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小黑战记2》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9月总票房破10亿,《捕风追影》领跑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23:00
| 窗外是蓝星 | 2991.76 | 2.9% | 2.0% | 4.3% | | --- | --- | --- | --- | --- | | 2025-09-05上映 | | | | | | 坏蛋联盟2 | 2569.41 | 2.5% | 3.2% | 2.7% | | 2025-08-16上映 | | | | | | 罗小黑战记2 | 2556.76 | 2.5% | 2.4% | 3.5% | | 2025-07-18上映 | | | | | | 营救飞虎 | 2189.38 | 2.1% | 1.7% | 3.7% | | 2025-09-03上映 | | | | | | 有朵云像你 | 1721.85 | 1.7% | 2.7% | 2.4% | | 2025-08-29上映 | | | | | | | | | | A O H REW |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9月17日20时53分,2025年9月总票房破10亿,《捕风追影》《731》《浪浪山小妖 怪》分列前三位。 (猫眼电影) ...
港股异动 | 猫眼娱乐(01896)午后涨超4% 半年报首次大篇幅提及IP业务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4:52
股价表现 - 猫眼娱乐午后股价上涨4.21%至8.41港元 成交额达7958.63万港元 [1] 中期业绩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24.72亿元 同比增长13.9% [1] - 净利润1.7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1] 影视业务参与度 - 参与宣发及出品国产片29部 进口片9部 [1] - 主控发行影片24部 达历史同期新高水平 [1] - 上半年国产片票房前五名中参与四部发行及出品 [1] IP业务战略布局 - 半年报首次重点提及IP业务布局 已落地《罗小黑战记2》合作项目 [1] - 公司将深度参与顶流游戏IP电影及顶流国漫IP电影项目 [1] - 现阶段通过实验性运营积累经验 未来计划实现影视IP运营规模化及体系化发展 [1] - 目标形成宣发与IP衍生业务联动效应 [1]
「动作片」硬汉,严重老龄化
36氪· 2025-09-08 10:27
电影票房表现 - 《捕风追影》上映21天票房达9.5亿人民币[1] - 《F1:狂飙飞车》逆势获得4.3亿票房 远超机构预测的1亿出头[2] - 两部电影均以老年演员为主角实现票房超预期表现[1][2] 电影口碑与评分 - 《捕风追影》获得8.2分高评分 位列成龙职业生涯口碑前三[2] - 《F1:狂飙飞车》获得观众认可 被推荐为必须在大银幕观看的影片[39] - 两部电影均实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1][2] 老年演员表现 - 71岁成龙在《捕风追影》中完成高强度打戏 被评价"水平倒退20年"[4][6] - 67岁梁家辉接受一年武行训练 完成一人单杀30多名喽啰的高强度戏份[6] - 61岁布拉德·皮特进行4个月特训 实拍中抵抗5G重力亲自完成赛车戏份[16] - 两位年龄总和近140岁的老演员承担最终决战戏份[8] 电影制作特点 - 《捕风追影》采用真刀实拍 打戏断断续续拍摄15天[10][12] - 《F1:狂飙飞车》投资2-3亿美元 获得赛事主办方全力支持[37] - 两部电影均强调实拍效果 重现类型片黄金时代制作水准[34][37] 叙事主题创新 - 打破传统代际让渡叙事 展现老年人野心与竞争[3][19] - 《F1:狂飙飞车》结局为老一辈实现未尽心愿而非托举新辈[23] - 《捕风追影》反派传达"世界现在还是我的"的强势信号[27][29] - 主题引发年轻观众共鸣 获得市场认可[29] 行业趋势对比 - 传统类型片黄金时代制作水准获得市场认可[34][37] - 但暑期档领跑作品仍为年轻团队创新作品《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41] - 老年影人作品被视为"看一部少一部"的珍贵存在[41]
《罗小黑战记2》北美开画348家影院创纪录 中文在线助力国漫IP出海再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20:54
核心观点 - 国产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在北美市场以348家影院规模开画 创下2025年中国暑期档影片在北美首轮上映的最大规模 首日上座率表现可观 社交媒体热度飙升 成为国产动画出海的亮眼案例 [1] - 影片由中文在线负责海外总发行 北美地区由曾13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专业发行公司GKIDS操盘 合作体现对IP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认可 [1] - 影片以豆瓣8.7分登顶2025年中国电影年度口碑榜首 国内上映18天票房突破3.5亿元人民币 前作在日本市场创下近十年华语电影最佳票房成绩 为系列IP积累坚实海外受众基础 [2] - 中文在线自2023年收购寒木春华51%股权后承担除日本外海外总发行职责 正持续推进IP全球化布局 东南亚由Encore Films发行 日本由面白映画和Aniplex联合发行 [2] - 公司秉持"决胜IP 国际优先"战略 通过全球化合作搭建文化传播桥梁 推动优质国产动画IP走向世界 [3] 发行规模与市场表现 - 北美首轮上映覆盖108个城市 以348家影院开画规模创2025年中国暑期档影片在北美最大上映规模 [1] - 上映首日上座率表现可观 社交媒体热度同步飙升 影院反馈显示观众观影热情高涨 [1][2] - 国内上映18天票房突破3.5亿元人民币 豆瓣评分8.7分登顶2025年中国电影年度口碑榜首 [2] - 前作《罗小黑战记》国内斩获超3.1亿元票房 在日本市场创近十年华语电影最佳票房成绩 成为日本票房最高华语动画电影 [2] 发行合作与战略布局 - 北美发行方GKIDS为国际动画领域头部公司 曾13次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2024年凭借宫崎骏作品获奥斯卡最佳动画奖 具有丰富全球化传播经验与资源 [1] - 除北美外 东南亚地区由Encore Films发行 9月19日马来西亚上映 其他国家陆续排片 日本市场由面白映画和Aniplex联合发行 预计11月7日登陆院线 [2] - 中文在线2023年收购寒木春华51%股权后承担除日本外海外总发行职责 全力推进IP全球化布局 [2] - 公司坚持"决胜IP 国际优先"战略 通过全球化合作搭建文化传播桥梁 [3] IP价值与行业意义 - 《罗小黑战记2》北美亮眼表现标志国产动画原创力获国际市场认可 [3] - GKIDS合作体现对IP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认可 [1] - 前作海外成功为系列IP积累坚实海外受众基础 [2] - 影片成为国产动画出海的又一亮眼案例 [1]
暑期档:120亿票房动画撑起28%,电影公司忙着转型做IP运营商
36氪· 2025-09-03 16:3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119.66亿元 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16.43亿元 但较2023年历史高点206.20亿元下降42% [1] - 抛开疫情三年特殊时期 该成绩在过去十年排名倒数第二 显示电影市场整体下行压力显著 [1] 动画电影市场表现 - 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32.74亿元 占整体票房27.4% 创历史新高 远高于长期不足15%的占比 [4] - 国产动画电影表现突出 18部作品产出票房24.38亿元 占比74.5% 较去年大增近19亿元 [6] - 进口动画电影13部产出票房7.99亿元 较去年同期直接腰斩 占比降至24.4% [6] - 全年国产动画电影破亿作品达6部 创历史最好成绩 进口动画仅4部破亿 为近10年最低水平 [8] 头部动画作品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创造国产二维动画票房新纪录 预测票房16.22亿元 预计位列中国动画影史第五名 [6] - 《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8.7分 预测票房5.16亿元 [6] -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票房3.98亿元 创造该系列中国大陆市场最好成绩 [6] - 《聊斋:兰若寺》票房2.43亿元不及预期 为追光动画自2019年以来最差成绩 [6] 产业模式转型 - 动画电影与"谷子经济"、IP授权等新兴商业模式深度绑定 推动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依赖向全产业链转型 [3] - 光线传媒开启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战略转型 IP运营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12] - 万达电影通过"1+2+5"战略打造"超级娱乐空间" 实现影院场景创新升级和收入多元化 [14] 衍生业务发展 - 光线传媒《哪吒之魔童闹海》衍生品销售额或达上千亿元 带来GDP增量超2000亿元 [10] - 光线上半年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31.0亿元 同比暴增218.54% 毛利率达80.03% [11] - 万达电影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1.06亿元 同比大增94% [17] - 上影元与4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 推出《浪浪山小妖怪》IP衍生产品SKU达800余个 [20] 公司业绩表现 - 万达电影上半年商品、餐饮销售收入8.63亿元 毛利率高达73.42% 远高于观影收入4.91%的毛利 [18] - 万达电影扣非净利润4.8亿元 同比暴增455.35% [18] - 中文在线IP衍生开发产品业务收入2.37亿元 同比增长46.43% 毛利率41.87% [25] - 上影元上半年营业收入4006.34万元 同比减少37.5% 净利润1309.76万元 同比减少38.1% [23]
向IP要增量,电影产业的下一步
36氪· 2025-09-03 08:10
行业趋势:电影行业向IP运营转型 - 00后新生代观众成为电影市场主力 推动行业在观众换代、技术变革和内容消费竞争中寻求新路径 [1] - 行业提出"电影经济的本质就是授权"理念 头部电影公司从去年开始酝酿围绕IP的转向 [1] - 中国电影过往主要依赖票房变现 现在借助谷子、IP衍生品等情绪消费崛起 契合年轻一代精神消费周期 [2] - 2024年中国授权商品零售总额达1550.9亿元 授权金收入59.9亿元 跃居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 [17] - 中国人均IP商品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 不足美国1/5 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17] 公司战略转型案例 - 光线传媒从"高端内容供应商"转向"IP创造者和运营商" 上半年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IP覆盖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 [3] - 光线传媒组建两个IP运营团队 计划组建更多团队保障IP全面运营 [5] - 猫眼将IP运营作为创新业务重点 拓展电影、动漫、网络热点及进口IP等多类型合作 [5] - 猫眼具备整合线上流量、电商平台和线下影院场景形成IP销售闭环的能力 [6] - 大麦娱乐以阿里鱼为载体深度挖掘IP价值 加速向消费市场拓展IP衍生业务 [6] - 万达电影从"龙头院线运营商"向"超级娱乐空间"转型 子公司影时光围绕IP孵化、AI体验和全域消费三大维度发展 [6] - 上影股份通过上影元公司运营上美影经典IP 借《浪浪山小妖怪》展现IP运营布局 [7] IP开发模式创新 - 采用类似"日本剧场版"但更具本土化特色的IP电影开发模式 《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都在原IP世界观基础上创作全新故事和角色 [9] - IP授权衍生越来越前置化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上映前就与卡游、万代等公司达成合作 [10] - 《浪浪山小妖怪》提前一年启动IP商业化开发 确保电影上映同期推出多品类衍生品 [10] - 二维与三维动画及幻想类世界观电影在IP衍生方面展现更多机会 [12] 跨行业协同发展 - 潮玩行业与电影IP深度合作 52TOYS获得万达电影关联方1.44亿元投资 [12] - 泡泡玛特成立电影工作室 首个动画剧集《LABUBU与朋友们》进入开发阶段 计划推出Labubu大电影 [12][14] - 电影IP与授权衍生从"审美"结合点转向"情绪"结合点 将诞生更多电影类型与授权类目 [14] 产业发展前景 - 2025年可能成为电影产业发展新起点 娱乐巨头有望走出新的集团化路径 [2] - IP产业发展推动内容生产更注重原创IP投入 提高工业化水平并通过系列化提升内容确定性 [17] - 围绕IP运营需要全方位布局和专业团队 引发电影公司新一轮布局卡位 [17]
暑期档动画电影:24部新片近30亿票房 二维动画大放异彩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23:37
2025电影暑期档已圆满落幕,档期票房达119.66亿元,观影人次为3.21亿,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作为档期中竞争最白热化的作品类型,动画电影 表现如何?南都娱乐将通过类型、票房、口碑、IP联动等数据,为你解读。 1 票房为11年第三高,二维动画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有24部动画电影新上映,共收获29.76亿元票房。 据猫眼专业版,2025年暑期档共有24部动画电影上映,其中15部是国产片,9部为引进片。从6月1日到8月31日,共取得29.76亿票房,为《大圣归来》2015 年上映后11年来的第三高,仅次于2019年的64.78亿元和2023年的31.29亿元,约为档期总票房的1/4。 再看具体作品。 类型 排名 动画电影 E EN 7 | 1 | 《浪浪山小妖怪》 | 维动画 | 中国 | | --- | --- | --- | --- | | 2 | 《罗小黑战记2》 | 二维动画 | 中国 | | 3 | 《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 | 二维动画 | 日本 | | 4 | 《聊斋:兰若寺》 | 三维动画 | 中国 | | 5 | 《坏蛋联盟2》 | 三维动画 | 美国 | | ...
暑期档票房近120亿 国产动画创新高
环球网· 2025-09-02 10:48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9.66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的116.43亿元 [1] - 观影人次攀升至3.21亿 显示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1] - 单日票房连续40余天破亿元 大盘票房连续三周环比上涨 [4] 国产电影市场表现 - 票房前六名中五部为国产片 包括《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 [3] - 历史剧情片《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成为档期冠军 [3] - 多部影片豆瓣评分高于8分 高分影片数量较往年明显增长 [3] 动画电影突破 -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两周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最高纪录 [3] - 《罗小黑战记2》实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3] - 二维动画成功与春节档三维动画《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6亿元票房纪录形成呼应 [3]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市场呈现题材多元化和受众精细化趋势 [4] - 行业正朝着精细化、差异化和多元化方向迈进 [4] - 暑期档良好表现为全年票房冲击500亿元目标奠定基础 [4]
国产片集体发力!盘点2025暑期档电影如何与观众实现双向奔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07:2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票房前五名中国产电影占据四席 [1] - 档期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 从7月18日持续至8月25日 [7] 影片内容特点 - 160余部影片上映 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3] - 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剧情片《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广受关注 《南京照相馆》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3] -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最高纪录 《罗小黑战记2》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 [5] - 多部影片网络评分超8分 被誉为近十年来口碑最佳暑期档 [7] 市场结构变化 - 5-10亿元票房区间的"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改变往年依赖头部影片格局 [7] - 平均票价降至37.2元 较去年40.9元更具吸引力 [10] 政策与消费刺激 - 浙江省发放3680万元电影消费券 创该省近年来发放金额新高 [10] - 8月1日至15日浙江省电影票房2.75亿元 同比上升85.81% [10] 产业联动发展 - 各地开展"电影+旅游""电影+美食"联动活动 凭电影票根享受餐饮游玩优惠 [12] - "电影+零售"跨界联动成为新增长点 《浪浪山小妖怪》与超30家品牌合作 上映首日周边销售额破700万元 盲盒售出超300万只 [14] - 《罗小黑战记2》盲盒预售2秒售罄 北京快闪店10天客流量超15万人 [14] - 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16] 影院设施升级 - "轮椅友好厅"覆盖全国近80个城市超300个影厅 较2024年3城市60余影厅大幅扩大 [27][29] - 无障碍座席设置在第四排或后排 过道宽度超1.2米 保证轮椅通行和观影视觉 [25][27] - 购票平台对无障碍影厅进行标注 方便残障人士选座 [27]
猫眼发布2025暑期档成绩单:动画类型表现强劲、探索IP衍生价值,电影市场积极求变
财富在线· 2025-09-01 17:0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同比增长2.76%,总观影人次3.21亿,同比上涨12.75%,为近五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第二高 [1][3] - 平均票价37.2元,同比下降8.8%,为近五年倒数第二低,主要由于发行结算价下调和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活动 [1][4] - 平均上座率6.9%,为近五年第二高,显示灵活价格调控策略有效拉动观众进场 [1][4] 影片表现格局 - 档期内10亿+影片2部,与去年持平,但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显示中腰部影片机会增多 [4][7] - 票房TOP3影片连续两年分走档期近半票房,马太效应较2023年更严重,头部影片量级缩水明显 [7][23] - 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亿,凭借家国情怀引发广泛共鸣;亚军《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39][40] 内容与受众趋势 - 观众获取电影信息方式更加被动,依赖算法推流占比50%,较去年36%大幅提升,主动关注度下降 [14]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反映头部影片社交属性减弱 [18][24]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浪浪山小妖怪》更偏家庭观影,《罗小黑战记2》和《柯南》更吸引二次元群体 [15][16] IP开发与衍生价值 - 《浪浪山小妖怪》通过"原创短片集→择优孵化长片"模式成功,其原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在B站追番人数582.3万 [42][46] - IP衍生品市场火热,《罗小黑战记2》快闪店10天消费人次近3千,消费总额37.4万,显示非票收入增长空间 [49] - 动画电影衍生品开发具有天然优势,但存在前期风险大、销售周期短的问题 [48] 区域市场特征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主要由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带动 [34][36] - 华东地区票房在《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带动下较去年上涨,东北地区因缺少喜剧大片占比下滑 [34][37] - 《罗小黑战记2》较第一部更下沉,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显著提升,两广、福建和贵州票房占比增加 [53][54] 营销与发行策略 - 点映成为常见宣发动作,2023年以来票房千万级以上影片中79部采用点映策略 [55] - 《南京照相馆》通过大规模点映实现口碑破圈,映后想看量级高于映前 [56][57] - 《捕风追影》点映及映后10天排场效益1.48,领跑8月下旬,显示点映有效提升排片效率 [58] 用户行为变化 - 新用户较过往五年更年长,《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戏台》带来的新用户最年长 [29][31] - 《哪吒之魔童闹海》观众近六成此后未再观影,其新观众超八成未再进影院,显示新用户留存困难 [32]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今年涨幅最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