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LA(视觉 - 语言 - 动作)技术路线
icon
搜索文档
WAIC机器人探展:我被全场最靓的崽「Moz1」种草了
机器之心· 2025-07-26 20:17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2025年具身智能(Embodied AI)及人形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热点,尤其在环境适应、感知决策行动能力方面显著提升[2][3] - 千寻智能发布的Moz1是国内首个高精度全身力控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26个自由度,功率密度比特斯拉Optimus高15%,速度、精度、安全性和仿生力控达行业最高水平[7] - Moz1展示出卓越的动态平衡性(太空步、S型压弯)、精细操作能力(掌上迷宫、搭积木)及柔性物体处理能力(叠衣服),显示人形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的适应性实现质的飞跃[11][12][14][16][18][20][22][23][24] 核心技术架构 - 公司采用端到端VLA(视觉-语言-动作)技术路线,自研Spirit v1模型实现感知-理解-执行闭环,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等行业难题[29] - 硬件层面实现一体化力控关节(功率密度行业领先)、全身零延时遥操作、负载自重比1:1等突破,形成"AI模型进化+硬件性能突破"的深度协同模式[39][40][45] - 构建"脑体并进"通用机器人框架:大模型负责学习决策,机器人本体承担感知执行,打破软硬件脱节问题,开发可泛化落地的通用机器人[28][29][30] 商业化布局 - 瞄准制造业、服务业上百个核心场景(办公/家庭),形成"场景需求-技术攻关-产品落地-市场反馈"闭环开发逻辑[41] - Moz1已能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多场景任务,未来有望进化为办公环境全能助理[31][33][35][37][38] - 公司具备"自研大模型+机器人本体+场景落地"全链路能力,契合行业对灵活性、通用性和自适应性需求[42] 资本市场动态 - 成立1年半完成多轮融资,最新PreA+轮融资近6亿元,由京东领投,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跟投[46] -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中国凭借AI技术、机电一体化及制造业优势成为重要市场[48][49] - 行业进入融资爆发期,资本看好具身智能赛道红利及公司创始团队(韩峰涛等)的全球市场实践经验[4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