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becomings
搜索文档
“我与中国的学术之缘”系列访谈之一:让世界看到中国学的独特魅力
环球时报· 2025-10-17 06:56
中国学的世界意义与时代价值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约50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1] - 多位中外学者探讨中国学的世界意义与时代价值,强调其作为世界性学术的地位 [1][2] 中国学研究的方法论演进 - 西方汉学经历了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专业汉学三个阶段,标志着中国学术已成为世界性学术 [2] - 研究中国需结合长时段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以全面客观理解中国 [3] - 需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关注中国自身的内生动力与现代化过程,如晚明以白银为国家货币的经济制度 [4] - 汉学家是重要的沟通桥梁,承认中国历史文化多样性,应鼓励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学者参与研究 [4] 儒家哲学的全球价值 - 儒家哲学提出“human becomings”概念,强调人通过关系实践得以“成人”,与西方“human beings”的既定存在观有根本区别 [5] - “仁”代表一种深刻的共生成就,即“己欲立而立人”,邻人之善即自身之善 [6] - 儒家价值观认为个体、集体、主权国家是命运与共的整体,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要选择 [6] 跨文化实践与中国学派的构建 - 汉学是一种跨文化实践,学者通过接触不同文化基因来理解自身文明的独特性 [7] - 目标是构建基于中国实践和范式、通过国际规范表达的理论,形成响亮的“中国学派” [8] 汉字的文化与教育价值 - 汉字具有独特性、诗性和美学价值,是吸引学习者选择汉语的重要原因 [9] - 汉字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承载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使得汉字教学可独立成学 [9] - 法国早在1814年就设立了中文教授职位,见证了汉学和中国学在全球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9][10] 艺术领域的文明互鉴 - 中国艺术对伊朗细密画产生影响,可追溯至元朝,体现了丝绸之路历史上的艺术交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