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Renewal

搜索文档
中国房地产:“十五五” 规划 -加快建立新发展模式-China_Property_15th_Five-Year_Plan_Accelerate_to_Establish_A_New_Development_Model-China_Property
2025-09-26 10:32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第15个五年计划(2026-2030)期间,核心任务是加速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旨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的居住幸福感,并创建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以防范风险[1]。该模式将行业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开发建设转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空间与服务[1][9]。受益于此的将是那些在核心城市拥有优质产品以满足升级需求的公司,以及那些业务模式向经常性利润转型的公司[1]。 核心发展模式与体系 * 建立三元住房体系:包括面向可负担买家的商品住房(升级需求)、面向新市民的租赁住房(租购同权)以及面向困难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房[1][9]。预计当租赁和保障房能占到约45%的供应量(目前估计为30%)时,政策干预将会减少[1] * 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旨在根据人口流入流出来协调土地供应、房产供应和政府预算[1][9] * 深化重点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的城市更新行动[7][9] * 推广好房子:理念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具体措施包括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升级(而非拆除)、节能环保、以及应用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1][24] 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收入 * 土地出让收入预计维持在约每年4万亿元人民币: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2021-25)期间,土地出让总收入为31.1万亿元,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至50万亿元(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为34.54万亿元),以稳定地方融资平台和表外债务[1] * 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度下降:依赖度从2020年44%的峰值降至2024年的28%,但地方财政赤字扩大,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增加[75][81]。土地出让金征收自2022年1月1日起转由税务局负责(原为自然资源部),使中央监管更透明,并便利了将土地出让净收益(扣除成本后,或总收入的8%)的50%分配至农村地区的目标[74]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更新投资 * 年度投资估算:预计每年由中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地方财政预算资助的保障房和城市更新投资约为0.9-1万亿元人民币[2]。2024年城市更新投资为0.81万亿元,预计2025-30年将增至0.9-1万亿元以上,重点在于整治提升而非大规模拆建(规定要求拆除面积比例低于20%)[49][51][53] * 保障房建设目标:根据对地方政府目标的汇总,预计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2021-25)新建保障性住房超过683.5万套,总投资最高可达2.3万亿元(含土地和资本支出,约占房地产总投资REI的3.2%),年均约0.47万亿元[41][42][44][45] * 城镇住房存量老化: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8%的住房建于2000年以前(楼龄25年),8%建于1990年以前(楼龄35年),为更新改造提供了基础[56][58] 供需两侧的政策支持 * 供给侧措施:包括盘活存量商业用地、由政府回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房(并扩大再贷款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及控制新增土地供应[3][26] * 需求侧措施:包括推进旧村和老旧房屋改造、在三元住房体系形成后因城施策放宽限制性措施、以及提供融资支持(如宽松的货币政策、REITs等)[3][26]。自2025年7月底政治局会议后,地方政策宽松加速,例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放宽了购房限制[26][27] * 现房销售试点:计划从2025年起仅逐步适用于新出让土地,预计需约3年完成转型,允许因城施策并给予一定执行灵活性。2024/2023年现房销售占新房销售的比例分别为31%/22%,对于已有信用问题的公司该比例估计已超90%[21][22] 货币与财政支持工具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了多项再贷款工具,包括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1000亿元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但截至2024年9月,保障房和租赁住房工具的使用额度分别为162亿元和127亿元,仅占总额度的5%和6%[71][72] * 地方政府土地回购:截至2025年8月,地方政府已公布通过专项债券回购4338宗地块的计划,金额超556亿元,但执行进度缓慢,且83%的项目针对地方融资平台或地方国企[68][69][70] 人口趋势与城市发展 * 人口向核心都市圈集聚:新型城镇化通过户籍和土地改革引导人口和企业向核心城市集中。预计全国前十名城市在年房地产销售(全国:6万亿元)、土地销售(4万亿元)、房地产投资(7万亿元)、房价和商场租金方面将持续领先[4] * 卫星城市价值重塑:“一小时通勤圈”的政策支持及更便捷的物流(如高铁)有望提升都市圈周边卫星城市的发展前景,优化资源配置,并可能重塑这些城市的土地价值[67] 行业转型与公司前景 * 发展路径转变:房地产公司的发展路径已从高杠杆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具有更大增长空间的公司特点是:业务模式向经常性利润转型、有能力盘活现有资源、以及拥有优质产品以满足升级需求[98] * 风险防范:政策将优先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重点有效控制房企债务违约风险(如国家发改委2025年6月要求央企避免公开债务违约),并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严防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99] 户籍与土地改革 * 户籍改革:放宽户籍制度以促进农民工(2.92亿人,占21%)的社会经济融入,有望巩固重点都市圈的基本需求[12] * 土地改革: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同权同价,使农村居民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这可能盘活22万平方公里的农村建设用地(含12万平方公里宅基地),若在70年内以5%的比例转化,在乐观 scenario 下每年可带来约1.1万亿元的闲置价值(按每平方米2700元计算),并使年土地出让收入增加19%。该进程自2021年7月以来已加速[12]
中国房地产:从 2H25 迈入新篇章,利润率将改善,重点关注-China Property_ Turning to a New Chapter from 2H25_ Margin to Improve; Biz Recurring
2025-09-08 14:23
这份电话会议纪要深入分析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关键趋势、公司策略及未来展望。以下是基于纪要内容的全面、详细总结,关键要点已分组列出。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房地产行业[1] * 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包括:金茂控股 (Jinmao, 0817.HK)、建发国际集团 (C&D Int'l, 1908.HK)、华润置地 (CR Land, 1109.HK)、中国海外发展 (COLI, 0688.HK)、绿城中国 (Greentown, 3900.HK)、龙湖集团 (Longfor, 0960.HK)、新城发展 (Seazen, 1030.HK)、越秀地产 (Yuexiu, 0123.HK)、万科 (Vanke, 000002.SZ)、保利发展 (Poly China, 600048.SS)、招商蛇口 (CM Shekou, 001979.SZ) 等[1][3][4][6] * 涉及的物业管理公司包括:华润万象生活 (CR Mixc, 1209.HK)、绿城服务 (Greentown Serv, 2869.HK)[1][4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趋势与复苏信号 * 行业显现初步改善迹象,主要体现在前十名城市销售额同比增长4%(而行业整体下降17%)[1][24][25] * 高端住宅市场(总价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表现强劲,在30个主要城市销售额同比增长19%,价格保持韧性[1][24][30][31] * 新销售毛利率(GPM)从2024年上半年的12%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3-18%[1][3] * 行业库存有所减少,80个城市的新房库存面积在2025年7月底较历史高点下降17%,但去化仍需时间[24][36][39] * 行业信用风险已基本缓解和稳定[1][5]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核心亏损为人民币690亿元(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人民币460亿元/1220亿元)[6] * 2025年预计行业盈利表现平淡,估值在 distressed profit level 见顶,但对2026年的展望有所改善[1][54] 土地购置与资源集中 * 上市房企土地购置支出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0%,但高度集中在核心城市[4][61][62] * 82%的土地购置支出集中于前十名城市(前二十名城市占比93%),资源集中度非常高[1][4][24][27][61] * 国有企业是土地购置的主力,包括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绿城中国、华润置地、金茂控股等[4][61] * 土地购置成本约占上半年总销售额的25%[67][71] 政策环境与支持 * 地方政府政策宽松加速,例如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地放松了购房限制[1][7][42] * 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8月国务院会议呼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并推动城市更新[1][7][43][46] * 城市更新被视为削减供应和释放升级需求的有力工具[7][46]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多家公司(如中国海外发展、深圳控股、金茂控股)计划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更加注重租赁和服务等经常性业务[2] * 华润置地、龙湖集团和新城发展在2025年上半年经常性利润占比超过40%,并目标实现10%的租金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5-12%)[2] * 华润置地和龙湖集团的经常性利润在2025年预计分别达到人民币120亿元和80亿元[2] * 资产负债表领先的企业延长了债务期限(如龙湖集团11年),融资成本降低至4.26%(下降51个基点),并维持正经营性现金流(OCF),人民币债务占比85%[5] * 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现金回收困难,并在价格管控下退出无利可图的项目[5] 领先企业与投资偏好 * 投资策略侧重于专注于高端优质产品并在核心城市积极购置土地的公司,以期在2025年下半年盈利规模和ROE改善前实现部分复苏[1][10][14] * 上半年的股价表现优异者可归类为:1) 受益于重点城市高端住宅销售增长的公司(金茂、建发国际、滨江集团);2) 经常性利润占比较高的公司(华润置地、新城发展);3) 轻资产、强劲正现金流和高股息公司(美的置业)[15] * 顶级推荐:房地产股为金茂控股、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物业管理股为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1][20][45][49] * 建发国际集团:销售额跃居行业前六,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提升,土地储备优质,融资优势明显(成本3.17%)[47] * 金茂控股:为2025-27年增长做好准备,上半年销售额增长20%,通过土地置换优化库存,管理层效率提升[47] * 华润置地:商业模式创新(如利用REITs回收资金),经常性业务贡献61%的利润,融资成本低至2.79%[48] * 中国海外发展:在2025年上半年土地购置、销售额等方面表现领先,预计2025年下半年在一线城市有强劲销售[17] 其他重要内容 建设与交付数据 * 行业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2%,资本支出同比下降18%(2025年预计分别为-18%和-8%)[4] * 竣工面积同比下降31%(2025年预计-27%),交付套数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5%[4] 估值水平 * 行业平均估值约为2025年预期市盈率11倍,净资产价值(NAV)折让约63%[50][54][55] * 预计2025年行业乏善可陈的盈利标志着其估值在 distressed profit level 见顶,但对2026年的展望有所改善[1][54] 风险与挑战 * 部分公司(如绿城中国)因管理层变更面临短期盈利不确定性[14] * 部分非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债务重组,并宣布了债转股计划(导致股权稀释),或报告了大规模资产减记[12] * 贝壳(Beike)因高运营杠杆短期内利润率承压,但其扩大的股票回购计划(50亿美元)提供了下行保护[15][16]
都市评:三元里村旧改终迎破局,“三个率先”带来解题新思路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22:43
项目概况 -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区安置房正式开工 旧村首开区同步启动全面开拆[2] - 项目自2000年启动 历经25年取得阶段性突破进展[2] - 改造实施范围约71.45公顷 总投资超200亿元[5] 区位与规划 - 项目紧邻白云新城 衔接广州火车站 区位优势显著[5] - 以广州火车站枢纽升级为契机 建设抗英大道隧道破解交通瓶颈[5] - 引入名校资源打造6所优质学校 构建"四好"安置房体系[5] - 实现优质医疗 养老设施全域覆盖[5] 实施模式 - 采用"依法征收 净地出让 政府主导"模式进行[6] - 获得国家政策扶持和专项借款 政府信用背书保障资金供应稳定[6] - 首批594套安置房开工 安置与拆迁同步进行[6] 社会效益 - 项目以高达95%同意率完成改造意愿征询[5] - 旧村3855宗村民房屋作为首开区征拆[5] - 回应居民提升居住品质期待 体现城市更新对社会 文化 环境多元价值的综合考量[5] - 改造与区域产业升级 城市功能提升紧密结合 确保必要性和可持续性[6]
高盛:中国房地产周报-一手房延续下跌,二手房趋稳;聚焦城市更新政策更新
高盛· 2025-07-16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解,暂停关税影响评估;近期城市更新受关注,中央强调建设宜居、韧性和智慧城市,部分省份已超25财年目标进度[1] - 期待中央出台更多政策,需求侧刺激政策或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城市更新可为开发商创造机会,但过度推动房地产投资和新建设可能加剧库存过剩[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数据点 - 新房销售:第28周平均成交量环比降30%、同比降26%,三线和中西部城市表现较好,搜索活动环比升0.7%;7月累计成交面积中位数环比降15%、同比降6%;年初至今成交面积城市平均同比降1%、总量基本持平[5][6][8] - 二手房交易:第28周平均成交量环比降2%、同比降3%,中介和房主均预期价格负增长;7月累计成交面积中位数环比降10%、同比降10%;年初至今成交面积城市平均同比升16%、总量同比升17%[5][6][8] - 库存情况:第28周库存环比降0.1%、较24年末降3.9%,库存月数为26.0(6月平均25.5)[8] - 估值表现:第28周境外覆盖开发商股价平均环比升6%(MSCI中国升1%),境内覆盖开发商平均环比升2%(沪深300升1%);境外/境内覆盖开发商目前较25年末预期净资产价值分别折让32%/22%,25年预期市净率均为0.5倍[8][49] - 销售预测:约75个城市房产销售显示,百强开发商7月预售额可能同比降12%(6月降26%)[8] - 竣工情况:GSPC跟踪显示25年6月竣工量同比降中到高个位数(5月国家统计局/GS分别降20%/高个位数,5个月累计降17%),25财年预期同比降10%[8][41] - 新开工情况:预计6月/7月累计新开工量同比降高个位数/约20%(5月国家统计局/GS分别降19%/约20%)[8] - 家电销售:6月整体可能同比改善,7月累计可能同比下降[8] - 贝壳GTV:25年二季度预期同比升3%(新房/二手房分别降16%/升11%)[8] 一级市场 - 第28周:成交面积环比降30%,三线和中西部城市表现较好;各线城市中,一线城市平均成交量环比降55%、同比降30%,二线环比降35%、同比降28%,三线环比降30%、同比降19%,珠三角环比降27%、同比降30%,长三角环比降30%、同比降24%,中西部环比降25%、同比降7%[9][11][13] - 年初至今:成交面积同比降1%,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表现较好;约75个城市平均成交面积同比降1%,较2023/2022年水平分别降23%/14%[22][24] 二级市场 - 第28周/年初至今成交量分别同比降3%/升16%,中介和房主均预期价格负增长;约20个城市上周成交面积环比降2%、同比降3%,年初至今同比升16%,较2023/2022年分别升10%/61%[26][28] - 中原销售指数(CSI):5个城市平均环比降0.8个百分点、同比升0.5个百分点,CSI大于50表示对价格上涨持积极看法[30][32] - 中原卖家报价指数(CAI):6个城市平均环比降0.2个百分点、同比升0.8个百分点,CAI指卖家报价[33][35] 库存情况 - 第28周:库存环比降0.1%、较24年末降3.9%,库存月数为26.0(6月平均25.5);一二三线城市库存余额环比分别降0.3%/升0.1%/降0.1%,较24年末分别降9.0%/2.2%/3.4%;库存月数环比分别升0.8%/0.7%/0.2%,较24年末分别降4.5%/5.9%/8.5%[8][36][38] 竣工情况 - GSPC跟踪显示,25年6月竣工量同比降中到高个位数(5月国家统计局/GS分别降20%/高个位数,5个月累计降17%),25财年预期同比降10%,依据是中国浮法玻璃行业展望和专有周度浮法玻璃需求模型暗示的上下游供需情况[41] 估值情况 - 第28周,境外覆盖开发商股价平均环比升6%(MSCI中国升1%),境内覆盖开发商平均环比升2%(沪深300升1%);境外/境内覆盖开发商目前较25年末预期净资产价值分别折让32%/22%,25年预期市净率均为0.5倍[49] - 与历史低谷相比,境外覆盖开发商目前折让和市净率低于2008年下半年、2011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境内覆盖开发商目前折让和市净率低于2008年下半年、2011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49]
老城何以“逆生长”
大众日报· 2025-07-15 08:55
城市更新政策与成效 - 山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优化空间布局并提升功能品质,通过老楼加装电梯、社区公园建设等措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 - 老旧小区改造聚焦"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已改造1.5万个小区,惠及270万户居民,加装电梯8000余部[4] -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吸引120余家商铺进驻,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6] 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 宁津县东方花园小区80%单元加装电梯,采用"双跨耳"式设计解决低层住户分摊费用难题[3] - 青岛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修缮106栋风貌建筑,恢复里院群落原貌并引入120余家新业态商铺[5] - 济南建成90处山体公园和300公里山林步道,实现市民"推窗见绿"[7] 历史文化街区转型 - 青岛四方路街区通过"修旧如旧"原则改造,形成创意零售、餐饮等多元业态集群[5] - 烟台所城里街区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引入非遗体验和特色餐饮项目[6] - 济南明府城片区修复文保建筑,拓展公共空间以提升城市功能[6] 城市更新未来规划 - 山东2024年重点推进片区综合改造、基础设施升级等五方面工作,强化金融和土地要素保障[7] - 济南通过山体绿化持续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打通断头路改善交通便利性[7]
克而瑞地产研究:上半年房企融资同比下降30% 三季度是偿债高峰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09:56
房企融资 - 2025年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达1844亿,同比下降30%,其中二季度融资1004亿,环比上升19%但同比下降25%,仍处于历史低位 [1] - 非银融资规模持续下滑,多数民营房企尤其是出险房企融资难问题突出,尽管2024年政策边际改善且推广"白名单"机制 [1] 融资成本 - 2025年上半年境外债券融资成本为8.6%,绿城中国发行3.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8.45%,新城发展发行3亿美元境外债利率高达11.88%,发行主体极少且多为借新还旧 [3] - 境内债券融资成本降至2.71%,较2024年下降0.2个百分点,发债主体以国企央企及优质民企为主,如招商蛇口、中交地产、美的置业,上半年整体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3.28% [3] 债务压力 - 2025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达5327亿元,高于2024年的4829亿元,其中三季度为偿债高峰约1600亿元,销售低迷可能导致已重组房企再次违约 [4] - 2024年债券发行规模仅2209亿,无法覆盖到期债务,展期或置换加剧2025年偿债压力 [4] 风险出清 - 2025年上半年协信远创与金科股份完成司法重整,为行业提供可复制重整路径,推动风险从"个案突破"转向"模式复制" [5] -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被视为市场信心恢复的关键,也是应对贸易战等外部挑战的"压舱石" [5] 行业新模式 - 城市更新成为破局抓手,2025年住建部提出"四好"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前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679个,河北等六地开工率超50% [6] - 政策支持包括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国务院要求将"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房企需把握机会提升产品竞争力 [6]
有人在疯狂收购老旧小区顶楼?内行人:里面的商机,许多人都不懂
搜狐财经· 2025-06-28 13:41
老旧小区顶楼投资的核心观点 - 老旧小区顶楼因低廉房价、采光视野好、公摊面积小吸引年轻家庭和投资者 [3] - 投资价值主要来自学区房价值、旧改升值潜力、拆迁补偿三大因素叠加 [3] - 该类型房产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性 [9] 拆迁补偿价值 - 城市更新背景下顶楼拆迁补偿存在以小博大的机会 [4] - 顶楼补偿单价虽低但购入成本更低使回报率更高 [4] - 拆迁时间难以预测导致投资回报不确定性高 [4][9] 旧改升值潜力 - 电梯加装显著提升顶楼居住舒适性和市场价值 [4] - 当前市场调整期可能限制旧改后的升值空间 [4] - 存在旧改后房屋滞销的风险 [4][9] 学区房价值 - 老旧小区顶楼因价格低廉成为学区房投资标的 [5] - 市中心区位带来优质教育资源配套 [5] - 各地政策调整导致学区房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5][9] 购房考量因素 - 需评估周边学校、医院、交通等配套设施完善度 [5] - 需考察小区环境卫生、治安和物业管理水平 [7] - 需了解物业费标准和服务质量避免后期纠纷 [7] 投资风险提示 - 教育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学区房价值下跌 [9] - 市场环境限制旧改后的升值空间 [9] - 拆迁发生概率和时间难以预测 [9]
汇丰:中国宏观追踪_聚焦国内事务
汇丰· 2025-06-23 10:10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在激烈价格战中承诺60天内付款给供应商,地方政府用专项债券偿还企业欠款,房地产政策强调支持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陆家嘴论坛或推出消费和科技相关金融政策 [8] 各行业情况总结 汽车行业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国内事务受关注,汽车行业价格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但销量上升,利润受影响,库存增加,影响产业链流动性 [2] - 2024年12家上市中国汽车制造商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超170天,最高达248天,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占总负债高达46.2% [3] - 6月10 - 11日,17家汽车制造商承诺统一将付款周期缩短至60天,北汽和上汽承诺不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供应商,缓解产业链流动性紧张 [3] 地方政府债务 - 到2024年底,发债LGFV的“应付账款”约3.1万亿元,占LGFV短期债务的9% [4] - 6月13日,湖南发行200亿元专项债券偿还地方政府欠款,预计其他省份将效仿,改善企业流动性 [4] 房地产行业 - 5月房地产活动数据恶化,新房销售和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4.6%和12% [9] -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政策,支持城市更新纳入高品质住房建设,前五个月16.4%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房地产相关项目,高于2024年的8.6% [9][10] - 中央预算资金80亿元用于城市更新项目,惠及550万套住房,浙江和四川发行专项债券购买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广州计划全面取消住房限购、限售和价格管制,预计其他一线城市将跟进 [10][11] 金融论坛 - 2025年陆家嘴论坛6月18 - 19日举行,主题为“金融开放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将推出聚焦消费、科技和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上海和香港将深化金融合作 [12] 经济活动指标 - 半钢胎开工率、化工行业生产率、高炉开工率、石油沥青开工率等有不同表现,全国邮政投递量、汽车销量、票房收入、航班执行数量、房屋销售和土地交易等数据呈现不同态势 [14][25][30] 旅行和物流 - 大城市地铁客流量上升,跨城旅行高于历史水平,中国对美集装箱出口回升,主要港口货运吞吐量季节性下降 [52][57][61] 通胀和政策 - 原油价格因伊朗 - 以色列冲突飙升,水泥和玻璃价格下降,农产品价格下跌,集装箱航运成本上升,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 [59][63][70] 粤港澳大湾区 - 内地赴港游客减少,广东对主要市场出口除韩国、美国和日本外增长稳健,深圳二手房销售保持高位,香港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收窄 [78][80][84] 广东贸易和半导体 - 5月广东外贸总额7901.2亿元,同比增长0.8%,出口5063亿元,下降3.1%,进口2838.2亿元,增长8.7%,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近40% [86] - 广东近70%出口为机电产品,PC、电气设备和集成电路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全国最大集成电路进口省份,2024年进口1896亿个,价值1.12万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进口同比增长近15%,芯片产量在2023 - 2024年每年增长超20% [87]
合肥6月供地大爆发,合计21宗居住用地待出让!(附详细位置图)
搜狐财经· 2025-06-07 16:46
土地供应规模 - 合肥计划6月出让21宗居住用地,包括包河区7宗、经开区5宗、新站区1宗、瑶海区1宗、庐阳区3宗等 [1] - 此次大规模供地在合肥市场极为罕见,可能与下半年实施现房销售的传闻有关 [1] 地块详情 包河区地块 - BH202507号地块位于龙图路以南、金寨路以东,占地40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13166.7元/平 [2][3] - BH202508号地块占地45.56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10833.3元/平 [5] - BH202519号地块占地47.65亩,容积率2.0,起拍楼面价11250元/平 [5] - BH202515号地块位于中科大东校区南,占地22.85亩 [6][7] - BH202517号地块位于南二环路与昭潭路交口西北角 [6][7] 经开区地块 - JK202506号地块位于云海路以南、宿松路以西,占地107.53亩 [14] - JK202507号地块占地43.27亩,住宅部分30.289亩 [14] - JK202508号地块占地136.95亩,住宅部分36.95亩 [14] - JK202503号地块占地55.87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10500元/平 [17] - JK202505号地块占地77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10833.3元/平 [19][20] 其他区域地块 - 新站区XZ202501号地块占地130.72亩,容积率1.3,起拍楼面价8653.8元/平 [22] - 瑶海区YH202504号地块占地45.53亩,容积率2.1,起拍楼面价5714元/平 [24] - 庐阳区LY202506号地块占地75.47亩,容积率2.4,起拍楼面价7000元/平 [26] - 庐阳区LY202508号地块占地49.18亩,容积率2.0,起拍楼面价7275元/平 [26] - 肥西县FX202525号地块占地76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5666.7元/平 [31] 特殊地块 - 高新区GX202504号地块占地88.8亩,容积率1.3,起拍楼面价15154元/平,位于蜀西湖东北侧 [34] - 高新区GX202503号地块占地35.6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7900元/平 [36] - 经开区JK202502号地块占地26.87亩,容积率1.8,起拍楼面价10667元/平 [37] 开发要求 - 十五里河片区地块需保障被征迁群众房票持有人优先购买,并可由征收人回购商品房 [5] - 部分地块要求建设60-80平方米户型不大于总计容住宅面积的20% [5] - 临湖社区地块要求代建周边道路、公园绿地 [14] - 新站区地块需同步新建66.66亩城市公园及改造提升463.96亩公园绿地 [22]
西安新房价格指数“双涨”!5月多个改善项目高调入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3:4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5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降低购房成本并支持住房需求释放[1] - 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56%,其中33城环比上涨,50多城环比下跌,13城持平[1] 西安新房市场表现 - 西安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3.66%,环比上涨0.37%,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 高端改善项目如华发安泊府(3.38万元/m²)、越秀高新璞悦(2.48万元/m²)入市,但市场成交整体同比下滑[1] 西安土地市场动态 - 5月西安土地市场出现溢价成交潮:绿城中国以15.79%溢价竞得国际港务区地块,龙翔控股以18.32%溢价获地,老城区幸福林带地块溢价3.09%[1] - 1-5月西安住宅用地成交29宗,总规划建面251万m²,楼面价7413元/m²同比上涨23.63%[2] - 同期商办用地成交9宗,规划建面31万m²,楼面价1975元/m²同比上涨36.1%[2] 土地供应情况 - 1-5月西安累计推出住宅用地40宗,规划建面超360万m²[2] - 同期推出商办用地13宗,规划建面超43万m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