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创造性转化
搜索文档
【各地新亮点】山西运城 IP焕新传承千年文脉
经济日报· 2025-10-31 07:08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 公司围绕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坚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2] - 公司通过IP的创造性转化,使文化元素与城市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2] - 公司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同频共振 [2] 科技赋能与创新体验 - 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上线支持8种语言的AI智能语音讲解系统,覆盖游客中心、圣像广场等高频区域 [2] - 公司运用10台激光投影机在中条山15万平方米山壁上投射关公经典场景,打造光影盛宴 [3] - 解州关帝庙在清明祭祖盛典上结合传统三献礼与现代光影技术,并借热门游戏推出“忠义闯关”互动活动 [4] - 永乐宫景区通过古典演出还原壁画服饰,并推出“壁画里的中国”系列文创产品 [4] 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化 - 新绛县西庄村通过成立“技艺传承党小组”免费传授石刻技艺,已有800多名从业人员,42户加工户年销售额累计超5000万元 [5] - 绛州澄泥砚生产基地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上千个砚台品种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畅销全国及海外,当地村民从业者占比90%,雕刻工月收入达六七千元 [6] - 非遗技艺成为带动百姓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走“非遗+产业”的富民之路 [5] 特色消费与产业链联动 - 稷山县翟店镇饼子店通过真空包装发往全国,形成从本地面粉厂到饼店的产业链,带动全县1200余户就业,近3500人年均收入达8万元 [7] - 盐湖区名菜楼以本地食材烹制特色美食,日均消耗20多只土鸡,拉动了本地农产品销售,并带动临猗县光明羊场1000余只羊的专供产业链 [9] - 垣曲县历山·左岸民宿和芮城县大禹渡景区的“胶囊”太空舱等特色项目,为文旅消费注入新体验并带动村民增收 [8] 经营业绩与市场热度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市开放的51家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和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92.18万人次,累计门票收入1570.33万元,累计经营收入3129.06万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