司毛利率为38% 同比-15个百分点 [2] - 内容制作成本同比+79%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6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3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在线娱乐票务业务收入11.8亿元 同比+13% [1] -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2.1亿元 同比+18% [2] - 演出业务已成为公司首要战略 [1] 电影市场表现 - 上半年电影市场实现票房292亿元 同比+23% [1] -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17% [1] - 公司主控宣发/发行影片24部 [2] - 自主开发影片4部 数量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保持连续5年春节档取得票房前二成绩 [2] 演出业务发展 - 为张学友、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等头部艺人演唱会提供票务服务 [1] - 下半年筹备五月天、张艺兴等艺人演唱会 [1] - 地方曲艺、休闲展览和脱口秀GMV增速超80% [1] - 境外演出GMV同比+300% [1] - 积极布局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区 [1] 内容储备与IP布局 - 国庆档主控《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 [2] - 跨年档主控《匿杀》《浪浪人生》 [2] - 待定档影片包括《飞驰人生3》《得闲谨制》《志愿军3》等 [2] - 已打造熊猫计划、时间之子等IP [2] - 与外部IP罗小黑战记等进行合作 [2] 业绩影响因素 - 演出业务拓展期相关投入增加 [2] - 部分电影项目票房表现不及预期 [2] - 自主开发内容增加(总额法确认收入成本) [2]
猫眼娱乐(01896):2025H1财报点评:电影大盘回暖,部分内容承压,持续投入演出业务
国信证券· 2025-08-27 17:08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15] 核心观点 - 电影大盘回暖带动票务收入增长 2025H1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14% 在线娱乐票务收入11.8亿元同比+13% [1][8] - 演出业务成为首要战略 本地演出GMV增速超80% 境外演出GMV同比+300% [1][8] -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2.1亿元同比+18% 主控宣发/发行影片24部 自主开发影片4部均创历史新高 [2][9] - 利润端承压 2025H1净利润1.78亿元同比-37% non-GAAP净利润2.35亿元同比-33% [2][9] - 毛利率下滑明显 2025H1毛利率38%同比-15pct [2][9]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结构:在线娱乐票务11.8亿元 娱乐内容服务12.1亿元 [1][2] - 成本费用:内容制作成本同比+79% 销售费用率同比-6pct 管理费用率同比-3pct [2][9]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46.01/53.30/58.37亿元 调整幅度-4%/-2%/-2% [3][15]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59/5.61/6.68亿元 调整幅度-37%/-20%/-21% [3][15] - 估值水平:对应2025-2027年PE 25x/16x/13x [3][15] 业务发展 - 电影市场表现:2025H1票房292亿元同比+23% 观影人次6.41亿同比+17% [1][8] - 演出业务布局:服务头部艺人演唱会 下半年筹备五月天、张艺兴等演出 [1][8] - 内容储备丰富:国庆档主控《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 跨年档主控《匿杀》《浪浪人生》 [2][9] - IP业务布局:打造熊猫计划、时间之子等IP 与外部IP罗小黑战记合作 [2][9] - 市场地位:连续5年春节档取得票房前二成绩 [2][9]
猫眼娱乐(01896):电影大盘回暖,部分内容承压,持续投入演出业务
国信证券· 2025-08-27 16:58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15] 核心观点 - 电影大盘回暖带动票务收入增长 2025H1实现收入24.7亿元 同比+14% 其中在线娱乐票务收入11.8亿元 同比+13% [1][8] - 演出业务成为首要战略 本地演出GMV增速超80% 境外演出GMV同比+300% 覆盖香港 澳门 新加坡等地区 [1][8] - 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2.1亿元 同比+18% 主控宣发/发行影片24部 自主开发影片4部 均创历史新高 [2][9] - 待映影片储备丰富 包括国庆档《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 跨年档《匿杀》《浪浪人生》及《飞驰人生3》等 [2][9] - 利润端承压 2025H1净利润1.78亿元 同比-37% non-GAAP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33% 毛利率38% 同比-15个百分点 [2][9] - 毛利率下滑主因演出业务投入增加及部分电影项目票房不及预期 自主开发内容成本同比+79% [2][9] - 费用管控显效 销售费用率同比-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3个百分点 [2][9]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46.01/53.30/58.37亿元 调整幅度-4%/-2%/-2% [15] - 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9/5.61/6.68亿元 调整幅度-37%/-20%/-21% [15] - 对应市盈率25x/16x/13x [15] - 2025年预计收入增速12.7% 净利润增速97.2% ROE 3.8% [4] - 2026年预计收入增速15.8% 净利润增速56.5% ROE 5.7% [4] - 2027年预计收入增速9.5% 净利润增速19.0% ROE 6.5% [4]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5H1电影市场票房292亿元 同比+23%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17% [1][8] - 公司下调全年电影大盘预测至480亿元(原预测500亿元) [15] - 总市值95.41亿港元 收盘价8.21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