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pliceosome Modulation
icon
搜索文档
Akari Therapeutics' Accepted Abstract Showcasing its Novel Splicing-Targeted ADC Payload Driving Immune Activation Now Available
Globenewswire· 2025-11-04 22:25
公司核心进展 - 公司宣布其新型ADC有效载荷PH1的免疫作用机制数据摘要已在第40届SITC年会网站发布,并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9日进行口头和海报展示 [1] - 公司利用其创新ADC有效载荷平台,推进一类基于新型PH1有效载荷构建的免疫肿瘤学ADC,PH1是一种剪接体调节剂,具有独特的临床前疗效和安全性特征 [2] - 在临床前结肠肿瘤模型中,与含有微管抑制剂有效载荷的同类首创ADC相比,Trastuzumab PH1 ADC联合抗PD-1疗法显示出更高的完全缓解率,归因于新抗原刺激的免疫反应以及PH1有效载荷与检查点抑制剂之间的机制协同作用 [2] - PH1 ADC与抗PD-1药物联合使用可扩增γ-δ T细胞(一种不受肿瘤新抗原低表达或抗原呈递细胞数量限制的T细胞)这一肿瘤杀伤性T细胞群体,而单药治疗均未诱导该细胞 [2] 产品管线与平台 - 公司是一家肿瘤学生物技术公司,开发下一代剪接体有效载荷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 [5] - 公司拥有创新的ADC发现平台,能够根据任何感兴趣靶点的预期应用生成ADC候选药物并进行优化 [5] - 先导候选药物AKTX-101靶向癌细胞上的Trop2受体,并通过专有连接子将新型PH1有效载荷直接递送至肿瘤内部 [5] - PH1是一种新型剪接体调节剂有效载荷,旨在破坏癌细胞内的RNA剪接,不同于当前使用微管蛋白抑制剂和DNA损伤剂作为有效载荷的ADC [5] - 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剪接调节可诱导癌细胞死亡,同时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活性 [5] - 在临床前研究中,与传统有效载荷的ADC相比,AKTX-101显示出显著活性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5] - AKTX-101与检查点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潜力,并且作为单药或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与适当对照组相比均表现出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5] - 公司正在生成其新型有效载荷PH1的验证数据,以推进其先导资产以及其他未公开靶点的研究 [5] 学术会议展示详情 - 展示标题为“一种新型靶向剪接的ADC有效载荷驱动免疫激活、与检查点抑制剂的协同作用以及超越细胞毒性的增强治疗潜力” [3] - 展示者为公司肿瘤学执行总监Satyajit Mitra博士,摘要编号为951 [3] - 海报展示将于2025年11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30至下午12:15和下午5:35至晚上7:00分两场进行,地点为Prince George ABC展厅 [3] - 口头报告环节为“302 超越细胞毒性化疗:用于免疫调节的下一代ADC”,将于2025年11月9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05至11:20进行,地点为Potomac Ballroom [4]
Akari Therapeutics’ Accepted Abstract Showcasing its Novel Splicing-Targeted ADC Payload Driving Immune Activation Now Available
Globenewswire· 2025-11-04 22:25
公司核心公告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7日和9日在第40届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上公布其新型ADC有效载荷PH1的免疫作用机制数据 [1] - 该摘要已在SITC年会网站上发布,公司将在会议上进行口头和海报展示 [1] 新型ADC平台技术特点 - 公司利用其创新的ADC有效载荷平台,开发基于新型PH1有效载荷的免疫肿瘤学ADC新类别 [2] - PH1是一种剪接体调节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 [2] - 与使用微管蛋白抑制剂作为有效载荷的同类首创ADC相比,PH1 ADC联合抗PD-1疗法在临床前结肠癌模型中显示出更高的完全缓解率 [2] 免疫作用机制亮点 - PH1 ADC联合疗法的优异疗效归因于新抗原刺激的免疫反应、抗原呈递细胞及B细胞和T细胞的活化,以及PH1有效载荷与检查点抑制剂之间的机制协同作用 [2] - 值得注意的是,PH1 ADC与抗PD-1药物联合使用可扩增γ-δ T细胞(一种不受肿瘤新抗原低表达或抗原呈递细胞数量限制的T细胞)这一肿瘤杀伤性T细胞群体 [2] 主要候选产品AKTX-101 - 公司的主要候选产品AKTX-101靶向癌细胞上的Trop2受体,并通过专有连接子将新型PH1有效载荷直接递送至肿瘤 [5] - 在临床前研究中,AKTX-101相较于传统有效载荷的ADC显示出显著活性和更长的生存期 [5] - AKTX-101作为单一疗法以及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均显示出延长生存期的潜力 [5] 会议展示详情 - 海报展示标题为“一种新型靶向剪接的ADC有效载荷驱动免疫活化、与检查点抑制剂的协同作用以及超越细胞毒性的增强治疗潜力”,将于2025年11月7日进行 [3] - 口头报告环节为“超越细胞毒性化疗:用于免疫调节的下一代ADC”,将于2025年11月9日进行 [4]
Akari Therapeutics Files Two New Patents for Immuno-Oncology Mode of Action for Novel ADC Platform Utilizing Spliceosome Modulating Payload PH1
Globenewswire· 2025-10-09 20:45
公司专利与知识产权战略 - 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两项新的临时专利申请,第一项涵盖新型免疫肿瘤学有效载荷PH1及其剪接体调节作用机制,第二项涵盖PH1管线ADC与其他免疫肿瘤药物的联合疗法[1] - 专利申请是公司不断增长的专利组合战略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扩展其新型PH1有效载荷的专有地位,并建立在9月底提交的关于使用ADC平台通过调节癌细胞内的选择性剪接驱动因子来靶向癌症的临时专利基础上[1] - 公司计划在11月9日的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大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分享更多细节,这些临时专利申请旨在保护其在SITC会议上的披露内容,并扩大知识产权范围,以期为公司及潜在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2] 核心技术平台与作用机制 - 公司核心候选药物AKTX-101靶向癌细胞的Trop2受体,并通过专有连接子将其新型PH1有效载荷直接递送至肿瘤内部,PH1是一种剪接体调节剂,旨在破坏癌细胞内的RNA剪接,这与使用微管蛋白抑制剂和DNA损伤剂作为有效载荷的当前ADC不同[6] - 临床前动物模型显示,这种剪接调节可诱导癌细胞死亡,同时激活免疫细胞以产生强大且持久的活性,在临床前研究中,与传统有效载荷的ADC相比,AKTX-101显示出显著的活性和延长的生存期[6] - PH1有效载荷具有独特的免疫肿瘤学作用,有望在未来为癌症患者带来差异化的临床结果和缓解,其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协同作用[2][4]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扩大其当前ADC管线以涵盖多个靶点,包括AKTX-101(带有PH1有效载荷的Trop2 ADC)以及未来的项目(AKTX-102,带有PH1有效载荷的未公开靶点)[5] - 公司数据强调了通过剪接体调节创建新的ADC范式以及以新颖方式解锁检查点抑制剂-PH1 ADC联合疗法潜力的可能性,因为检查点抑制剂仅在约20-30%的患者中观察到疗效[4] - 公司计划继续推进其主要资产以及其他带有此新型有效载荷的未公开靶点,AKTX-101作为单一疗法以及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与适当的对照组相比,均显示出延长的生存期[6]
Akari Therapeutics' Preclinical Data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its Novel ADC Spliceosome Modulating Payload, PH1
Globenewswire· 2025-09-24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其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有效载荷PH1的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在治疗由剪接驱动因子(如前列腺癌中的AR-V7)驱动的肿瘤方面具有潜力 [1] - PH1有效载荷能够抑制导致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进展的AR-V7受体水平,而目前尚无疗法被证明对AR-V7驱动的肿瘤有效 [1] - 公司计划开发针对前列腺癌的首个ADC疗法,可作为与ARPI联合的一线疗法,或作为ARPI治疗失败后针对AR-V7驱动肿瘤的二线疗法 [5] 市场背景与未满足需求 - AR-V7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2] - 许多患者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对当前一线疗法(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s)无应答,这些疗法包括恩杂鲁胺(年销售额60亿美元)、阿帕鲁胺(年销售额30亿美元)和达洛鲁胺(年销售额16亿美元) [2] - 随着患者对ARPI产生耐药性,其肿瘤会发生转化并显著增加AR-V7表达,导致在ARPI耐药的激素难治性患者中存在巨大且日益增长的未满足治疗需求 [2] 临床前数据亮点 - 临床前数据表明,公司的ADC有效载荷PH1能够在激素难治性mCRPC模型(22Rv1)中抑制AR-V7受体的表达水平 [3] - 作为对照,ARPIs在这些实验中对AR-V7受体表达没有影响,这与此类前列腺癌细胞系的难治特性相符 [3] - 在另一个对ARPIs敏感、缺乏AR-V7的激素敏感性LnCAP细胞模型中,PH1作为单药显示出益处,并且与恩杂鲁胺或阿帕鲁胺联合使用时具有叠加效应 [4] 潜在治疗策略与开发计划 - 联合疗效数据可能推动开发恩杂鲁胺或阿帕鲁胺与PH1 ADC联合的强效一线联合方案,以靶向对ARPIs敏感的前列腺癌 [4] - 由于疾病进展常与AR-V7表达相关,而PH1能降低AR-V7表达,因此假设ARPI与PH1 ADC联合可能延缓通常在患者对恩杂鲁胺或阿帕鲁胺产生耐药后出现的AR-V7驱动的肿瘤进展 [4] - 公司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针对不同的前列腺癌靶点测试PH1 ADC,以验证上述假设 [4] - 公司计划在即将举行的科学会议上展示这些临床前数据 [5] 公司技术与核心资产 - 公司是一家肿瘤生物技术公司,开发下一代剪接体有效载荷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6] - 公司的主要候选药物AKTX-101靶向癌细胞上的Trop2受体,并通过专有连接子将其新型PH1有效载荷直接递送至肿瘤 [6] - 与使用微管蛋白抑制剂和DNA损伤剂作为有效载荷的当前ADC不同,PH1是一种新型有效载荷,作为一种剪接体调节剂,旨在破坏癌细胞内的RNA剪接 [6] - 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这种剪接调节已被证明可诱导癌细胞死亡,同时激活免疫细胞以产生强效且持久的活性 [6] - 在临床前研究中,与使用传统有效载荷的ADC相比,AKTX-101显示出显著的活性和延长的生存期 [6] - AKTX-101有潜力与检查点抑制剂产生协同作用,并且作为单药或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均表现出延长的生存期 [6]
Akari Therapeutics’ Preclinical Data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its Novel ADC Spliceosome Modulating Payload, PH1
Globenewswire· 2025-09-24 20:45
文章核心观点 - Akari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其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有效载荷PH1的临床前数据,该数据显示PH1能够抑制驱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的AR-V7受体水平,有望解决当前疗法在AR-V7驱动肿瘤中无效的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1][2][3] - PH1作为剪接体调节剂,在激素敏感和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模型中均显示出治疗潜力,不仅可作为单药,还有可能与现有ARPI疗法(如Xtandi, Erleada)联合使用,以延缓耐药性产生和肿瘤进展[4][5] - 公司计划基于PH1开发前列腺癌领域的首个ADC疗法,目标定位为与ARPI联合的一线疗法或ARPI治疗失败后的二线疗法,并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其假设[5][6] 临床前数据亮点 - 在激素难治性mCRPC模型(22Rv1)中,PH1能够抑制AR-V7受体的表达水平,而作为对照的ARPI类药物(如enzalutamide, apalutamide, darolutamide)在这些实验中则对AR-V7表达无影响[2][3] - 在激素敏感性LnCAP细胞模型中(高表达正常雄激素受体,缺乏AR-V7),PH1作为单药显示出疗效,并且与Xtandi或Erleada联合使用时表现出叠加效应[4] - 公司推测,由于疾病进展常与AR-V7表达相关,而PH1能降低AR-V7表达,因此ARPI与PH1 ADC的联合疗法可能延缓患者对Xtandi或Erleada产生耐药性及AR-V7驱动的肿瘤进展[4] 技术平台与候选药物 - Akari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下一代剪接体有效载荷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的肿瘤生物技术公司[6] - 公司利用其创新的ADC发现平台,能够针对任何感兴趣的目标生成ADC候选药物并进行优化[6] - 先导候选药物AKTX-101靶向癌细胞上的Trop2受体,并通过专有连接子将新型PH1有效载荷直接递送至肿瘤[6] - 与目前使用微管蛋白抑制剂和DNA损伤剂作为有效载荷的ADC不同,PH1是一种新型剪接体调节剂,旨在破坏癌细胞内的RNA剪接,临床前动物模型显示其可诱导癌细胞死亡并激活免疫细胞[6] - 在临床前研究中,与传统有效载荷的ADC相比,AKTX-101显示出显著活性并延长了生存期,并且作为单药或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均表现出延长生存期的潜力[6] 市场背景与未满足需求 - AR-V7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2] - 许多患者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对当前一线疗法(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s)无应答,这些ARPI药物包括年销售额60亿美元的Xtandi、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Erleada和年销售额16亿美元的Nubeqa[2] - 随着患者对ARPI失去应答,其肿瘤会发生转化,AR-V7表达显著增加,导致在ARPI耐药的激素难治性患者中存在巨大且日益增长的未满足靶向治疗需求,目前治疗选择有限,主要依赖传统化疗如紫杉烷类药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