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瑞立科密(001285)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提示性公告
2025-09-28 20:45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30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1] - 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18,017.8184万股,发行股票数量为4,504.4546万股[4] - 发行价格为42.28元/股[5] 流通股与市盈率 - 本次发行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总股本约22.55%[9] - 行业最近一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54.54倍[10] - 发行价对应2024年扣非前后孰低摊薄后市盈率为29.64倍[11] 风险提醒 - 提醒投资者关注上市后炒作、价格波动等风险[5] - 提醒投资者上市初期忌盲目跟风“炒新”[5]
001314 重大资产重组!明日起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20:38
收购交易概况 - 亿道信息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朗国科技和成为信息控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交易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亿道信息已与朗国科技实际控制人詹明学 成为信息实际控制人汪涛 张红梅签署意向协议 [4] 标的公司业务背景 - 朗国科技专注于AIoT领域 搭建人工智能算法 操作系统深度定制等六大技术平台 产品涉及智慧教育 智慧办公等领域 [2] - 成为信息是AIDC行业专业数据采集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线涵盖手持终端 RFID读写器 工业平板等 [2] - 两家标的公司均曾启动A股IPO辅导 成为信息于2025年3月终止上市辅导备案 [2][4] 朗国科技基本信息 - 朗国科技成立于2013年4月17日 注册资本7575.7576万元 法定代表人吴小瑶 [3] - 控股股东为广州朗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57.76% 属于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 亿道信息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0亿元 同比增长19.24% 智能硬件产品营收占比70.99% XR及AIoT产品占比12.14% [6]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41.36万元 同比增长96.02% [6] - 应收账款达3.71亿元 占总资产9.95% 较去年同期2.42亿元增长53.46% [6] 营运能力变化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中报的9.21下降至2025年中报的4.56 [7] - 平均回款时间从2023年中报的19.55天延长至2025年中报的39.48天 [7] - 营业周期从2023年中报的128.76天延长至2025年中报的156.87天 [7]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28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50.94元/股 最新市值72.66亿元 [8]
001314,重大资产重组!明日起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20:33
收购交易概述 - 亿道信息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朗国科技和成为信息的控股权 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2] - 该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也不构成重组上市 [4]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4]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朗国科技专注于AIoT领域研发创新 具备人工智能算法 操作系统深度定制等六大技术平台 产品覆盖智慧教育 智慧办公 智慧商业和家庭物联等领域的智能设备软硬件 [6] - 成为信息是AIDC行业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线包括手持终端 RFID读写器 工业平板和智能车载终端等 [6] - 两家标的公司均曾启动A股IPO辅导 其中成为信息于2025年3月终止上市辅导备案 [7][8] 亿道信息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0亿元 同比增长19.24% 其中智能硬件产品营收占比70.99% XR及AIoT产品营收占比12.14% [1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41.36万元 同比增长96.02% [11] - 应收账款达3.71亿元 占总资产9.95% 较去年同期2.42亿元增长53.46% [11]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半年度9.21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4.56 平均回款时间从19天延长至39天 [12][13]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8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50.94元/股 最新市值72.66亿元 [14]
华泰联合保荐龙旗科技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 上市首年增收不增利
新浪证券· 2025-09-28 16: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龙旗科技 代码603341SH [1] - 公司于2023年1月6日申报IPO 2024年3月1日在上证主板上市 [1]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IPO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 [1] - 法律顾问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1] 上市进程表现 - 上市周期420天 低于2024年A股上市平均天数62945天 [2] - 属于多次申报 因此被扣分 [2] - 实际募资1560亿元 较预计募资1919亿元缩水1872% [7] 发行定价与费用 - 发行市盈率2413倍 为行业均值2550倍的9463% [6] - 承销保荐费用838302万元 佣金率537% 低于行业平均数771% [3] 市场交易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9969% [4] -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6823% [5] - 弃购率为041%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62% [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21% [8]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92% [8] 信息披露与评级 - 信披质量受监管关注 涉及诉讼披露、持股平台披露、关联交易披露、招股书合规性及前次申报终止原因等多方面问题 [1] - IPO项目总得分825分 评级为B级 [9] - 主要负面因素包括信披质量待提高、重复申报、募资缩水、增收不增利及弃购率 [9]
光大证券保荐盛景微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首年“业绩大变脸” 扣非净利润下降超9成
新浪证券· 2025-09-28 15:4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盛景微 代码603375SH [1] - 公司于2022年6月22日申报IPO 2024年1月24日在上证主板上市 [1]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IPO保荐机构及承销商为光大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黄腾飞和林剑云 [1] - 法律顾问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1] 上市过程与费用 - 上市周期为581天 低于2024年A股已上市企业平均周期62945天 [2] - 承销及保荐费用687050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715% 低于整体平均数771% [3] - 预计募资900亿元 实际募资961亿元 超募比例671% [8] - 发行市盈率2227倍 为行业均值3173倍的7019% [7] 市场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5440% [4] -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3057% [6] - 弃购率为080% [10] 信息披露与执业评价 - 信披质量被要求突出重大性、增强针对性并按重要性排序 需充分披露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1] - 需对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发表明确意见 并说明是否符合主板板块定位要求 [1] - 需说明相关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准确、可靠 [1] - 公司存在多次申报情况 [3] - IPO项目总得分845分 分类B级 [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3870% [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8824% [9]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9444% [9]
华泰联合保荐成都华微IPO项目质量评级B级 上市首年“业绩大变脸” 扣非净利润下降近7成
新浪证券· 2025-09-28 15:3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成都华微 代码688709SH 于2022年3月25日申报IPO 2024年2月7日上市 上市板块为上证科创板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 - IPO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张若思和廖君 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 律师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为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 [6] 信息披露质量 - 被要求说明是否符合《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第7条的要求 [2] - 被要求提高风险因素披露的针对性和相关性 充分披露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对发行人的影响程度 [2] - 被要求说明相关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少数等类似表述的依据是否客观充分 [2] - 被要求说明"与同行业收入规模相近的公司不存在明显差异"的表述是否准确以及相关依据 [2] - 被要求完善招股说明书"业务和技术"章节中公司产品介绍、市场竞争状况及技术先进性分析相关内容 充分客观披露竞争劣势 [2] - 被要求针对性选取合适的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 [2] IPO进程及费用 - 2024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62945天 公司上市周期为684天 高于整体均值 [3] - 公司不属于多次申报情况 [4] - 承销及保荐费用为695738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464% 低于整体平均数771% [4] 市场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2549% [5] -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上涨3474% [8] - 发行市盈率为3704倍 行业均数为3014倍 公司是行业均值的12289% [9] - 预计募资1584亿元 实际募资1500亿元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531% [10] - 弃购率为018%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3479% [1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6073% [11]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6833% [11] 综合评价 - IPO项目总得分为80分 分类B级 [12] - 影响评分的负面因素包括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上市周期较长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 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营收净利润双降 弃购率018% [12] - 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12]
中信证券保荐上海合晶IPO项目质量评级C级 上市首年“业绩大变脸” 净利润下降超5成
新浪证券· 2025-09-28 15: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上海合晶 代码688584 SH 于2024年2月8日在上证科创板上市 所属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谢雯和张俊晖 承销商包括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 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1] 上市进程与周期 - IPO申报日期为2022年12月29日 上市日期为2024年2月8日 上市周期为406天 低于2024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平均周期629.45天[1] - 属于多次申报 因此被扣分[2] 发行与募资情况 - 承销及保荐费用为8726.73万元 承销保荐佣金率5.82% 低于整体平均数7.71%[2] - 预计募资16.74亿元 实际募资15.00亿元 实际募集金额缩水10.36%[6] - 发行市盈率为42.05倍 行业均数30.02倍 公司是行业均值的140.07%[5] - 弃购率为0.24%[8]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下降6.31%[3] -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下降27.05%[4] 信息披露与执业评价 - 信披质量有待提高 被要求说明2019年前五大客户与前次披露不一致的原因 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申请文件 完善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 准确披露科创属性指标内容 并对首轮问询未回复内容逐项说明[1] - 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舆论监督不扣分[1] - IPO项目总得分为70分 分类C级[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17.76%[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51.07%[7]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下降49.58%[7]
国家统计局:2025年1-8月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3.0%
国家统计局· 2025-09-28 08:53
整体业绩概览 - 2025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 [1] - 2025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 [2] - 8月份单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7月份的下降1.5%转为增长20.4%,显示显著改善 [4] 按企业所有制类型划分的利润表现 - 私营企业利润总额为13076.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领先于其他所有制类型 [1] - 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为34931.9亿元,同比增长1.1% [1]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为11723.6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为15156.5亿元,同比下降1.7% [1] 按三大门类划分的利润表现 - 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5233.5亿元,同比增长7.4%,是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6035.1亿元,同比增长9.4% [1] - 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661.1亿元,同比下降30.6% [1] 主要行业利润情况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3.0% [2]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2.7% [2]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 [2] - 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0.3% [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下降53.6%,降幅最大 [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 [2] 企业运营效益指标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4%,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2]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8元,同比增加0.19元 [3]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7元,同比减少0.08元 [3] - 8月末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5天,同比增加0.1天 [3] - 8月末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1天,同比增加3.7天 [3] 企业资产负债状况 -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5.08万亿元,同比增长5.0% [2] - 8月末负债合计107.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 [2] - 8月末资产负债率为58.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3家公司宣布重大收购,一家涉及资产重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23:50
福达合金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现金3.52亿元收购光达电子52.61%股权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交易完成后光达电子成为控股子公司 [2] - 标的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2.47亿元 评估价值6.70亿元 增值率达171.38% [4] - 业绩承诺要求标的公司2025-2027年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3亿元 并设有补偿安排机制 [4] - 通过收购切入光伏导电银浆赛道 形成电接触+电子浆料双主业格局 [4] 雅创电子股权收购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40%股权和怡海能达45%股权 交易价格分别为2亿元和1.17亿元 [8]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价定为30.68元/股 交易完成后两家标的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 [8] - 收购旨在增强对标的公司控制力 提升电子元器件分销和模拟芯片设计业务竞争力 [8] - 公司当前股价39.65元/股 总市值58.15亿元 市盈率46.7倍 [8][9] 银河磁体资产收购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京都龙泰100%股权 发行价格23.15元/股 [10] - 交易双方均从事磁性材料业务 收购后将扩充产品品种并扩大汽车领域市场份额 [10] - 标的公司永磁铁氧体产品原材料价格稳定 有助于提升经营确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10] - 停牌前股价32.29元/股 总市值104.34亿元 预计9月29日复牌 [10]
同比增长0.9% 中国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6929.7亿元
央视网· 2025-09-27 09:41
总体利润表现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 [1] - 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显示单月盈利显著改善 [4] 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 - 私营企业利润总额13076.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领先 [1] - 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34931.9亿元,同比增长1.1% [1]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11723.6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15156.5亿元,同比下降1.7% [1] 三大门类行业利润 - 制造业利润总额35233.5亿元,同比增长7.4% [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6035.1亿元,同比增长9.4% [1] - 采矿业利润总额5661.1亿元,同比下降30.6% [1] 主要细分行业利润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5%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8% [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 [2] - 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5%,纺织业下降7.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2.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3.6% [2] 企业营收与成本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 [2] - 营业成本为76.70万亿元,增长2.5% [2]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4%,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2]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58元,同比增加0.19元 [3]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7元,同比减少0.08元 [3] 企业资产与运营效率 -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5.08万亿元,同比增长5.0% [2] - 负债合计107.34万亿元,增长5.4%,资产负债率为58.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4.0元,同比减少2.0元 [3] - 人均营业收入为183.5万元,同比增加5.7万元 [3]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5天,同比增加0.1天 [3] -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1天,同比增加3.7天 [3] 企业财务状况 -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7.24万亿元,同比增长6.6% [3] - 产成品存货6.73万亿元,增长2.3% [3] - 所有者权益合计77.73万亿元,增长4.4% [2]