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1

搜索文档
京东美团杀入了同一片战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7-22 19:48
京东与美团的交锋,只是冰山一角。在这片被视为AI终极形态的"应许之地"上,一场更宏大的牌局早已 开场,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悉数在列,每一家都根据自身的基因和战略,打着不同的算盘。 巨头们不约而同地涌入,背后是深刻的产业逻辑:电商、外卖、本地生活,这些数字经济的巨轮,最终 都要驶入仓储、物流、配送的实体港湾。具身智能,正是掌控这个物理世界的关键钥匙,是驱动效率革 命、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必争之地。 当资本与战略齐头并进,这场由顶尖科技企业共同驱动的技术革命,也将重塑产业的格局。这场万亿级 赛道的争夺战的故事,也刚刚启幕。 京东的"闪电战"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在具身智能的牌桌上,美团一直是那个下注最凶的玩家。它早已将触角伸向了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并 以"买下半个赛道"的气势,将宇树科技等一众明星机器人公司揽入怀中。 这个势头在7月21日被打破。京东用真金白银的投资,向市场宣告了新巨头的正式入场。一天之内,连 续宣布领投千寻智能、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三家顶尖机器人公司。 京东方面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其还将于7月底举办的WAIC上,宣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与众多机器人 企业的合作。 京东 ...
融资超14亿元,中国版Figure AI,晋升独角兽!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22 01:22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6月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 信:li_sir_2020); 正文: 令小编没有想到的是,7月下半场融资潮仍旧持续;7月21日,又有3家头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创企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值的注意的是,今天官宣融资的三家企业皆由京东集团领投;相较于美团,京东入局具身智能较晚,今年5月份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才迎来投 资本波具身智能浪潮中的投资首秀,同时公司 已于今 年2月开始内部组建具身智能团队,并开始对外招聘(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工程师、具身算法 (机器人方向)等);在两家企业进行外卖大战之际,京东又连续领投三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这是要 将竞争延续到了具身智能赛道。 2025年以来,谷歌、OpenAI等国外科技大厂率先从大模型赋能、投资形式转变为躬身入局本体制造,国内大厂随后跟进,如蚂蚁集团、京东集团 等,同时国内各大厂也加快了投资步伐,诸多科技大厂迎来投资首秀,蚂蚁集团于2月、5月先后领投[ ...
VC/PE周报:香飘飘出资做LP;具身智能公司再掀融资风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21:58
香飘飘进军LP圈 - 香飘飘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亿元参与认购长沙泉仲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基金份额 该基金目标总规模10亿元 主要投资成长及成熟期企业 兼顾早期消费类企业 [2] - 长沙泉仲是嘉御资本旗下管理基金 嘉御资本管理资产超170亿元 专注新消费、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和前沿科技领域 投资案例包括沪上阿姨、锅圈食汇等 [2] 中科创星新基金动态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完成首轮募集26.17亿元 注册于上海浦东 存续期8年 计划年底完成募集关闭 [3] - 该基金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30%投向成长期项目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产业领域 [3]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进展 - 工信部将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 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注册资本357.5亿元 通过子基金等方式使总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 已设立46只子基金 规模超1200亿 投资项目超1800家 [4] 天津创投政策调整 - 天津出台24条支持创业投资措施 将市、区两级财政出资比例上限由50%提高至80% 允许财政出资部分退出时让利 [5] - 调整政府投资基金考核指标 不过度关注返投倍数和基金收益 探索建立国资创投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 [5] 具身智能领域融资动态 - 智元机器人获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 将开展生命科技、新零售、康养服务等领域业务探索 此前获腾讯、京东等投资 [7]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 京东领投 发布自研VLA模型Spirit v1和机器人Moz1 [8] - 逐际动力获京东战略领投 将深化零售、物流等领域合作 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完成量产准备 [9]
京东,大动作!密集投资机器人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7-21 19:47
7月21日,京东在同一天内宣布完成对三家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投资: 公司官网显示,千寻智能(Spirit AI)成立于2024年2月,是一家具备AI+机器人全栈生产力级技术能力的 具身智能公司。据介绍,在具身模型层面,千寻智能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持续迭代升级,能够精准完 成桌面整理、扔垃圾、座椅归位等办公室任务,不断提升模型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能力。这种 "硬件性能突 破 + AI模型进化" 的深度协同模式,为千寻智能构筑起具身智能赛道的核心技术壁垒。 千寻智能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 逐 际 动 力 ( L imX Dynami c s ) 完 成 新 一 轮 融 资 , 由 京 东 战 略 领 投 , 并 且 将 深 化 与 京 东 在 零 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合作。 众擎机器人完成两轮融资,其中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 对此,京东对回应表示:京东高度重视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技术热点,聚焦供应链场景,推动创 新应用。京东持续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投资等方式来构建技术创新生态,让技术为产业和消费者创造 价值。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还将于7月底举办的WAIC(世界人 ...
刘强东连投3家具身智能!京东美团「战火」烧到外卖之外
量子位· 2025-07-21 14:46
具身智能领域投资动态 - 京东近期领投3家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2][7][9][21] - 美团7月上旬也投资2家具身智能公司:它石智航和星海图[3] - 京东投资偏好集中在"硬件+大脑"结合且具备量产能力的公司[26][27] 千寻智能融资与技术进展 - 完成近6亿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多家机构跟投[7][8] - 创始人团队来自珞石机器人和清华大学,技术背景深厚[11] - 自研VLA模型Spirit v1可完成桌面整理等任务[13] - 发布人形机器人Moz1:26个自由度,负载自重比1:1[15] 众擎机器人融资与产品规划 - 完成近10亿元融资(Pre-A++轮和A1轮),京东领投A1轮[16][18] - 计划将生产交付团队规模提升5倍,加大具身智能研发投入[20] - 开源人形机器人PM01定价8.8万元起,已进入量产阶段[20] 逐际动力战略布局 - 获京东战略领投,将深化零售/物流/服务领域协同[21] - 发布LimX VGM模型实现零真机样本数据训练[23]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下半年公开销售[2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竞争重点转向场景落地能力[32][33] - 京东内部成立具身智能部门JoyInside,已与十余家机器人品牌合作[31] - 被投企业在京东平台开设旗舰店,形成销售闭环[34][36]
突发!千寻智能再拿近6亿PreA+轮融资!押注“能落地的技术”已成资本共识!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1 09:57
融资动态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 由京东领投 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跟投 [1] - Prosperity 7 Ventures等老股东超额追加投资 显示对公司发展潜力的持续认可 [2] - 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强化"资本+产业"协同生态 [2] 资本布局逻辑 - 投资方涵盖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顶级产业机构 显示资本聚焦"能落地的技术" [2] - 技术同源的美国Physical Intelligence估值达24亿美元 千寻智能存在价值洼地 [2] 技术优势 - 具备AI+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 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稀缺标的 [7] - 三大核心优势:综合研发实力、本体制造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 [2] 应用场景验证 - 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提供复杂场景验证场 日处理超百万件包裹 [5] - 京东X无人超市动态补货等环节存在降本需求 人形机器人可优化运营成本 [7] - 即时配送"最后一公里"面临避障、续航等挑战 四足机器人仍有提升空间 [7] 产品突破 - 发布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 搭载自研Spirit v1大模型实现语言-动作映射 [9] - 采用26自由度构型 负载自重比1:1 功率密度全球领先 [11] - 配备高精高速WBC全身运动控制系统 支持零延时遥操作 [13] - 集成OneTwoVLA大模型 实现"边想边做"的具身智能 [15] 商业化路径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技术验证需6-12个月 [8][16] - Moz1可执行搬运、分拣、配送等综合作业 实现"一机多能" [16] - 当前处于小规模交付验证阶段 符合行业1-3年落地周期规律 [16] 行业趋势 - 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融资分化 头部企业加速集中 [17] - 京东物流将具身智能作为产业升级核心 重点投入视觉识别、AI算法等领域 [17] - 人形机器人终端成本有望2-3年内降至20万元以内 [19] 政策支持 -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 - 行业强制标准加速完善 提升市场接受度 [19] 竞争壁垒 - 作业泛化能力是核心壁垒 需资金、技术、资源三重支撑 [20] - 头部企业有望率先突破 推动产业实质性发展 [20]
对话千寻高阳:端到端是具身未来,分层模型只是短期过渡
晚点LatePost· 2025-07-10 20:30
具身智能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技术已从学术研究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突破将发生在市场而非实验室[2][13] - 行业正处于Scaling Law时刻,预计需要4-5年沉淀才能达到类似GPT-4的突破[2][29] - 技术路径已从500个研究方向收敛至100个左右,进入工程优化阶段[12][13] 技术路径选择 - 端到端VLA(vision-language-action)是行业终极方向,已在自动驾驶领域验证[19][20] - 短期分层方案(规划-感知-执行)更易工程实现,但长期将被端到端替代[22] - VLA模型通过统一处理视觉、语言和动作模块,实现任务理解和执行一体化[20] 数据训练方法 - 训练数据来源包括:互联网视频数据(1%可用率)、遥操作数据和强化学习数据[24][26] - 发现Scaling Law规律:数据量每增加10倍,模型精度小数点后多一个9[27][28] - 达到ChatGPT级别效果需100亿条有效互联网数据+1亿遥操数据+数千万强化学习数据[31] 机器人形态发展 - 人形设计因适应人类环境成为主流,但非必需形态[33][34] - L4阶段前轮式底盘+双臂可覆盖80%场景需求,双足非必须[33][37] - 双足平衡技术已实现高难度动作(如燕式平衡),工业级稳定仍需优化[37][38] 产业链分工 - 硬件本体价值有限,核心突破在于"大脑"(AI系统)[39] - 未来产业链将类似汽车行业,形成专业化分工(灵巧手、芯片等)[41] - 纯软件方案不可行,需针对具体硬件进行训练优化[40] 中美发展差异 - 中国优势在于硬件制造和维修效率(美国维修周期长达数周)[6][7] - 美国在快慢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暂时领先[6]
再获超5亿融资,中国版Figure AI,发布国内首款全力控人形机器人!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03 22:33
产品发布与性能 - 千寻智能首款人形机器人Moz1于7月1日正式发布 刷新具身智能新高度 [1] - Moz1在办公场景中自主完成清理会议室 包括整理物品 更换纸巾 擦拭黑板等多项任务 [2] - 2024年9月10日公司发布半身人形机器人Demo 展示多任务连续泛化能力 成为中国首个实现该技术的具身模型机器人 [23] - 3月17日公司发布自研VLA模型Spirit v1 实现叠衣服全流程操作 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25] - Spirit v1模型实现从抓取到堆叠的全流程叠衣操作 状态空间复杂度是倒水任务的100倍 [26] 融资历程与资本青睐 - 公司成立1年完成4轮融资 累计金额超7.28亿元 [6] - 2024年3月完成种子轮融资 由顺为资本领投 绿洲资本跟投 [6] - 2024年8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弘晖基金领投 累计融资近2亿元 [6] - 2025年3月31日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 P7领投 多家知名机构参投 [6] -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在Pre-A轮新增持股1.4323% 完成具身智能领域投资首秀 [7] 核心团队与技术优势 - 创始人韩峰涛师从丁汉院士 曾任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 [12] - 联创高阳为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UC Berkeley博士 具身智能领域顶尖学者 [12] - 团队汇聚UC Berkeley CMU 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人才 以及小米华为等企业精英 [18] - 公司坚持软硬一体全栈路线 具备AI工程化能力 被称为"中国版Figure AI" [19][20] - 首席科学家高阳强调软硬协同是核心 算法与硬件响应需无缝衔接 [21] 行业地位与商业化 - 公司是全球第二家能挑战全流程叠衣任务的企业 仅次于Physical Intelligence [29] - Physical Intelligence在2024年11月完成4亿美元融资 估值超170亿元 [29] - 聚焦智能制造 物流 康养等高附加值领域 已完成80+场景调研 计划2025年交付数百台产品 [31] - 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公司超200家 千寻智能是少数同时布局大模型和本体的代表企业 [32] - 行业共识软硬一体全栈路线是未来 仅做大脑或本体的企业难以长期存活 [33] 技术突破与学术背景 - 高阳团队在具身智能领域发表多篇标志性论文 [13] - 高阳为"UC Berkeley归国四子"之一 其他三位为吴翼 许华哲 陈建宇 [16] - 公司联手清华 北大 浙大等高校制定毕业生定向培养计划 [18] - 前字节跳动AI技术专家解浚源加入 负责具身大模型研发 [18] - 联创郑灵茵曾带领珞石机器人海外事业部实现15%海外销售占比 [17]
快讯|千寻智能发布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字节Seed团队密集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字节Seed团队机器人业务布局 - 字节Seed团队正在大规模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涵盖产品、工程技术及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1] - 团队计划打造一整套可落地应用的智能系统,2025年可能推出首个机器人产品面向C端或产业端[1] - 截至2024年底团队规模突破200人,预计2025年末超300人,在国内AI行业体量罕见[1] - 张一鸣从去年下半年起定期参加Seed核心技术团队复盘讨论会[1] 百度文心大模型4.5系列开源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推出10款模型,涵盖多种参数类型,预训练权重和推理代码完全开源[4] - 模型在飞桨星河社区、Hugging Face等平台开放下载部署,开源模型API服务登陆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4] - 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自研新一代原生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在多个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SOTA水平[4] - 中小参数版本适合内存受限配置,部分模型性能可与竞品媲美[4] ForSight Robotics眼科手术机器人融资进展 - ForSight Robotics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由Eclipse Ventures领投[6] - 资金将用于推进ORYOM™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加速白内障、青光眼等适应症技术拓展[6] - ORYOM™是全球首个基于AI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已在猪眼模型完成多阶段术式验证[6] - 公司预计2025年启动人体试验,若顺利2026年获监管初步批准,2027年前后商业化[6] 越疆科技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 - 越疆科技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新品发布会,面向全球开启人形机器人批量交付[9] - 发布的人形机器人Atom是全球首款兼具"灵巧操作+直膝行走"的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具备工业级精度[9] - 同时发布行业最快大负载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刷新大负载协作机器人性能记录[9] - 越疆全球出货量超八万台,服务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9] 千寻智能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 千寻智能推出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构型上具26个自由度[12] - 配备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自研一体化力控关节,负载自重比达1:1,是国内首个高性能全身力控机器人[12] - 拥有国内领先的高精高速WBC系统,具备零延时遥操作特性,全身操作丝滑柔顺[12] - 商用可做整理、接待、导览等工作,家庭场景能提供陪伴、互动等服务[12]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研究周报:华为哈勃入股千寻智能,大厂加速人形机器人布局
华龙证券· 2025-05-12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5][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的、华为和比亚迪等大厂加速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建议围绕“高确定性 + 增量技术”两条主线,跟踪特斯拉 Optimus 量产进度及国产供应链订单释放、国内华为和宇树链等新进展,把握 2025 年产业扩张期红利 [5][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 年 5 月 6 日至 9 日,人形机器人指数涨跌幅 +2.63%,同期沪深 300 涨跌幅 +2.00%,上证综指涨跌幅 +1.92%,深证成指涨跌幅 +2.29%,创业板指涨跌幅 +3.27%,科创 50 涨跌幅 -0.60% [5][12] - 同期,跟踪的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中涨跌幅前五为奥普光电(+36.46%)、襄阳轴承(+25.84%)、远大智能(+18.48%)、锐科激光(+17.32%)和安乃达(+11.58%);涨跌幅后五为固高科技(-5.18%)、隆盛科技(-5.44%)、思特威 -W(-6.46%)、赛摩智能(-6.81%)和翔楼新材(-8.77%) [14] 产业动态 - 5 月 6 日,美的人形机器人运往荆州洗衣机工厂,承担设备巡检等任务,单台可替代 3 名熟练工人;计划年内于 12 家灯塔工厂部署 200 台,提升劳动生产率 15%,降低单位能耗 8%;下半年将在 500 家线下门店部署服务型机器人 [5][15][19] - 华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等入股千寻智能,持股 1.43%;千寻智能将发布自研 VLA Spirit v1 正式版和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 Moz1,Moz1 在多方面达行业领先水平 [5][20] - 强脑科技发布灵巧手 Revo2,握重比 52:1 创行业新高,适配多元化场景,可完成精细操作 [23] - 傅利叶发布十年核心战略,与多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和产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26][27] - 中鼎股份合资设立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推进人形机器人力觉传感器产品落地,产品精度达国内领先水平 [27] - 比亚迪超亿元入股帕西尼感知科技,持股 13.37%;帕西尼自研传感器可提供丰富触觉交互信息,发布全球首款“多维触觉 +AI 视觉”双模态机器人末端 - 多维触觉灵巧手 DexH13 [5][28][29] 公司动态 - 5 月 10 日,鼎智科技决定在法国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欧洲鼎智,注册资本 20 万欧元,公司认缴 13 万欧元,持股 65% [31] - 5 月 9 日,双林股份发布 2024 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 3.98 亿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 元,派发现金总额 7962.86 万元 [31] - 5 月 9 日,金沃股份发布 2024 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以 8754.90 万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1.5 元,派发现金总额 1313.24 万元 [31] 投资建议 - 个股关注方向:特斯拉链(三花智控等)、宇树链(长盛轴承等)、华为链(兆威机电等)、智元链(卧龙电驱等) [6][32] - 给出部分重点关注公司 2025 年 5 月 9 日股价、不同年份 EPS、PE 及投资评级等盈利预测信息 [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