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 Healthcare
搜索文档
民生证券:首予京东健康“推荐”评级 Q3营收与盈利增长强劲
智通财经· 2025-11-18 15:40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71.2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较第二季度的23.7%提升5.03个百分点 [2][3] - 经营盈利为12.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5.3% [2][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为13.78亿元,同比增长59.9%,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为19.02亿元,同比增长42.4% [2][3] - 净利率较上半年的10.1%提升至11.1% [3] 运营数据 - 线上医保支付已惠及近2亿人口,较去年同期的过亿人口实现大幅增长 [3] - 平台商家数量超15万家,较2024年末增长超5万家 [3] - “AI京医”智能体服务用户突破5000万人 [3] - 线下服务布局加速,医美自营首店落地北京国贸CBD,体检中心新增3家门店,“双十一”期间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倍 [3] 战略合作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与礼来、信达生物、卫材中国及拜耳中国等多家知名药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多款新特药首发强化了其作为“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的市场定位 [4] 医疗AI应用 - 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合作,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门诊患者服务平台 [5] - 合作将推进“京东卓医”AI产品在医院门诊服务场景中的全面应用,建立全流程AI陪诊系统 [5] - 双方将在远程医疗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5] 增长前景与财务预测 - 公司医药电商龙头地位稳固,线上医保支付推进及AI服务规模化落地或带来中短期催化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10亿元、829亿元、955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63亿元、74亿元、85亿元 [6]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2倍、28倍、24倍 [6]
电子处方,卷成白菜价
虎嗅· 2025-08-25 11:06
网售处方药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网售处方药销售规模保守估计在350亿元至400亿元区间 [1] - 处方药产品连续5年市占率排名第一 力压非处方药产品 [2] - 医药电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网售处方药销售规模预计逐年增长 [2] 电子处方产业链结构与成本 - 电子处方平均市场价格维持在每张0.4元至0.6元 [3] - 医药电商平台为外部供应商支付每张处方0.4元至0.8元 [3] - 开方公司为医生结算每张处方0.2元至0.4元 具体价格取决于处方单量、在线时长和10秒开方率等指标 [3] - 药店接入互联网医院系统年费约800元 每张处方支付约0.6元审核费 [8] - 头部平台年开方量突破2000万张 全国累计电子处方量达数亿级别 产业规模接近十亿元 [6] 电子处方开具流程与参与方 - 产业链形成消费者-药店-平台-互联网医院/第三方机构-医生的闭环链条 [10] - 互联网医院依靠处方接口输出 医生完成形式化人工审核 药店借处方推动药品销售 平台在审核和交易两端抽成 [10] - 医生并非必备环节 部分第三方公司使用AI辅助开方甚至自动开方以降低成本 [10] - 医生每开具一张处方报酬为0.4元 开方过程几乎由AI主导 平台要求医生10秒内完成开方 [11] - 部分药店和平台存在先卖药后补方的操作 系统默认或患者自行勾选过敏史和不良反应 [13] 政策演变与监管演进 - 1999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禁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线交易 [19] - 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首次分类医药电商牌照 允许持C证连锁药店销售非处方药 [19] -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首次赋予电子处方合法地位 允许线上开具常见病和慢性病处方 [19] - 2021年国务院文件彻底打开网售处方药限制 允许网售除特殊管理药品外的处方药 [20] - 2023年国家医保局通知允许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执行与基层医院相同医保待遇 [20] - 全国零售终端处方药销售占比从2017年16%升至2024年21% [21] - 监管思路从早期以堵为主转向疏堵结合 再突出技术治理 通过统一技术标准降低监管成本 [21][22] 互联网医院与电子处方应用现状 - 全国接入医保电子处方的机构突破35万家 累计开方量达6300万张 [16] - 正常线上问诊价格通常为数十元 部分三甲医院名医价格超过百元 与电子处方几毛钱价格悬殊 [4][5] - 电子处方政策从绝对禁止到试点破冰 从地方政策不一到全国通行 每次迭代重塑医疗市场生态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