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价值观
搜索文档
“我与中国的学术之缘”系列访谈之一:让世界看到中国学的独特魅力
环球时报· 2025-10-17 06:56
中国学的世界意义与时代价值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约50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1] - 多位中外学者探讨中国学的世界意义与时代价值,强调其作为世界性学术的地位 [1][2] 中国学研究的方法论演进 - 西方汉学经历了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专业汉学三个阶段,标志着中国学术已成为世界性学术 [2] - 研究中国需结合长时段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以全面客观理解中国 [3] - 需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关注中国自身的内生动力与现代化过程,如晚明以白银为国家货币的经济制度 [4] - 汉学家是重要的沟通桥梁,承认中国历史文化多样性,应鼓励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学者参与研究 [4] 儒家哲学的全球价值 - 儒家哲学提出“human becomings”概念,强调人通过关系实践得以“成人”,与西方“human beings”的既定存在观有根本区别 [5] - “仁”代表一种深刻的共生成就,即“己欲立而立人”,邻人之善即自身之善 [6] - 儒家价值观认为个体、集体、主权国家是命运与共的整体,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要选择 [6] 跨文化实践与中国学派的构建 - 汉学是一种跨文化实践,学者通过接触不同文化基因来理解自身文明的独特性 [7] - 目标是构建基于中国实践和范式、通过国际规范表达的理论,形成响亮的“中国学派” [8] 汉字的文化与教育价值 - 汉字具有独特性、诗性和美学价值,是吸引学习者选择汉语的重要原因 [9] - 汉字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承载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使得汉字教学可独立成学 [9] - 法国早在1814年就设立了中文教授职位,见证了汉学和中国学在全球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9][10] 艺术领域的文明互鉴 - 中国艺术对伊朗细密画产生影响,可追溯至元朝,体现了丝绸之路历史上的艺术交流 [6]
美国学者:中国依托自身模式取得非凡成就,美国不得不正视现实丨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13:58
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优势 - 中国模式具有极强稳定性,已持续极长周期 [2] -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现举国协同以抵御危机,避免了美国政体因两党对立导致的政策“钟摆效应”和内耗式博弈 [2] - 通过选贤任能机制和长期系统评估干部政绩来确保体制质量 [3] - “五年规划”体现强大执行力,中央设定目标后,各省市行业制定落实方案并形成全民共同践行的路线图 [3] 产业政策与执行成效 - 产业政策是中国的终极战略优势,顶层确立方向后汇聚高校、国企、私企、部委顶尖人才,配以政府补贴与十年蓝图形成高效行动方案 [5] - 改革开放模式汇聚顶尖人才、凝聚全民共识、以产业政策锚定方向、以五年规划保障执行、以问责机制强化落实 [5] - 未来几年中国预计将占据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40%,而美国占比恐仅剩个位数且持续下滑 [6] - 在5G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例如华为成为5G全球领军者,DeepSeek引发关注 [7] 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共识 - 儒家价值观核心是每个人肩负自我精进的责任,通过勤奋与教育提升自我以造福家庭与社会,形成集体主义思维 [5] - 同文同种的优势使国民在相同儒家价值观与族群背景下成长,国家动员时因共享世界观更易达成共识 [5] - 《孙子兵法》主张“不战而胜”的“止战于未发”智慧,被视为中国的隐性实力 [6] 中美关系与竞争态势 - 美国近七到八年采取“遏制中国”战略,但因中国STEM人才储备远超美国,该战略注定失败 [7] - 中国多位学者在美国公开表态“你们遏制不了中国”,华为以更低成本推出媲美iPhone的手机 [7] - 美国试图将生产线迁回本土面临根本性挑战,包括缺乏重建制造业所需的人才储备,以及产品质量更低而成本更高导致投资吸引力不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