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uromorphic computing
icon
搜索文档
Top AI Stocks to Consider Now
Investor Place· 2025-07-24 05:39
贸易战进展 - 美国与菲律宾达成贸易框架 美国出口免税 菲律宾面临19%关税 较此前威胁的20%略有下降 [2] - 美国与日本达成协议 日本进口商品(含汽车)关税上限15% 避免8月1日起25%+的高关税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并开放农业和汽车市场 [3] - 欧盟威胁若8月前未达成协议 将对1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30%关税 与印度和加拿大的谈判进展放缓 [3] 神经形态计算技术 - 神经形态计算模仿生物神经网络结构 相比传统线性处理的CPU/GPU 其芯片运作更接近人脑模式 [6] - 技术优势包括并行处理 仅触发时激活的脉冲神经元 功耗比传统芯片低100倍 [7] - 应用场景涵盖边缘AI(无人机 自动驾驶) 医疗(便携诊断设备) 金融(高频交易分析) 网络安全(异常行为检测) [13] 相关投资标的 - 纯神经形态计算标的BrainChip Holdings(BRCHF) 其Akida芯片已用于智能传感器和国防领域 [9] - 英特尔和IBM布局该领域 其中IBM被评价为"脑启发计算领域的巨头" [10] - 供应链相关企业包括Analog Devices(ADI) Lattice半导体(LSCC) Cadence(CDNS) 美光(MU) Lam Research(LRCX) 英伟达(NVDA) [14] AMD的AI战略 - AMD数据中心GPU Instinct MI350系列预计2025Q3推出 内存容量和AI性能优于/持平英伟达Blackwell芯片 但价格显著更低 [15] - AMD数据中心业务Q1同比增长69% 贡献57%总毛利 显示其向高价值AI工作负载的战略转型 [16] 季节性交易工具 - TradeSmith季节性工具显示Lattice半导体(LSCC)即将进入季节性阻力期 历史数据显示10月17日至12月26日为最佳交易窗口 平均涨幅15% [20] - 该工具适用于股票 指数 货币和大宗商品 通过历史数据识别买卖时机 [18]
Everspin Technologies(MRAM)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1310万美元,高于1200 - 1300万美元的指引范围 [5][14] - MRAM产品销售第一季度为110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90万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为1100万美元 [14] - 第一季度许可、版税、专利及其他收入降至21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60万美元 [14] - 第一季度GAAP毛利率为51.4%,第四季度为51.3%,2024年第一季度为56.5% [15]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运营费用为87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80万美元 [15] - 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40万美元 [16] - 第一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4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0.02美元,高于非GAAP净亏损0.05美元至盈亏平衡的指引范围,2024年第一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15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0.07美元 [16] - 本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20万美元,上季度末为4210万美元 [17] -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40万美元 [17] - 预计第二季度总营收在1250 - 1350万美元之间,GAAP基本每股净亏损在0.05美元至盈亏平衡之间,非GAAP基本每股净收入在盈亏平衡至0.05美元之间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MRAM产品销售第一季度为1100万美元,与2024年第四季度持平,略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1090万美元 [14] - 许可、版税、专利及其他收入第一季度降至21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60万美元,主要因与Front Grade项目收入减少 [14][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与IBM、Lucid Motors等客户的项目,预计相关产品收入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稳定 [5][6] - 推进多个项目,包括与Front Grade、QuickLogic、Purdue University等的合作,期望随着项目进展增加收入 [7][8] - 参加行业展会,展示新产品,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品牌影响力 [10] - 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行业需求,如汽车、航天、国防等领域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业绩预计下半年更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且不认为关税会对业绩产生直接重大影响 [14][18] - 对本季度业绩满意,未来将保持财务纪律,专注业务拓展,将更多设计订单转化为收入 [18][19] 其他重要信息 - 参加德国嵌入式世界展会,展示新产品,获得大量媒体报道,客户参与度高 [10] - 宣布两款新产品,工程样品将于2025年6月推出,全面生产定于2025年底 [11] - 与Blue Origin、AstroDigital等合作,为航天项目提供MRAM解决方案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二季度指引未包含关税潜在影响,美国制造产品进入中国是否会受关税影响,以及产品流入中国的情况 - 公司部分晶圆来自GlobalFoundries(德国来源),部分在美国和台湾制造,产品最终在台湾组装 直接运往中国的产品不多,且通过分销渠道,进口商负责关税,目前中国直接销售占比不高,风险较低 [22][23][24] 问题2: 2025年工业业务是否有订单增加、积压订单开始积累的迹象,是否看到行业周期性复苏 - 积压订单有所改善,STT产品的吸引力也有所提升,开始看到一些积极迹象 [29][30] 问题3: 第二季度指引中产品和许可及其他收入的拆分情况 - 公司不具体指导产品和许可收入的拆分,但预计整体收入会上升 [33] 问题4: 第一季度产品毛利率降至47%,如何理解这一动态,预计未来走势如何 - 公司不提供如此细致的毛利率信息,整体毛利率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较为稳定,预计全年保持一致 [37] 问题5: 业绩下半年更重的原因,新产品和许可收入是否也会如此 - 预计下半年收入增加,库存调整接近尾声,积压订单增加,2022年推出的STD产品将从设计订单转化为早期生产,许可收入和现有国防部合同收入也有望增加 [40][41][43] 问题6: 其他收入在下半年增加的具体含义和量化情况 - 该项目在去年第四季度前期投入较大,第一季度活动较少,从第二季度起活动将增加,包括设备订单、工程工时和季度报告等,将在2025年确认相关工时和收入 [44][45] 问题7: 运营费用高于预期,在全年背景下应如何看待 - 公司此前提到会进行一些产品开发工作,预计运营费用全年将保持在相似范围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