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 Components
搜索文档
ROSEN, LEADING INVESTOR COUNSEL, Encourages Nidec Corporation Investors to Inquire About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Investigation - NJDCY
Newsfile· 2025-11-09 00:16
New York, New York--(Newsfile Corp. - November 8, 2025) - WHY: Rosen Law Firm, a global investor rights law firm, annou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securities claims on behalf of shareholders of Nidec Corporation (OTC: NJDCY) resulting from allegations that Nidec Corporation may have issued materially misleading business information to the investing public.SO WHAT: If you purchased Nidec Corporation securities you may be entitled to compensation without payment of any out of pocket fees or costs thro ...
Rosen Law Firm Encourages Nidec Corporation Investors to Inquire About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Investigation - NJDCY
Prnewswire· 2025-11-08 05:46
Accessibility StatementSkip Navigation NEW YORK, Nov. 7, 2025 /PRNewswire/ -- Why: Rosen Law Firm, a global investor rights law firm, annou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securities claims on behalf of shareholders of Nidec Corporation (OTC: NJDCY) resulting from allegations that Nidec Corporation may have issued materially misleading business information to the investing public. So What: If you purchased Nidec Corporation securities you may be entitled to compensation without payment of any out of pocke ...
研判2025!中国端子连接器行业核心功能、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展望:下游市场强劲需求拉动,端子连接器规模将达462.4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8 09:19
行业概述与核心功能 - 端子连接器是电子电气系统中实现导线或电缆连接的桥梁型组件,通过金属导体的物理接触完成电流或信号的传输,其设计考虑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安装等因素[4] - 端子连接器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螺钉端子连接器、快速连接端子、压接端子连接器和焊接端子连接器等多种类型[4] - 端子连接器的核心功能包括电路导通、信号转换和安全保护,确保电流/信号的连续传输、实现信号适配并防止短路或接触不良[6] 产业链与下游应用 - 产业链上游为结构件、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等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领域包括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7] - 在消费电子领域,端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19772亿元,同比增长2.97%[8] - 消费电子市场的整体回暖,特别是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细分领域销量显著回升,推动作为上游关键元器件的端子连接器领域迎来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8] 市场规模与发展现状 -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60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8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08%,预计2025年将达到932.8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占比超30%[8] - 中国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30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4%,预计2025年将增至2312亿元[9] - 中国端子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60.6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4%,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62.4亿元[1][10][11]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端子连接器市场呈现“国际主导、国产加速替代”的竞争格局,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等国际巨头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11] - 以立讯精密、中航光电、得润电子为首的国内企业快速崛起,凭借快速响应能力、成本优势及本土化服务能力,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控制等领域逐步实现进口替代[11] - 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提升产品性能,有望在更多高端应用领域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推动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11] 重点企业分析 - 立讯精密主要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及医疗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消费性电子营业收入为977.99亿元,同比增长14.32%,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营业收入为86.58亿元,同比增长82.04%[13] - 中航光电专业从事中高端光、电、流体连接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025年上半年连接器行业营业收入为109.34亿元,同比增长21.57%[15] - 立讯精密在通讯领域形成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在汽车领域借助底层技术积累于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驾舱等产品上实现跨界应用[13] 未来发展趋势 - 端子连接器将持续推进微型化与高密度化进程,采用更精细的引脚间距设计,满足可穿戴设备、医疗电子等领域对元器件尺寸的严苛要求[16] -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增长,行业将着力提升高频传输性能,通过新型介质材料与优化信号传输路径来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17] - 行业将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通过集成微型传感器与数据处理单元,使连接器具备状态监测与智能管理功能,提升系统可靠性[18][19]
TrendForce:四季度全球MLCC市场需求或面临压力 供应链厂商应态保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3:48
行业整体需求前景 - 2025年第四季全球市场面临更高不确定性 冲击消费者与投资市场信心 并对年末消费支出构成压力 导致供应链厂商保守看待节庆需求 [1] - 在OEM/ODM保守备货基调下 除高阶MLCC营收维持稳健增长外 消费规格MLCC订单前景难逆势反弹 [1] - 部分手机品牌第四季订单季减12-15% 笔电需求亦减少8-10% [1] - 第四季节庆买气保守 订单波动明显 预示2026年首季产业仍将面临库存与产能调节压力 [1] - 整体第四季MLCC市场由AI基础建设撑场 消费电子需求疲弱 叠加全球市场不确定性 压力加剧 [2] 不同应用领域需求分化 - AI Server订单持续成长 但集中在富士康 广达 纬创等少数ODM厂商 [1] - 手机ODM厂商如华勤 闻泰科技备货态度转趋保守 以急单为主 避免库存升高风险 连带使供应链备货与出货节奏放缓 [1] - 今年iPhone 17系列出货意外亮眼 拉动村田 太阳诱电等MLCC供应商10月加单 月增幅达5% 但仍难以完全弥补整体市场需求下滑缺口 [1] 供应商表现与市场供给格局 - MLCC市场供给呈明显两极化 村田 太阳诱电 三星等大厂受惠AI Server与苹果新机带动 第四季高容值规格急单不断 出货稳健 [2] - 村田九月MLCC出货总量已突破1,400亿颗 创下历史新高 [2] - 其他厂商因手机与笔电需求疲弱 备货谨慎 接单与出货比明显下滑 [2] 供应商应对策略 - 面对市场逆风 供应商已通过产能调整 自动化提升 与导入本土原料以压低成本 [2] - 供应商势必得在降本增效与产能配置间取得平衡 以降低运营风险 [2]
Surge Components, Inc. Announces Third Quarter 2025 Results
Businesswire· 2025-10-15 21:15
DEER PARK, N.Y.--(BUSINESS WIRE)--Surge Components, Inc. ("Surge†or the "Company†) (OTC Pink: SPRS), a leading supplier of capacitors, discrete semi-conductors, switches, and audible/sounding devices, today announc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third quarter ended August 31, 2025. Surge Operational Highlights Continues to provide best in-class service to customers and preserve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 peers by maintaining superior lead times and stable production. Continues to collaborate. ...
2025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行业营收规模稳步增长【组图】
前瞻网· 2025-09-12 20:09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营收变动情况 - 2019-2024年行业上市企业营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其中2021年增长幅度明显 行业呈现相对景气 [1] - 2019-2021年企业增速逐年增长 自2022年开始增速回归稳定 [1]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盈利能力情况 - 2019-2024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 [2] - 2019-2021年销售毛利率增长 产品需求较高且企业议价能力较强 [2] - 2022年起市场回归理性并逐步成熟 销售毛利率有所下调 [2]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存货周转能力情况 - 2019-2024年存货周转率呈现波动变化 2019年为5.13次 受手机汽车等下游需求不振影响 [4] - 2020年升至5.63次峰值 新冠疫情下计算机家电需求增长刺激存货流转加速 [4] - 2021年骤降至4.44次 因产能扩张与需求调整导致供需短暂失衡 [4] - 2022至2024年从4.58次逐步增长至4.93次 在5G新能源汽车及物联网带动下需求恢复且库存管理优化 [4]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能力情况 - 2019-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 变动幅度在3-4次之间 整体水平较低 [7] - 回款时间较长因下游核心客户多为大型电子设备制造商 议价权强且要求较长账期 [7] - 下游终端产品如手机汽车服务器等生产周期长供应链环节多 间接拉长应收账款回收周期 [7] 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19-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35.2%增长至44.2% 整体小于50% 企业对债务依赖性相对适中 [9] - 增长趋势反映企业通过加大负债比例进行规模扩张 契合行业朝微型化高功率密度化转型趋势 [9] - 大型厂商为布局高端产能如建设新型一体成型电感项目及开拓海外生产基地 通过举债融资致使负债水平达新高 [9]
村田研究(下)并购高手再次行动
日经中文网· 2025-09-05 16:00
公司战略投资 - 公司敲定3年2200亿日元战略投资额度用于并购和行业重组准备 [2][4] - 公司认为电子零部件行业将在未来3年内出现重组动向 [4] - 公司可能被要求担任日本企业敌意并购中的友好并购方(白衣骑士) [5]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33% 显著高于半导体(8%)和显示器(6%) [4] - 日本国内电子零部件行业存在40多家JEITA加盟企业 [4] - 台湾企业国巨正对芝浦电子推进敌意并购 显示海外重组浪潮兴起 [4] 并购历史与成效 - 公司自1980年起通过跨国并购成长 首例为收购加拿大Erie Technological Products获取电容器业务和北美市场渠道 [6][7] - 海外销售比例目前超过90% [7] - 2017年并购索尼电池业务遭遇挫折 2023财年产生约500亿日元资产减值损失 正通过转向电动工具电池等领域重建 [8] 技术并购成果 - 2022年以300亿日元收购美国Resonant公司 其技术应用于6G滤波器量产 [9] - 2019年收购日本MIRAISENS获得触觉技术 已开发出可模拟拉扯感的设备并计划3年内应用于10-20种产品 [9] - 并购重点转向机器人、类人机器人和太空领域的技术布局 [9] 主要并购案例 - 1980年:加拿大Erie Technological Products(电容器) [7] - 2012年:芬兰VTI Technologies(传感器) [7] - 2014年:美国Peregrine Semiconductor(半导体零部件) [7] - 2017年:索尼电池业务(电池) [7] - 2017年:美国Vios Medical(医用传感器) [7] - 2019年:日本MIRAISENS(触觉技术) [7] - 2022年:美国Resonant(滤波器技术) [9] - 2025年:美国Sensoride(雷达) [7]
Nidec shares plunge 22% as China unit probe finds accounting issues tied to management
CNBC· 2025-09-04 10:43
股价表现 - 尼得科公司股价单日暴跌22.44% 创最大单日跌幅纪录 [1][2] 会计问题调查 - 公司因中国子公司尼得科特恩电机涉嫌会计不当行为启动第三方独立调查 [1] - 内部调查发现不当行为证据可能与管理层存在关联 [1] - 公司承认原有调查体系存在局限性 需由独立第三方进行客观调查 [2] 公司行动 - 成立独立于公司之外的第三方委员会开展调查 [1][2] - 此前调查由审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外部专家参与 [2]
机构投研凸显真功夫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机构调研动态 - 8月以来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应用软件、生物科技等硬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获机构密集调研 [1] - 截至8月23日,集成电路行业有2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纳芯微业绩说明会吸引135家机构参与,包括IDG资本、博时基金等头部机构 [2] - 紫光国微业绩说明会获超100家机构参与,涵盖公募、券商、私募及外资 [2] 机构调研焦点 - 机构提问聚焦技术路线、商业化场景及管线进展,例如AI服务器产品进展、机器人领域布局等 [2] - 机构关注高端AI视觉感知芯片应用场景、宇航业务进展及FPGA芯片市占率等专业问题 [2] - 上市公司反馈机构投资者专业性显著增强,对投资者关系部门形成压力 [2] 机构持仓与配置变化 - 公募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硬科技领域占比提升 [2] - 公募基金加仓方向集中于创新药、硬科技及新消费领域 [2] - 私募基金和外资机构同样加大硬科技领域配置力度 [2] 投研策略转型 - 基金公司晨会及策略会内容转向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硬科技话题 [3] - 部分基金公司招聘要求工科+金融复合背景,面试环节直接考察技术术语理解 [3] - 外资私募中国科技研究团队成为全球投资核心,负责国内外技术对标及跨市场机会挖掘 [3]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TMT行业全线爆发,通信板块上涨10.47%、电子板块上涨9%、计算机板块上涨7.8%、传媒板块上涨5.82% [5] - 液冷技术及光模块板块受OpenAI算力扩容、华为AI技术发布等驱动持续走强 [4] - 消费电子个股因iPhone 17及小米16系列发布预期维持强势 [4] - 医药板块进入盘整阶段,上周仅上涨1.17%,排名行业倒数第二 [5] 机构后市观点 - 诺安基金看好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加仓趋势及国内供应链创新节奏 [5] - 上银基金认为半导体与国产算力链将形成共振,科技主线向国产链转移 [5] - 机构整体维持对硬科技主线乐观研判 [5]
Littelfuse(LFU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30 21:00
业绩总结 - Q2 2025总收入为6.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有机增长为6%[23] - Q2-25净销售额为6.134亿美元,同比增长9.3%[55] - Q2-25净收入为5730万美元,同比增长26.5%[55] - Q2-25调整后EBITDA为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5%[55] - Q2-25调整后营业利润为9680万美元,同比增长36.5%[55] - YTD-25净销售额为11.678亿美元,同比增长6.9%[55] - YTD-25调整后EBITDA为2.4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5%[55] - Q2 2025自由现金流为7300万美元,同比增长44%[23] - Q2-25自由现金流为7260万美元,同比增长44.3%[60] - Q2-25的自由现金流转化率为127%,较Q2-24的111%有所提升[60]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1.4%,同比提升280个基点[23] - Q2-25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1.4%,较Q2-24的18.6%上升了2.8个百分点[55] - 2025年结束的十二个月内,公司的合并EBITDA为483.0百万美元,净收入为106.9百万美元[61] 用户数据 - 电子产品部门收入为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有机增长为4%[31] - 运输部门收入为1.79亿美元,同比增长6%,有机增长为4%[36] - 工业部门收入为9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7%,有机增长为17%[39] 未来展望 - Q3 2025销售指导为6.10亿至6.30亿美元,同比增长9%[42] - 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转换率约为100%[50] -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为9000万至9500万美元[5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28日,公司的合并总债务为810.2百万美元,合并融资负债为812.7百万美元[61] - 截至2025年6月28日,公司的净债务为547.6百万美元,持有的现金为265.1百万美元[61] - 公司合并净杠杆比率为1.1倍,若超过3.50:1.00将触发违约事件[61] 其他信息 - Q2 2025的有效税率为26.7%,较Q2-24的25.6%有所上升[60] - 公司的信贷协议和私募票据在2022年第二季度进行了修订,允许将收购和整合成本增加至合并EBITDA的15%[62] - 公司的可用现金(美国子公司持有的现金)最高可达400百万美元[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