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105
国信证券· 2025-11-05 09:05
宏观与策略 - Transformer架构通过自注意力机制突破传统量化模型局限,其代表模型GrifFinNet在股票收益预测中准确性显著优于LSTM等传统工具[10][11] - Agent系统构建分层多智能体框架,模拟"宏观-行业-企业-组合-风控"专业投资流程,通过角色模块化与流程自动化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实盘对接的闭环[10][11] - Transformer与Agent深度耦合形成"建模精准化+决策自动化"一体化体系,实现从特征建模到实盘交易的无缝衔接,推动AI从单一环节赋能升级为全流程提效[10][12] - AI赋能量化投资未来将向精准化、自动化、稳健化进阶,Transformer与Agent的协同优化将构建更适配复杂市场的智能量化生态[10][12] 北交所市场动态 - 北交所10月新增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209.78亿元,环比增加6.0%,流通市值5718.48亿元,环比增加5.8%[13] - 北交所股票成交活跃度下降,单月成交数量154.58亿股,成交金额3653.34亿元,成交量环比下降40.6%,成交金额环比下降40.7%[13][14] - 北证50指数市盈率49.53倍,处于近两年95.25%分位数水平,市净率10.27倍,处于近两年97.52%分位数水平[14] - 北证50指数10月收涨3.54%,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涨2.28%,在优化产品制度供给政策提振下实现先抑后扬[15] 传媒互联网行业 - 传媒行业本周上涨0.48%,跑输沪深300指数0.75%的涨幅,在所有板块中涨跌幅排名第18位[17] - 《逃离鸭科夫》销量突破200万份,OpenAI完成盈利结构重组并筹备上市,谷歌Gemini推出自动生成PPT新功能[18] - 2025年9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名为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点点互动《Kingshot》和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Merge&Story》[19] - 游戏板块新品周期与IP潮玩景气度受关注,推荐巨人网络、恺英网络、吉比特等标的,AI应用重点把握动漫短剧、玩具、广告等方向[19][20] 公用环保行业 - 公用事业指数10月上涨4.47%,环保指数上涨2.5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分别处于第5和第8名[21] - 商务部支持国际航行船舶绿醇等加注,推动使用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清洁能源的运输车辆、船舶投入外贸货物运输[22] - 火电板块受益煤价低位运行盈利能力修复,上涨10.98%;水电上涨4.01%;新能源发电上涨0.62%;燃气板块上涨6.39%[21][23]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70] 保险行业 - A股5家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39亿元,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33.5%[25] - 中国人寿及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0.5%及58.9%,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分别同比增长28.9%/19.3%/11.5%[25] - 人身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延续高速增长,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分别增长41.8%、46.2%、31.2%、50.8%、76.6%[26] - 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综合成本率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27] 互联网行业 - 恒生科技指数10月下降8.6%,纳斯达克互联网指数基本持平,单月涨幅为0.6%[28] - 谷歌发布Veo 3.1视频生成模型,OpenAI的ChatGPT应用生态正式上线,微软发布首款自研图像生成模型[29] - 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游戏收入同比下降4%,10月国产游戏版号下发数量持续高位[30] - AI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场景、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作用明显,但市场开始关注巨额资本开支下的ROI表现[30] 电气设备公司 - 东方电气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3%,新签订单885.8亿元,同比增长9%[32][34] - 平高电气前三季度毛利率25.09%,同比提升0.82个百分点,净利率12.54%,同比提升0.84个百分点[36] - 特高压招标复苏,蒙西-京津冀、藏东南-大湾区2条特高压直流启动招标,攀西特高压交流获核准[38] 家居消费公司 - 顾家家居2025Q3实现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2.0%[39] - 索菲亚2025Q3营收24.6亿元,同比下降9.9%,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36.8%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42][44] - 顾家家居Q3毛利率31.4%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内外贸均实现个位数增长,内贸增速略快于外贸[40][41] 医药生物公司 - 特宝生物核心产品派格宾慢乙肝功能性治愈适应症获批,临床试验显示31.4%患者获得HBsAg转阴且HBV DNA持续抑制的临床治愈结果[45][47] - 智翔金泰前三季度营收2.0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GR1803注射液授权许可收入及首款商业化产品金立希销售收入增长[50] - 药康生物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76亿元,同比增长12.9%,美国San Diego设施已于2025年6月启动[53][54] - 百普赛斯前三季度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32.3%,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8.6%[56] 电力能源公司 - 中国广核2026年广东市场化核电取消变动成本补偿,市场化电价约提高4分/kWh,即使在最差情况下也将提高约2分/kWh[60][62] - 中国核电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同比减少10.42%,新能源业务增收不增利且发行类REITS稀释归母净利润[65] - 南网储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增长37.13%,梅蓄二期首台机组投产,新型储能收入增加贡献业绩增长[69][70] - 核电增值税政策调整,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未商业投产的核电机组,自投产次月起10个年度内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50%政策[63][67] 智能出行公司 - 九号公司2025Q3营业收入66.5亿元,同比增长56.8%,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45.9%,受益于电动两轮车、割草机等较快放量[71] - 爱玛科技2025Q3实现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7.0亿元,同比增长15.2%,受新国标切换影响增速放缓[75] - 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搭载RideyGo! 3.0智能车机系统,在中国区专卖门店数量超过8700家,巩固智能电动两轮车领域地位[73] - 九号公司割草机器人通过i、H、X3系列实现不同价格带全面布局,全地形车领域发布新品AT10泥浆版,强化复杂地形通过能力[74]
中金《秒懂研报》 | AI眼镜能成为下一个手机吗?
中金点睛· 2025-11-02 09:03
AI眼镜关键动态 - 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152万部,同比增长533%,预计2028年出货量有望达到3500万部,2024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119% [6] - 头部品牌动作频繁,Meta的Rayban Meta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占比达83%,并推出Oakley Meta联名款及计划与Prada合作布局高端市场 [6] - 国内厂商积极跟进,小米通过双芯片方案提升续航,Rokid Glass、雷鸟X3及阿里夸克AI眼镜则侧重显示功能以提升交互效率 [6] 产业链核心环节 - 上游核心环节为SoC芯片和存储,高通AR1芯片是当前主流,主打无线连接、图像处理和低功耗,国内企业正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音频+图像芯片”组合方案 [8] - 中游核心环节是光学模组,短期看好阵列光波导技术,长期则看好表面浮雕光栅波导技术,晶圆材料目前以玻璃为主,未来碳化硅更优,Micro LED因低功耗、小体积等优点有望成为优选光源 [8][9] - 下游组装环节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10] 硬件升级路径 - 芯片升级采用“双芯片”方案,如小米、阿里眼镜使用“高通AR1 + 恒玄芯片”以延长续航并优化用户体验,苹果Vision Pro也采用类似设计兼顾续航与空间计算需求 [11] - 交互方式当前以“麦克风+镜腿触控”为主,未来将向高性噪比麦克风、骨传导扬声器发展,配件方面出现智能指环、肌电腕带等升级体验,更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可通过非侵入式脑电波传感器实现指令输入,但目前尚未成熟 [12][13][14] - 显示效果升级依赖于近眼显示技术,Rokid、阿里眼镜采用“单绿色光波导+Micro LED”方案提升亮度与清晰度,单绿显示模组成本约1000元人民币,相比全彩方案具有成本优势,Micro LED技术因其尺寸小、集成度高、自发光更亮、省电、寿命长等优点,长期看有望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15][16] 软件场景发力方向 - 双系统设计可提升续航能力,成为行业趋势,例如阿里夸克眼镜采用AOSP系统处理复杂功能,RTOS系统低功耗待唤醒,实现24小时续航 [17] - 眼镜品牌倾向采用自研大模型,凭借各平台生态优势提高用户粘性,语音交互及识别精准度、多模态搜索等功能成为产品使用体验的核心差异点 [17] - 长期目标是实现Always-on体验,通过手机连接处理复杂任务,使眼镜更轻薄舒适,应用于翻译、导航、信息查询等场景,例如阿里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生态,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拍立淘等多种应用,实现“抬眼即得”的交互体验 [19]
光峰科技积极推进AR与水下激光雷达新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21:13
本报讯(记者李雯珊)10月30日晚间,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峰科技")发布2025年第三 季度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营收3.92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3.53亿元,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同比增长109.19%,达到1.5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光峰科技持续加码核心器件自主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建设,并全力推进战略落地与业 务转型,当前已进入业务关键转型阶段。 光峰科技表示,基于对半导体化合物材料体系、激光光学技术的深刻理解及深厚技术积累,公司已初步 在上游核心器件实现关键性突破,实现底层设计和终端应用的结合,进而驱动激光技术在AR眼镜、机 器人等新兴场景的智能化运用和定制化新应用,满足终端应用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等需求。 此外,光峰科技持续完善上游核心器件的设计、定制和量产能力,积极拓展国内外核心AR眼镜品牌厂 商,与国内外主流AR眼镜品牌客户的光机对接,正在全力推进AR眼镜业务落地。 与此同时,光峰科技还推出了分别面向消费级与专业级的可见光水下激光雷达产品。其中远眸D1作为 业界首款消费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将消费级水下机器人的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标志着行业正式 迈入"10 ...
光峰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3.53亿元 积极推进AR、水下激光雷达新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8:48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3.92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13.53亿元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9.19%,达到1.5亿元 [1] 战略与技术进展 - 公司持续加码核心器件自主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建设,已进入业务关键转型阶段 [1] - 基于对半导体化合物材料体系、激光光学技术的积累,公司在上游核心器件实现关键性突破,驱动激光技术在AR眼镜、机器人等新兴场景的智能化运用 [1] - 公司持续完善上游核心器件的设计、定制和量产能力 [2] AR业务突破 - 公司发布蜻蜓G1、彩虹C1两款旗舰AR光机,并推出业内首创的"LCoS+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方案 [1] - 该方案成功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有望将AR眼镜终端售价大幅降低至1500到2000元区间,重构行业价格体系并为千万级量产注入动力 [1] -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核心AR眼镜品牌厂商,与主流品牌客户的光机对接正在全力推进 [2] 水下激光雷达产品 - 公司推出面向消费级的远眸D1水下蓝光激光雷达,将消费级水下机器人的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受到泳池机器人厂商关注 [2] - 公司推出面向专业级海洋经济市场的远眸T1,目标服务海洋地籍测绘、水下考古等高价值场景 [2] - 公司已与主流品牌厂商、头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可见光水下激光雷达模组对接,进入整机开发期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在当前AR与水下机器人等热点领域兴起的背景下,公司依托上游核心器件突破,稳步推进产品落地与产业协同 [2] - 随着前瞻布局逐步兑现与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高质量成长周期 [2]
光峰科技发布2025年三季报,积极推进AR、水下激光雷达新业务
智通财经· 2025-10-30 18:2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3.92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13.53亿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9.19%,达到1.5亿元 [1] 战略与技术进展 - 公司持续加码核心器件自主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建设,已进入业务关键转型阶段 [1] - 基于对半导体化合物材料体系、激光光学技术的积累,公司在上游核心器件实现关键性突破,实现底层设计和终端应用的结合 [1] - 突破驱动激光技术在AR眼镜、机器人等新兴场景的智能化运用和定制化新应用 [1] AR业务突破 - 公司发布蜻蜓G1、彩虹C1两款旗舰AR光机,并推出业内首创的"LCoS+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方案 [1] - 该方案成功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有望将AR眼镜的终端售价大幅降低至1500–2000元区间 [1] - 价格突破将重构当前AR眼镜价格体系,为行业实现千万级量产目标注入动力 [1] -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核心AR眼镜品牌厂商,与主流品牌客户的光机对接正在全力推进 [2] 水下激光雷达业务 - 公司推出分别面向消费级与专业级的可见光水下激光雷达产品 [2] - 消费级产品远眸D1将有效测距能力提升至10米,受到泳池机器人厂商积极关注 [2] - 专业级产品远眸T1目标服务海洋地籍测绘、水下考古等高价值场景,正在加速推进行业纵深 [2] - 公司已与主流品牌厂商、头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模组对接,进入整机开发期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在当前市场趋稳、AR与水下机器人等热点领域兴起的背景下,公司依托上游核心器件突破稳步推进产品落地与产业协同 [2] - 随着前瞻布局逐步兑现与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高质量成长周期 [2]
水晶光电(002273)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0 14:46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03亿元,同比增长2.33% [3] - 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10.98% [3]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接近1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3] - 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期间费用率符合预期 [3]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因大客户新机型出货,第三季度出货量较第二季度大幅提升 [3] - 大客户涂布滤光片业务自第二季度末量产,第三季度进入稳定量产状态,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稳定增长 [3] - 微棱镜业务第三季度经营符合预期,对完成全年份额目标有信心 [4] - 车载HUD业务第三季度装车数量同比增长,主要客户为长安、东风岚图和理想汽车,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进一步增长 [4] - 激光雷达视窗片第三季度出货量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创历史新高,并拓展至机器人领域送样 [4] - 手持影像设备和无人机市场的平面cover glass产品保持较高市场份额,增长潜力显著 [5]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领域:北美大客户薄膜光学面板业务2026年将继续成为业绩支撑,越南产线转移将促进该业务;微棱镜业务2026年争取主力供应商地位;涂布滤光片业务2026年将在2025年基础上继续突破 [8] - 车载及泛机器人领域:客户结构丰富(如海外客户),核心技术竞争力提升,Lcos AR-HUD将于2026年量产,预计3D相关应用在车载与泛机器人领域带来收获 [9] - AR(一号工程):反射光波导技术路线前景广阔,但需攻克千万台级年产量的大规模量产难题 [11][12] - 内循环战略:国内安卓系客户光学创新(如涂布滤片)驱动增长;车载业务实现出货量增长和毛利率提升双改善;AI与光学融合新业务进入调研阶段 [17][18] 技术布局与竞争优势 - 反射光波导技术:公司聚焦突破量产性难题,具备供应链与产线优势、人才与团队优势、客户协作与开放创新优势 [13][14] - 衍射光波导技术:通过体全息产线服务To B端市场,子公司晶特光学提供基础玻璃晶圆材料,但重心仍放在反射光波导 [20]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增长空间来自越南工厂承接制造需求和非手机业务应用(如客户新场景拓展),手机业务仍为最大需求来源 [21][22] - 车载HUD业务:2026年更多车厂客户量产,行业价格竞争趋于理性,产品矩阵包括HUD、激光雷达和核心光学元件,形成协同效应 [26][27] 战略规划与投资 - 在建工程增长与业务扩张相关,包括滨海园区、越南园区基建以及AR元宇宙产线和北美大客户项目设备采购 [29] - 2025年为战略调整关键年,目标实现全年营收增速0%-30%,长期聚焦AR元宇宙、AI光学、泛机器人等领域,从元器件制造商向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30][32] - 投资收益增长源于收购埃科思公司后的账务调整,工商变更已于9月完成 [19] - 公司暂未重点布局碳化硅衬底,资源集中于反射光波导量产难题 [24]
【招商电子】水晶光电:25Q3业绩符合预期,看好消费电子、AR+长线空间
招商电子· 2025-10-29 21:39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事件 : 公司发布 20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51.2 亿元,同比 +8.8% ,归母净利 润 9.8 亿元,同比 +14.1% ,扣非归母净利润 9.3 亿元,同比 +11.5% 。单季度看, 25Q3 营 收 21.0 亿元,同比 +2.3%/ 环比 +36.7% ,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同比 +11.0%/ 环比 +72.5% ,扣非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同比 +9.2%/ 环比 +100.9% 。我们点评如下: 25 年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 Q3 业绩符合预期。 25 年前三季度总营收 51.2 亿元,同比 +8.8% ,归母净利润 9.8 亿元,同比 +14.1% ,扣非归母净利润 9.3 亿元,同比 +11.5% 。单 季度看, 25Q3 营收 21.0 亿元,同比 +2.3%/ 环比 +36.7% ,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同比 +11.0%/ 环比 +72.5% ,扣非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同比 +9.2%/ 环比 +100.9% ,增长主要 受益于三季度大客户新机旺季带动薄膜光学面板及涂布滤光片业务增长。 消费电子业务绑定 ...
天键股份(301383):业绩短期承压 静待AI/AR眼镜放量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40
事件概述 天键股份发布2025 年三季报。25Q1-Q3 公司实现营收14.92 亿元,同比-11.05%;归母净利润-0.09 亿 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业绩短期承压 单季度看,25Q3 公司实现营收5.97 亿元,同比-17.31%;归母净利润为-0.15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扣 非归母净利润为-0.26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系:1)研发费用增加,25Q1-Q3 研发费 用为1.15 亿元,同比+44.95%。2)政府补助减少,25Q1-Q3 其他收益为1730.45 万元,同比-57.53%。 3)资产减值损失增加,25Q1-Q3 资产减值损失为-899.67 万元,同比+36.43%。 新兴业务加速发展,打开业绩增长天花板 公司加速布局声光电一体化项目。目前产品线已覆盖音频眼镜、AR 眼镜、AI 眼镜,全方位满足用户对 于高品质视听体验的需求。根据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1)AI 智能眼镜:公司采用旗舰级智能眼镜平台 方案,配备1200w 像素摄像头,5 颗高性能麦克风并融入AI 大模型能力,打造出行业领先的可拍照智 能眼镜解决方案;2)AR 全 ...
水晶光电20251028
2025-10-28 23:3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水晶光电[1] * 行业涉及消费电子光学、汽车电子(HUD、激光雷达)、AR/VR(元宇宙)光学、AI光学、泛机器人视觉等[2][4][6][7][27][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第三季度及全年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1.03亿元,同比增长2.33%[3]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增长11.02%[3]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接近1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业绩水平[3] * 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3] * 对达成2025年全年业绩目标非常有信心[28] 各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消费电子业务(核心支撑)**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因大客户新机型出货量较二季度接近翻倍[2][4]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从9月份开始到年底有一两千万的加单[4] * 涂布滤片业务已进入稳定量产状态,预计四季度出货量进一步提升,有望完成今年挑战10%份额目标[2][5] * 微棱镜业务预计全年维持60%左右的主力供应商地位,四季度有客户加单[5] * 在手持影像设备(如大疆、GoPro、影石等品牌)和无人机市场保持较高市场份额[5] **车载业务(显著增长)** * 车载HUD业务装车同比增长约百分之十几,主要装车品牌包括长安和东风岚图[2][5] * 东风岚图交付数量较二季度翻倍,理想汽车开始小批量交付,预计四季度进入生产旺季[2][5] * 公司在中国乘用车前装AR HUD市场保持22.95%的市场份额[5] * 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长显著,全年度预计突破百万以上[2][5] * 通过激光雷达客户渠道为国内机器人终端品牌送样[2][5] **AR/元宇宙光学(未来重点)** * 在AR领域反射和衍射技术均取得进展,反射技术已打通产线实现量产路径[8] * CWG技术领先并已量产,市场反响积极,未来双目产品预计市场反应更好[9] * 当前最大挑战在于GWG量产性问题,即如何实现年产千万级别的规模,公司正加大资源投入解决[9][18] * 公司与肖特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共同满足市场需求[2][10] * 公司为Meta提供基础材料,并与肖特组建合资公司[25] * 预估其他北美客户可能会晚一到两年发布AI眼镜,乐观认为2029年或2030年AR眼镜将迎来爆发期[12][13] 战略方向与资本开支 * 2025年是战略调整重要一年,启动外循环建设,在越南建设大型工厂[26][29] * 公司在建工程扩张较快,第三季度末在建工程达到10亿元[26] * 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基建、经营性设备以及新项目储备[4][26] * 2026年资本支出预计维持在营业收入的10-15%左右,重点投入AR相关产线及与大客户合作项目[4][26] * 未来战略方向是从消费电子迈向AR光学,并朝AI光学发展,重点发展车载光学、元宇宙光学和AI光学三大赛道[27] * 未来五年目标是从元器件迈向解决方案,实现双循环,成为AR元宇宙和大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33] 其他重要合作与创新 * 与北美大客户合作全面立体,从面板到微棱镜、滤光片等,可变光圈新项目预计2026年量产[22][30] * 重视内循环体系建设,加大国内市场布局和创新力度,增强技术实力[4][14][15] * 在AI、泛机器人视觉、半导体光学等项目上稳步推进[7][32] * 三季度投资收入显著增长主要来自于一家子公司X公司的贡献[16][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位于东莞的体全息生产线已经启动量产,但目前产量不大[18] * 公司具备碳化硅衬底相关的平面加工和镀膜能力,未来可为SRG技术配套服务[20][21] * 国家出台反内卷政策使HUD等产品价格趋于理性[23] * 公司在AR业务上的布局验证了过去几年的估计是正确的[29] * 公司认为GWG技术将成为长期佩戴眼镜的最佳选择[31]
歌尔股份(002241)三季报点评:稳健增长 地位稳固 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0-27 10:40
AI 赋能各类智能终端,百花齐放可期:公司坚持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双轮驱动,围绕"4+4+n"零整结合 战略打造AI 产业生态圈,各类新型终端产品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产品结构也有望持续优化。 1)TWS 耳机整机设计及核心声学元件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主要客户订单及份额有望稳步回升,同时 AI 产品的迭代也有望助力智能声学整机营收和利润率稳中有升;2)游戏机、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 硬件有望百花齐放,客户和产品种类的多元化将有效提升智能硬件毛利率水平;3)拟分拆子公司歌尔 微赴港上市,在微电子领域持续加强布局,MEMS 麦克风全球领先,并在MEMS 智能传感器、SiP 先 进封装工艺等方面加强投入,与母公司互补协同,在带来业绩弹性的同时有望增厚整机业务利润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1/51 亿元,维持"强烈推 荐"评级。 风险提示:AI 硬件产业发展不达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新产品推动收入回暖: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681.1 亿元,同比略降2.2%,归母 净利润25.9 亿元,同比增长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