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iller App
icon
搜索文档
做AI眼镜,为什么一定要有定制化大模型 | 对话雷鸟创始人李宏伟
量子位· 2025-05-16 13:36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AI眼镜被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人类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下一个核心入口 [1] - 国内已有十余家厂商发布AI眼镜产品 行业进入"百镜大战"阶段 [2] - 参赛厂商类型多样 包括互联网公司和显示技术出身的企业 [3] 技术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光波导显示技术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 [5] - 采用定制化基座大模型路线 与阿里通义合作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定制大模型的AI眼镜厂商 [6][21] - 近期产品更新重点包括AI录音功能和"所见即所得"探索世界功能 同时优化了拍照色彩效果和语音助手性能 [11][12] - 下一步计划上线RayNeo AI电台和AI备忘录功能 并推出AI Agent商店引入开发者生态 [15][17] - 承诺为V3提供3年免费AI功能更新维护 未来将探索更多商业化模式 [32][33] 产品形态与技术路线 - 同时布局带显示和不带显示的AI眼镜产品 采用"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策略 [36] - 不带显示的AI眼镜已实现产品市场匹配(PMF) 在第一视角拍摄和AI功能方面表现成熟 [37] - 全彩显示对AI眼镜至关重要 能显著扩展应用场景和价值 [47] - 单色显示产品虽有价值 但重要性不如彩色显示 [47] 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技术难点包括端云侧功能分布、网络连接稳定性、多模态算法协同和多品牌设备兼容性 [12][13] - 定制大模型更适合眼镜场景 能解决响应速度、准确性和多模态等基座层问题 [24][27][30] - 供应链存在不足 关键组件缺乏针对性设计 技术完成度需要优化 [54] - 行业最大限制因素在于技术与生态的互动 需要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发展 [58] 生态建设与行业展望 - 当前核心是解决Killer App问题而非生态繁荣 需要先打造关键应用场景 [50] - 推动开发者生态建设 提供SDK并兼容Open XR等标准 [53] - 大厂入局有利于行业发展 能促进生态繁荣和技术进步 [60] - 行业发展将经历从不带显示到带显示再到AI+AR眼镜的演进过程 存在多个爆发点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