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iff dispute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缺乏催化因素下 A 股情绪进一步下滑
摩根· 2025-05-31 0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中国股票在新兴市场/亚太除日本框架内的“均衡配置”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投资者情绪较上一周期下降,加权MSASI和简单MSASI分别下降8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至41%和54% [2] - 本周南向资金重回净流入,5月22 - 28日净流入21亿美元,年初至今净流入812亿美元,本月净流入40亿美元 [3] - 宏观信号低迷,中国经济再平衡和再通胀仍难以实现,近期零售销售增长放缓,4月同比增长5.1%,低于3月的5.9% [4][5] - 尽管宏观形势不佳,但中国股市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些结构性改善应保持不变,建议在新兴市场/亚太除日本框架内对中国股票维持均衡配置,关注优质大型互联网和科技龙头股,低配能源和房地产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股市场情绪 - 加权MSASI和简单MSASI较5月21日分别下降8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至41%和54% [2][7] - 创业板、A股和北向资金的日均成交额分别下降9%、7%和9%,而股指期货成交额较上一周期(5月15 - 21日)增长1% [2] - RSI - 30D较5月21日下降3个基点 [2] - 市场共识盈利预测修正广度仍为负,但与上周相比有减速迹象 [2] 资金流向 - 5月22 - 2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21亿美元,年初至今净流入812亿美元,本月净流入40亿美元 [3] 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从宏观政策和增长模式角度看仍未实现再平衡,最新的汽车价格竞争凸显供需失衡持续加剧通缩 [4] - 4月中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5.1%,低于3月的5.9%,也低于市场共识的5.5%,与2019年相比的复合年增长率也从3月的4.3%降至3.3% [5] 市场展望 - 中国股市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一些结构性改善应保持不变,系统性ROE见底,企业家和私营部门环境更有利,科技和人工智能持续突破等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投资吸引力 [12] - 上调中国股票指数目标,2026年6月的基本情景指数目标分别为:MSCI中国78、恒生指数2450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900和沪深300指数4000 [13] - 建议在新兴市场/亚太除日本框架内对中国股票维持均衡配置,关注优质大型互联网和科技龙头股,低配能源和房地产 [13] - 短期内更看好离岸市场而非在岸A股市场,鉴于人民币升值和关税紧张局势部分缓和,且短期内国家队对A股市场的流动性支持可能相对减弱 [14] MSASI方法论 - 摩根士丹利A股情绪指标(MSASI)于2019年3月13日推出,旨在提供一个直接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市场情绪水平,基于九个定期监测的指标编制 [16] - 九个指标包括:保证金交易未平仓余额、新投资者注册数量、A股成交额、创业板成交额、北向资金成交额增长率、股指期货成交额增长率、RSI - 30D、涨停A股数量和盈利预测修正广度 [17][18][19] A股市场数据 - 报告展示了多个A股市场数据的趋势图表,包括创业板每日成交额、A股每日成交额、A股股指期货成交额、涨停A股数量、A股融资融券余额、新投资者账户数量、上海A股盈利预测修正广度等 [45][49][52]
摩根士丹利:随着贸易谈判启动,中国市场动态可能如何转变
摩根· 2025-05-12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谈判启动,市场动态快速转变,中国股市整体格局和市场动态相对多数同行未明显恶化 [2][3] - 关税对抗对宏观和企业盈利有负面影响,但中国的负面变化幅度小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和市场 [4] - 投资者有强烈意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多元化,中国在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仍存在最大低配差距,超80%投资者表示近期可能增加中国股票敞口 [8][9] - 人工智能/科技/新经济领域成为股市新冠军,投资者兴趣不断增加,且受关税争端和宏观挑战影响较小 [19][20] - 中美贸易谈判可能会有波折,关税短期内难有持久解决方案,建议采取平衡投资策略 [21][24][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动态与投资者情绪 - 外部贸易谈判和国内政策宽松姿态导致市场动态快速转变,中国股市整体格局和市场动态相对多数同行未明显恶化 [3] - 关税对抗对宏观和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从2季度开始显现,但中国的负面变化幅度小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和市场,如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长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至4.2%,而美国下调0.7个百分点至0.6% [4] - 政策宽松潜力和低估值为中国宏观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长预期提供支撑,中国上市企业盈利预期已大幅下调至更现实水平,且中国上市股票受关税争端影响较小 [7] 定位与资金流向展望 - 投资者因美元走弱和关税争端不确定性,有强烈意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多元化 [8] - 中国在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仍存在最大低配差距,与指数基准相比低配2.4个百分点,4月2日后资金流出中国的情况在4月中旬迅速逆转,主动资金流出也明显放缓,超80%投资者表示近期可能增加中国股票敞口 [9] 人工智能/科技/新经济领域 - 会议上人工智能/科技/新经济领域相关场次的高出席率,证实新一代股市冠军正在这些领域形成 [19] - 中国互联网公司提升股东回报的努力和新商业模式,以及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电动汽车和供应链的突破,帮助全球投资者重拾对中国企业研发能力和参与全球科技竞争能力的信心,且这些结构性改善受关税争端和宏观挑战影响较小 [20] 中美贸易谈判 - 投资者担心市场对中美贸易谈判过于自满,预计关税可能会有所缓和,但仍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经济团队预计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年中维持在71%,年底降至45% [21][24] - 建议采取平衡投资策略,持有高质量、大盘互联网股票和选择性高科技股,同时持有一些高股息收益率股票 [25] - 密切关注以下谈判进展信号: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的会谈进展、双方是否宣布暂时暂停现有关税、其他针对中国的非关税限制措施和言论是否有进展 [26]
Tyson Foods shares sink as meatpacker warns of ‘challenging market conditions' for beef
New York Post· 2025-05-06 01:15
公司业绩表现 - 季度净销售额130.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31.4亿美元[9][11] - 每股收益0.92美元超出预期的0.82美元[9] - 牛肉业务在截至3月的六个月内调整后运营亏损1.81亿美元[6] - 鸡肉业务季度销量增长3% 平均价格下降1.1% 收入从1.6亿美元增至3.12亿美元[11] 行业与市场动态 - 牛肉平均价格在第二季度飙升8.2%[5] - 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肉类如鸡肉[4][5] - 美国牧场主因多年干旱削减牛群 导致牛肉价格上涨[2][8] 公司战略与展望 - 维持2025财年调整后运营收入19-23亿美元的预测[8] - 出口占业务比重不到10% 关税影响预计是暂时的[5] - 法律应计项目增加2.5亿美元 涉及猪肉业务价格操纵索赔[12] 管理层评论 - CEO称牛肉市场面临"最具挑战性的市场条件"[4] - 管理层对现有业绩指引表示满意[8] - 分析师指出维持指引意味着下半年运营收入将同比大幅下降[11]
A Glimpse at Trump's 100 Days in Office: ETF Winners & Losers
ZACKS· 2025-04-30 22:30
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在特朗普上任100天内下跌7.3%,市值蒸发3.66万亿美元,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6.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11%以上 [2] - 2月创历史新高后,标普500指数在3月进入修正区域,4月初因关税政策暴跌,道琼斯指数两日内下跌4000点,跌幅9.5%,纳斯达克进入熊市区域 [5] - 4月29日道琼斯和标普500指数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分别自7月和11月以来首次 [6] 行业影响 - 消费信心下降,通胀预期上升,旅游业大幅下滑,多个行业商业情绪受影响 [3] - 石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月度跌幅超过15%,为2021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16] - 黄金价格首次突破3500美元/盎司,因贸易争端和衰退担忧推动避险需求 [12] 公司表现 - 苹果下跌15.7%,英伟达下跌18.8%,特斯拉暴跌27.7%,亚马逊下跌14.6% [7] - 比特币矿业ETF下跌31.2%,以太坊期货策略ETF下跌42.8% [14][15] - 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及服务ETF下跌27.1% [16] ETF表现 - 波动率ETF上涨48%,因市场不确定性推动 [11] - 黄金矿业ETF上涨36.8%,波兰股票ETF上涨28.5% [12][13] - 比特币矿业ETF下跌31.2%,以太坊期货策略ETF下跌42.8% [14][15] 政策影响 - 特朗普签署约140项行政命令,涉及移民、教育和联邦监管 [8] - 4月2日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对中国商品最高征收145%关税 [9] - 近期态度软化,称145%的关税"过高",将"大幅下调",中国可能暂停部分商品125%关税 [10]
花旗:中国经济:出口将面临更多波动
花旗· 2025-04-2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口增长将经历更多波动,在高额美国关税下,预计全年出口增长收缩 -5%YoY [1][7] - 美国互惠关税实施前出口增长飙升,短期内中国出口有偏强趋势,对美提前出货或持续,对东盟和其他新兴市场出口也将受益 [1][7] - 全球制造业周期暂时保持,但不确定性和风险上升,出口数据转弱可能还需几周或几个月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口情况 - 3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强劲增长12.4%,远超预测,25Q1出口增长稳定在5.7%YoY,几乎没有关税影响迹象 [3] - 3月出口增长超预期的驱动因素包括基数效应有利、各贸易伙伴出口增长普遍反弹以及美国关税带来的短期动力 [4] - 中国对美直接提前出货,3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9.1%;也是全球提前出货的受益者,3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1.6%;全球贸易和制造业有韧性,支撑了机电和通用机械出口增长,但半导体相关出口可能因需求放缓而放缓 [6] 进口情况 - 进口持续收缩但速度放缓,反映国内需求疲软 [5] - 按产品划分,进口主要受铁矿石和农产品拖累,铁矿石价值同比下跌 -27.0%,农产品进口同比仍疲软;按贸易伙伴划分,来自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进口放缓,而科技相关伙伴的进口有所改善 [6] 未来展望 - 中国对美直接出口预计下降,但作为中间产品供应商,可能从其他贸易伙伴的提前出货中受益 [7] - 全球制造业短期内可能保持,但出口数据转弱可能还需几个月,4月上旬韩国出口同比增长13.7%,4月第一周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表现良好,但需谨慎关税影响尚未体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